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生态学试题补充和答案(复习资料).doc

城市生态学试题补充和答案(复习资料).doc

什么是城市化• “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篇)城市集中居住人口达两万以上的地点?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集中居住区域城市居民城市化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的转变城市的优越性和人们的认识•城市的密度越大,多样性越丰富,对机动运输的依赖性就越小,对资源的需求越小,对自然的影响就越小。

效率就越髙。

循环利用资源的网络,生态系统也如此。

•人类的聚集和追求:食物、住所、安全、好奇心、爱情、性、繁衍后代、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实现(金钱地位)、娱乐的动力和时空距离的影响:•城市提供了最好的场所,大城市机会更多•城市化是人类的进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特别创造物,综合体,有机体、幽灵和复合机器•“城市是人类为实现最大交换量和最小交通的创造物”(David Engwight);交换的内容包括一切:观念、商品、食物、金钱、友谊、希望、恐惧、基因一人类文化、经济、遗传和进化的一切东西。

是一个交换中心和集散地。

--还包括科学技术、信息, 还有文明和犯罪。

城市化的几大过程一、城市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二、城市化是地域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三、城市化是城市物质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扩散过程四、城市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空间过程城市化的动力一、产业的空间集聚与结构转换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1、大城市的辖射作用•2、城市间交通线的导向作用•3、小城市的向心作用三、技术的进步•1、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转换与演进的主要力量•2、技术进步改变了劳动力职业结构•3、技术进步促进了城市经济増长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1、人和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的人工生态系统2、服从人类滯要为第一性的人工环境建设物质、能量和信息高速运转不完全的、开放的系统城市生态足迹一生态占用问题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通消耗的物质和能量占用比城市大得多的空间来生产它所需求的物质和能量,才能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的生态足迹/生态占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解决前景食物安全环境:空气、水、固体、噪声、粉尘、有毒物质饮用水居住条件交通居民文化、精神压力比较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循环,没有垃圾排放,自我平衡,自然演替,生态位自然分配;农村生态系统:农民和生产农业产品导向的自然经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强化投入生物品种(作物)、物质(工具)能量(肥料、农药)和信息(技术操作)和管理;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代替生态位,面源污染;人和生物生产占重要地位;城市生态系统:高强度的物质、能量、技术、信息投入,和高强度的循环,高密度的空间利用,人和非生物生产占主导地位,追求经济、社会效益,多种排放和污染;•初级生产力很小,消费者占优势,呈倒挂金字塔•分解功能不足,大量剩余废物;•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受控制系统实现定向管理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人类行为影响和干扰。

