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诊治现状
流行病学
4. 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 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 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 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 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 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已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 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重配
感重配
病毒
禽猪重配
为什么流感病毒多变?
因为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都是不 稳定的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宿主对 病毒的选择性作用以及病毒的基因突变 使某一病毒亚型的抗原性产生小幅度变 异:每年要打流感疫苗的原因。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病毒可 以和其他病毒交换基因并进行重配,产 生一个新的亚型:大流行。
Reye综合征
即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是一种急性、 一时性、可逆性和自限性疾病。基本病变是急性脑 水肿和弥漫性肝脂肪浸润。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线粒体损伤和酶活性丧失是其病理基础。病理改变 主要是弥漫性脑水肿和重度的肝脂肪变性,肝脏肿 大,质地坚实。伴有显著的脑症状:抽搐、进行性 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病死率高达70-80%。
可能病因
本病基本病理生理特点广泛的急性线粒体功能障碍。 引起此种障碍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90%与上呼吸 道病毒感染有关。国外报道B型流感和水痘流行期 间可见本病发病增多,美国医师比较强调在流感和 水痘患儿使用水杨酸药物有诱发本病的高度危险性。
流行病学
5.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的定义
散发:一般在非流行期间,病例在人群中呈散在零星分布。各 病例在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
暴发:一个集体或小地区在相当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流 感病例。
流行:在较大地区内流感发病率明显超出当地同期发病率 水平。流感流行时发病率一般为5 %~20 %。
甲型H1N1流感:物种之间的传播,可能在猪体内重新组合
禽流感病毒
人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
禽流感、人流感 重组病毒
临床表现
(一) 概述 (二) 临床分型 (三)并发症
(一)概述
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 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拌畏寒,一般 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 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 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 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 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着 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 炎。
几次流感世界大流行回顾
1918-1919
西班牙流感 始于法国
1957
亚洲流感 始于贵州
1968
香港流感 始于香港
1977
苏联流感 始于东北
2010
甲型H1N1 始于墨西哥
H1N1
死亡4000 万
H2N2 死亡400万
H3N2
死亡200 万人
H1N1 多国受累
H1N1 多出4.4万人
来源不明 H1N1和H2N2 禽流感人流 1957年H1N1 新型H1N1,人
(三)并发症
1. 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 肺炎 2. Reye综合征: Reye综合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 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 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 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能 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 3. 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
(二) 临床分型
1. 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 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 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 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啰音。 2. 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 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 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 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 的絮状阴影。痰培养 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 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 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 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 炎脑膜炎症状。 4. 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 表现。
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 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 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 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 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可反复发病
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
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超微结构
1.流感病毒颗粒外膜 为 脂质双层结构。
2.由两型表面糖蛋白 覆盖。
3.其核心是单链核糖 核酸。
生存条件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 对常用消毒级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
大流行:大流行是由于新亚型毒株出现,人群普遍地缺乏免 疫力,疾病传播迅速,流行范围超出国界和洲界。通常发病 率为30 %~ ≥50 %。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常有2~3 个波, 通常第一波持续时间短,发病率高;第二波持续时间长,发 病率低,有时还有第三波。第一波主要发生在城市和交通 便利的地方,第二波主要发生在农村及交通闭塞地区。
流行性感冒诊治现状
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感染。
流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 种病症。
典型流感,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呼 吸道症状较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 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直径80-120nm,球形或丝 状,基因组为RNA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