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重点)

工程测量(重点)

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中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对测量资料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它是测绘学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中(包括地面、空中地下和水下)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工程测量学的内容:(1)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2)地形资料的获取和表达;(3)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4)建筑物的施工放样;(5)设备的安装检核测量;(6)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7)各种典型工程建设的个性知识。

3.工程建设一般分为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

3..工程测量学的特点:(1)服务对象众多(2)应用非常广泛(3)涉及的知识面广(4)工程的要求不尽相同(5)施工的条件千变万化4..工程测量学的现代发展:(1)测量数据的精密处理(2)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4)遥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5)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6)其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4.线路工程的测量我国铁路勘测设计的程序,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等三个阶段。

勘测工作分为初测和定测两个阶段进行。

初测包括进行线路的分级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沿线路实地选点、插旗、标出线路方向,补充方案设计中没有考虑的局部方案,沿线路方向进行初测控制测量与1:5000-1:2000带状地形图测绘。

定测包括中线测量、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量、局部的地形图测绘和专项调查测量,为施工收集资料。

5.. 基准线法测量:基准线法测量是构成一条基准线(或基准面),通过测量获取沿基准线所布设的测量点到基准线(或基准面)的偏离值(称偏距或垂距),以确定测量点相对于基准线的距离的测量,是工程测量学的一种特殊测量,常用于监测直线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和大型线性设备安装检校5.特殊测量技术与方法:依建立基准线(或基准面)使用工具和方法的不同,常用的基准线法可分为:光学法、光电法、机械法。

光学法是利用电子全站仪(或经纬仪)的视准线构成基准线,称视准线法,采用测小角法或活动活动觇牌法测量偏距。

测量控制网按其范围和用途,测量控制网可分为四大类:全球测量控制网、国家测量控制网、城市测量控制网和工程测量控制网。

6.工程测量控制网的种类工程测量控制网可按以下标准进行划分:按网点性质:一维网(或称水准网、高程网)、二维网(或称平面网)、三维网;按网形:三角网、导线网、混合网、方格网;按施测方法: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NSS网;按基准:约束网、经典自由网、自由网;按坐标系:附合网、独立网;按其他标准:首级网、加密网、特殊网、专用网(如隧道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桥梁控制网等)。

6..工程测量控制网按用途分类:测图控制网。

施工测量控制网。

变形监测网和安装测量控制网7.施工平面控制网具有以下特点:①精度要求较测图控制网高。

②根据工程规模,可多级或两级布网,有些工程的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精度高。

③控制点使用频繁,受施工干扰大,点的密度较大,需要作定期复测。

④为了便于坐标计算和施工放样,控制俩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

⑤为了不作投影改正和便于放样,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应一致。

变形监测网由参考点、工作基点和目标点组成。

7..变形监测网的特点:(1)变形监测网由参考点、工作基点和目标点组成(2)变形监测网必须进行周期性观测(3)变形监测网的精度要求很高,最好选用当时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4)除精度、可靠性外还要顾及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5)变形监测网一般采用基于监测体的坐标系统,该坐标系统的坐标轴与监测体的主轴平行或垂直,变形可通过目标点的坐标变化来反映8..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基准分三种类型:(1)约束网。

具有多余的已知数据(2)最小约束网(经典自由网)。

只有必要的已知数据(3)自由网(无约束网)。

没有已知数据,全部网点都是未知点8.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质量准则:(1)精度准则:①网的总体精度②点位精度③相对点位精度④坐标未知数函数的精度(2)可靠性准则(3)灵敏度准则(4)费用准则9..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步骤)(1)根据精读要求确定控制网的等级(2)确定布网图形和测量仪器(3)图上选点、实地踏勘、构网和作方案设计,进行网的模拟计算(4)埋石造标(5)外业观测(6)内业数据处理和提交成果9.平面控制点标石标石类型:主要有普通标石、深埋式标石和带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

10.平面控制点上通常还要设照准标志,有杆式、塔形杆式和觇牌等照准标志。

对照准标志要求有:反差大、亮度强(带照明)、无相位差,形状、大小有利于精确照准。

洞外平面控制宜采用GNSS技术建网11.比例尺典型用途(1)1 : 1万到1 : 5万区域总体规划、线路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地质调查等(2)1 : 5 000 工程总体设计、工业企业选址、工程方案比较、可行性研究等(3)1 : 2 000 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业企业和矿山总平面图设计、城镇详细规划等(4)1 : 1 000 或 1 : 500 工程施工图设计、地下建(构)筑物与管线设计、竣工总图编绘等。

11..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可用于实地定位、定向、导航和测量。

在室内,基于地形图,可以进行距离、高差、方向、角度、面积、体积(库容、土石方)、坡度计算等12..施工图:施工图是表示工程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作法及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12.建筑限差: 建筑物竣工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又称设计或施工允许的建筑限差。