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空气温度高于郊区以上海市为例:温度升髙6.8 oC (冬)4.8 oC (夏)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下垫面吸热•空气+污染物储热•人口 +建筑物• 水体和绿地减少•人为热城市降水•城市降水总量增多•降水日数增多•强度增大•原因• 热力对流加强•凝结核增多城市水污染•无机污染:酸、碱、氰、重金属、矿物废物•有机污染:耗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有毒物•生物污染:病原微生物,水体富营养化次生生物•热污染•放射污染• 地下水污染城市水资源解决方案•1、幵源节流•2、水价调控•3、中水利用•4、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5、雨水利用•6、雨污分流•7、公众参与的节水活动城市垃圾处理的原则和对策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收益,鼓励和处罚条例•3R: reduce, reuse, recycle •收集有害废物(电池等)•收集集中处理特种垃圾(医院垃圾等)•分类收集,集中处理•有机废物处理做肥料•回收有用废物纸箱、纸张、家具•专项处理:电器、电子垃圾•废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白色污染回收处理•工厂包装预收处理费(皮鞋合等)•公众参与,公众监督,公众知情城市植被的作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声•保健卫生•心理健康•观赏休闲•科普和教育•防灾减灾城市绿地的类型Green area: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例如•城市公园•城市区间绿带• 住宅小区•大学校园•城市附属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湿地都市农业单位绿地绿地的功能设计(一)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二)城市绿地设计1、乔、灌、草品种类型和比例;2、开花植物的开花季节、花期、颜色、空间搭配设计;3、结果植物的设计;4、对动物支持的食物链设计;5、文化内涵设计;6、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评价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1、城市绿地规划:目标、类型(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区、市区、街道、住宅区,立体绿化、空间结构)水体、空间布局规划,绿带,项目工程2、城市绿地建设:多种积极性,义务植树、纪念树,冠名和认领3、城市绿地的管理:集中和分散,责任制4、珍贵树种和古树管理5、教育和品种基地建设(药材园、花卉园、名贵花卉品种园、异地保护地,分类挂牌)形成新的城市动物群落1、老鼠等小型动物的生存和影响(开罗鼠害)2、蟑螂、蚊子、苍蝇等昆虫3、林木害虫:天牛、白蛾等4、土壤动物:蚯蚓5、城市鸟类:鸽子、麻雀6、水生动物:河、湖水生环境:鱼类、涉禽7、宠物动物城市资源环境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人口容量=f (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生活水平)1、城市人口容量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髙容量2、城市人口容量的基础是农业生态系统3、城市高人口容量需要依靠高投入来维持4、城市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制约5、城市人口容量是一定生活水平下的容量6、城市人口容量的参数有不确定性城市生态占用(1)人口的生态足迹/超空间生态占用:水、食物、能源、生活必需品、其他(2)产业的物质、能量消费与生产超空间占用生态资源的,高强度物质循环、能量投入、信息交流和人口流动和高效率利用资源和创造财富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William Rees, Mathis Wackerangel:定义:人类生存生活所占用的具有生态生产力土地的面积•“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1996n(我们的生态足迹)•地球上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和海域(Biologically Productive Land)•生态足迹的单位:gha (global hectare)•WWF, RP (Redefining Progress)从2000年起,每两年公布一次世界各国的生态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一、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流与居民的数量、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相关二、城市产业生产的生态流与城市的产业类型、技术水平相关三、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部分的生态流与自然条件和自然生态系统特点相关城市生态评价的内容组成:人、基础设施、绿地、水、土、废物处理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和内部的比例、空间布局功能:生活功能、生产功能、还原功能、信息流通管理:高效、便捷、安全、廉价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一)城市基本情况分析(二)战略定位、规划分阶段目标、时间安排(三)资源评价(四)经济发展(五)社会发展(六)人口计划(七)环境保护(八)指标体系(九)生态分区(十)图件和空间布局(十一)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名称、地点、投资)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原则f 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功能高效原则▼4、趋适幵拓原则(适应环境,幵拓増容)r 5、生态平衡原则f 6、保护多样性原则(文化和生态多样性)▼7、区域分异原则,(因地制宜)▼8、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f 9、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10、公众参与(公众知情权,参与决策和管理)11、三个效益统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f 12、资源循环利用与更新协调(资源节约,循环社会)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实施方案制定计划、组织队伍、确定指标、收集资料、野外调査、专家咨询、民意测验、专项评价综合评价讨论会商、编写报告、鉴定验收。

城市生态管理的内容(一)资源管理1、土地资源管理2、水资源管理3、能源管理(二)环境管理1、环境卫生管理2、污染事故管理(三)人口管理(四)景观管理1、绿地管理2、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名胜古迹管理(五)综合协调管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途径(一)行政方法(二)法律方法(三)经济方法(四)社会方法(五)先进技术手段(六)管理组织系统:以社区为基础的分区、分级管理生态社区-生态社区的特征适宜居住,有利身心健康,服务周到迅速:安全、舒适、清洁、美化、文明-生态社区的规划建设生活服务系统、绿地系统、三废管理系统-生态社区的管理绿地、垃圾、噪声、宠物、文化活动、制度法规、公共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