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彭宇案看举证责任

从彭宇案看举证责任

从彭宇案看举证责任
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事实主张有责任提供
证据进行证明,当作为裁判基础的法律要件事实在诉讼中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负有举证证明义务的人应承担败诉的风险。

对于证明责任分配,我国《民事诉
讼法》第64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也就是“谁主张,谁举证”。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民事证据规定》在借鉴
规范说的同事,也考虑到了某些类型案件和特殊情况下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性,作出了证明责任分配的例外规定,包括举证责任倒置,而举证责任倒置一般仅
限于特殊侵权行为。

“彭宇案”中,原告徐老太太诉称被告彭宇撞倒了自己,她就应举证证明侵
权的4个要件。

据悉,从一审法庭的证据来看,主要有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对
彭宇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

徐老太太的陈述是被告将其撞倒在地致伤;彭宇的
陈述是他没有与原告相撞,他只是做好事。

对彭宇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的主要
内容为:彭称其没有撞倒徐,但其本人被徐撞到了。

但是原始的讯问材料没有
找到。

除此之外,事故发生后,城中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对该起事故进行了处理。

案件诉至一审法院后,该起事故的承办民警到法院对事件的主要经过作了
陈述,该陈述主要内容为:原、被告之间发生了碰撞。

仅凭以上证据,原告不能证明自己被彭宇撞倒过,而现有证据又不能排除
彭宇撞倒原告的可能性,案件事实实际上陷于真伪不明的状态中。

此时法官完
全可以依据证明责任判定原告徐老太太败诉。

法官判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倒置证明责任,由彭宇证明他没有侵权,但是
这个案件完全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特殊侵权行为,所以不应该责任倒置。

第二个问题就是法官的判决书书写不妥当,彭宇案一审判决书中的经验法
则就是“这个社会好人少”。

一审判决书两处事实推定的词语,如“情理”以
及“日常生活经验”等,实际上是法官对于社会生活经验的抽象,即是本案事
实推定的经验法则。

我认为,裁判文书是非常正式的文件,应当宣扬的是社会
正能量,而不是根据负面心理判决案件,所以,我不认同一审判决书中的经验
法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