13.工程的施工放样: 就是将图上设计的工程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

14. 放样精度的确定方法在精度分配处理中,一般先采用“等影响原则”、“按比例分配原则”、“忽略不计原则”处理,然后把计算结果与实际作业条件对照,或凭经验作些调整(即不等影响)后再计算。

如此反复直到误差分配比较合理为止。

15.施工放样的种类可分为角度放样、距离放样、点位放样、直线放样、铅垂线放样和高程放样等。

16.放样点位和平面直线的常用方法: 交会法、归化法、极坐标法、自由设站法和GPSRTK法等。

交会法包括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和轴线交会法等。

16..平曲线:由许多直线段和曲线段组合而成,这种曲线称为平曲线。

17..公路常用的平曲线有圆曲线、缓和曲线、回头曲线和复曲线。

圆曲线分为单圆曲线和复曲线17.竖曲线: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平顺用一段曲线来缓和,这条连接两纵坡线的曲线叫竖曲线坡度符号规定:上坡为+ 下坡为-转坡角w =i1-i2 w为+,凸曲线w为-,凹曲线18..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内容:监测方法选择、变形监测网和变形监测点布设,测量精度、观测周期数、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和一周期所允许的观测时间的确定等18.高层建筑施工重点是控制竖向偏差,要将基础控制网逐层向上传递,此外,还包括楼层细部放样和垂直度计算、深基坑变形监测等问题。

19. 平面控制网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分四级布设,第一级为框架控制网,简称为CP0网;第二级为基础控制网,简称CPI网;第三级为线路控制网,简称CPII网;第四级为轨道控制网,简称CPIII网。

20.上一级网是下一级网的起算基准。

上一级网是下一级网的起算基准。

CP0、CPI、CPII网米用卫星定位技术建立(在隧道洞内的CPII网采用导线法建立),CP III网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法建立。

CPIII网采用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方式布设,用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测量机器人型全站仪(测量机器人,如Leica的TCA2003 TCA2003、TS30等)进行自动化测量。

CPIII控制点成对且对称布置,一对点之间的间距为9~ 15m, 9~ 15m, 9~ 15m,点对之间的间距约60m,网形非常规则。

CP III点要永久保存,或需建专用观测墩(路基段,见图10-8),或埋设在桥梁防护墙上(桥梁段,见图10-9),或埋设在隧道边墙上(隧道段,见图隧道边墙上(隧道段)CPIII高程利用二等几何水准施测,要求相邻CP III点高程的相对精度为0.5mm。

21. 由于网点密度高,网形规则,CPIII水准测量有如下特点:(1) 每个CP III点都是水准点,水准测量时没有转点;(2) 仪器很容易架设在前、后两对仪器很容易架设在前、后两对CP III点的中间,测量中无须点的中间,测量中无须量距,每站观测四个点;(3) 水准尺立在与CPIII标志配套的转接杆上,确保测量结果准确转换到CPIII棱镜中心;(4) 用精密数字水准仪施测,以减小劳动强度,且方便CPIII点名的自动录人;(5) 测点高于地面lm左右且大致等高,测量中宜选用lm或1. 5m长的特制水准尺。

22. CPIII高程测量分为德国中视法和我国矩形法两种。

高程测量分为德国中视法和我国矩形法两种。

23. 通用型强制对中装置由预埋件、转接头、转接盘和转接杆组成。

强制对中装置的关键技术是预埋件的垂直埋设技术,即埋设好的预埋件轴线必须垂直(顶面水平)。

23..桥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1)对于简支梁桥和预制梁桥,一般是从保证桥梁精确架设的角度出发,根据具体桥梁的桥式桥型估算桥轴线的中误差,进而确定桥梁施工控制网必须达到的精度(2)按墩台定位精度来确定桥梁施工控制网的精读。

(3)按桥长确定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必要精度24..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包括:大坝水平位移、沉降、倾斜、裂缝和两岸高边坡稳定性监测等24..在大坝内部所进行的各种变形监测,以及与变形有关的环境量监测称为大坝内部变形监测。

24. 隧道贯通误差在隧道工程中,两个相向掘进工作面在设计的位置对接连通的过程称为贯通;由于误差的影响,隧道的设计中线在贯通面上会出现偏差,该偏差称隧道的贯通误差;贯通误差通常用横向、纵向和竖向三个分量来描述,称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

其中横向贯通误差主要影响隧道贯通误差。

25.在隧道设计后和施工前,可以估算贯通误差的大小;在隧道贯通时,可以测量出实际的贯通误差,方法是:利用隧道进、出口两端贯通面两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测出贯通面上同一点(称贯通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根据其差值即可得到相应的隧道贯通误差。

26. 隧道地面平面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即现场标定法、地面边角网法和GPS网法。

洞内平面控制网宜采用导线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