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灯谜知识讲座(基础篇)

灯谜知识讲座(基础篇)


谜底:木耳
4.特殊分析类
(1)特殊象声法 根据汉字的象声特点来猜射。如: 听听像爸爸,看看像妈妈[打字一] 谜底:毋
(2)拼音法 用拼音入谜是一种新法门,此法是以 汉字的拼音来扣合。如: 亲切(QīngQiè)叫声母,两眼泪汪汪 [打网络名词一]
谜底:QQ(后句象形)
(3)“数点”与“计划”法 这两种法门是近几年出现的,通过谜 面有“计算点数”、“计算笔划”意 味的字眼,对谜面相关的字进行计算 点数与笔划,从而得出谜底的。如: 数点渔灯数点雨[打节日一] 谜底:五四 组织计划,不可小看[打政治名词一] 谜底:十六大
灯谜与民间谜语不同,它是以文字 的含义而入扣的“文义谜。”它主要着 眼于文字的意思或字句字形的结构方面, 凭借汉字的一字(词)多义,笔划组合, 摹形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会意、假 借、象形、拆字、谐音等手法,来使谜 面与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达到相扣。由 于灯谜是以文字作为谜底的,所以凡是 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 底。因此,灯谜谜底的范围相当广泛, 字、词、诗、文、人名、地名、书刊、 影视、戏剧、各类事物名称等等,通通 可以入谜。可谓包罗万象。
4.普及 明清两代,灯谜活动的举行更加频繁, 规模也不断扩大。在传统节日经常举行灯 谜活动。小说《红楼梦》、《镜花缘》等, 都有猜灯谜的情节。灯谜经过这些文学作 品的渲染和传播,更加普及于民众。 解放后,在“百花齐放”方针的指导下, 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游艺又获新生,群众 性的猜谜活动蓬勃开展。各地的文化馆都 成立了灯谜组织,不少地区还成立了灯谜 爱好者协会,灯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 大的创新,灯谜真正成为扎根于群众的艳 丽花朵。
(一)基本规则
1.谜面与谜底不许“撞车” 这个规则是说凡是谜面上出现过 的文字,绝对不准在谜底中重复出现, 谜目上出现过的字不在此限。谜面与 谜底的字重复出现,在灯谜术语中叫 “相犯”或“露春”。 有时候这个规则也能给我们猜谜 提供一个思路。
比如有这么一则灯谜:悬崖勒 缰(打国名一)如果我们仔细端详 谜面的话,你一定会觉得蹊跷,现 成的一句口语“悬崖勒马”为何不 用,要去换成“悬崖勒缰”呢?显 然出谜的人是想避开“马”字,以 免面底“相犯”,这就告诉我们一 个信息:谜底中准有个“马”字! 于是稍加推敲,便可得出谜底:危 地马拉。
(三)灯谜的结构
1.基本结构 (1)谜面:出谜人写的题目文字, 也叫“谜题”。 (2)谜目:写在“谜面”下提示猜 谜人答题范围、数目的语句。 (3)谜底:由猜谜人回答的正确答 案
2.其他 (1)谜号:灯谜的编号或出谜人的 代号 (2)谜格:是为了扣合谜底而设计 的辅助规则。 其中基本结构三者缺一不可,谜号 和谜格作为辅助有时是可有可无的。
谜底:合金钢
(4)减字法 以谜面上的字适当减去某个字[或部首、 笔画]而引起的变化来猜射。如: 拆去一点[打储蓄用品一] 谜底:存折
(5)加减法 这是上面两种方法的混合,既有增, 又有减。如: 迷信害死人[打字一]
谜底:谜
(6)选拼法 在谜面上有关的文字中挑选适当的 部首或笔画拼成谜底。如: 半价出售[打字一] 谜底:催
一、灯谜简介
(一)发展历程
灯谜的发展大概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 春秋战国时代的隐语和廋词,是灯谜的 萌芽。廋,是隐匿的意思,廋辞就是隐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语言日益丰富,有 时人们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话不便直说, 就产生了一种借代词语,这就是隐语。隐 语,在古人的生活中应用的广泛程度,几 乎令人难以想象,它在外交场合中(尤其 是青年男女间的交往)就是智力测验的尺 度,国家靠它甄别贤才,个人靠它选择配 偶,甚至敌国间还靠它伺探对方的实力。
20.满纸荒唐言 语文名词 谜底
本讲座作为灯谜知识讲座的第一讲, 向大家介绍了灯谜的发展历程、灯 谜的结构和灯谜的常见猜法。第二 讲将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灯谜谜格, 并教大家如何制作灯谜,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继续关注。
谜 目
谜 底 谜 格
乘 人 之 危
成 语 一 ( 卷 帘 格 )
救 护 车
春 谜 字 号 号 10
谜 面
二、灯谜的猜法
民间所产生的灯谜千变万化,有些灯谜 很难猜中,人们感叹说像对付老虎一样 难,所以就把“灯谜”称为“灯虎”, 猜谜就叫“射虎”或“打虎”。其实, 万物皆有其法,猜谜亦然。猜谜者只有 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谜面规定的范围内, 找出它所指的实际事物,才能达到猜中 的目的。这就要求猜谜的人,要有广博 的知识、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联想,才 能看破谜面,猜中谜底。
2.必须运用字义别解 “别解”是一个灯谜术语,就是 故意对字词进行曲解,也就是利用 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将谜面和谜 底(主要是在谜底)上的字、词不 照原义解释,而是引出它的别义, 构成别种解释,使经过“别解”处 理的谜底和谜面意思吻合。别解分 为面别解,底别解和面底双别解。 时间关系,只举一例:
赢了不算(打《水浒传》人名一) 谜底:白胜。
(1)组合法 将谜面上有关的笔画பைடு நூலகம்部首或整个 字组合在一起。如:
合二而一[打字一]
谜底:面 破格选人才[打字一] 谜底:财
(2)分解法 将谜面上有关的字分解开来。如:
杂[打五字俗语一] 谜底:八九不离十
一笔写成两个字[打植物名一] 谜底:毛竹
(3)增字法 以谜面上的字适当加上某个字如: 冈[打工业材料一]
谜底“白胜”,原是《水浒传》梁 山好汉之一,“白胜”是个人名, “白”是姓氏,“胜”是名字。现 在别解为:白白地获胜了。名词 “白”别解为副词了,名词“胜” 别解为动词了。这是“别解”在谜 底上的例子。
(二)常见猜法
1.字义分析类
(1)解析法 谜面一般比较精练,谜底对谜面作正 面解释分析的作用。如: 积食(打口语一) 谜底:吃不消 服(打七言唐诗一句) 谜底:身上衣裳口中食
5.由上到下,一心支 援西部 外足球赛事 谜底
6.增添人口心倍愁 节气 谜底
7.女约古祠前,直到 明月沉 潮汕口语 谜底
8.大胆改革
日常语 谜底
9.善财童子拜观音 服装名词 谜底
10.松下问童子 古文篇目 谜底
11.新月如弓,远山 似塔 电讯词 谜底
12.日出东南照大旗 流行乐队 谜底
第一讲:灯谜知识 (基础篇)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 文字游戏,也是民间文学花园里一 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奇葩。它 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 耐人寻味。猜灯谜既可启发思维, 锻炼智力,也可使人增长知识,增 强学习能力,提高文学修养,享受 生活情趣。 第一讲主要为大家介绍以下内容:
一、灯谜简介 (一)发展历程 (二)谜语与灯谜的区别 (三)灯谜的结构 二、灯谜的猜法 (一)基本规则 (二)常见猜法
(10)抵消法 将谜面上有关的字自行抵消后再猜射。 抵消法实际上是把增损法从局部笔 画部首增损扩大到整个文字增损。 如:
啤酒厂出酒[打字一] 谜底:碑
(12)象形法 根据汉字的象形特点来猜射。如:
一钩残月带三星[打字一] 谜底:心 情急无心垂钓钩[打字一] 谜底:静
3.形义综合类
这实际上是前两大类方法的综合,即 既考虑到字形,又同时考虑到字义 来猜射。如: 龙[打成语一] 谜底:充耳不闻 有了儿子,就是老子[打食品名一]
在猜谜的过程中,谜面不会给你提 示用哪一种方法来猜,所以我们必 须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猜谜方法, 并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才能提 高猜中的几率。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现场竞猜,看看 同学们能不能活学活用!
1.半推半就应猜掠
四字礼貌词 谜底
2.自成一说 古代诗人 谜底
3.不讲脏话粗话 学科 谜底
4.百年润发 物理名词 谜底
(二)谜语与灯谜的区别
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 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它属于事物 谜。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 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 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它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 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事和物、如动物、 植物、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 类行为等。 它的谜面往往是民谣式的,以四句形 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琅琅 上口,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3.发展 “谜”到了南北朝已非常流行,还出现 了研究谜语的著作《文心雕龙•谐隐》。至 隋、唐则更加兴盛,出现了一些猜谜专家。 宋代,猜谜的风气非常盛行。王安石、苏 东坡、秦少游等著名的文学家都有谜作散 见于诗词著作中。并且还出现了后来灯谜 所习用的“别解”,谜作已接近成熟。 “灯谜”的叫法就出现在宋代。北宋时, 猜谜成为专门的技艺。谜的种类大大丰富 了,杭州还成立了谜社组织。此时,灯谜 真正走向了广大市民,元宵佳节的灯谜活 动大大丰富了市民的娱乐生活。
(8)问答法 此灯谜是用谜面提问,谜底回答的 方式来成谜的,较为生动用趣,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 [打成语一] 谜底:对答如流
(9)承启法 此法通常称“承上启下法”,一般以 具有上下文连贯含义的现成句子作 谜面,猜射时应联想到其上下句的 含义。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打成语一] 谜底:无与伦比
2.字形分析类
2.雏形 西汉时,隐语和谜已成为宫廷娱乐 品。到了东汉,隐语已发展为一种雏形 的文义字谜,它通过中国汉字结构的特 点,一个字可拆成几个字,在这离与合、 增与减的变化中其音、形、义皆发生变 化,字谜就在这种变化中产生。但这一 时期的字谜都比较粗糙。字谜的成熟阶 段是在三国时期,已不再是机械呆板的 拆字,而是运用会意的手法隐字了,出 现了公认的最早的文义谜。
13.芝麻换瓜不划算 古书名 谜底
14.生于忧患 医学用语 谜底
15.东西对话 语文名词二 谜底
16.游遍三山五岳 北京名胜 谜底
17.商品有质量问题 可以调换 成语 谜底
18.曹娥泣血, 阮籍吐血 四字潮俗语 谜底
18.曹娥泣血, 阮籍吐血 四字潮俗语 谜底
19.一齐行动,保护 地球 科技名词 谜底
(2)归纳法 同上法相对应,谜底是谜面的归纳或 概括。如: 上游、中游、下游(打无线电名词一) 谜底:三波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