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育迟缓
(三)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 查顺序 (见检查表)
录像
四.语言发育迟缓结果分析
(一)语言发育迟缓症状分类:
1.日常生活交流态度:良好—I群 不良—II群 2.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关系: A群:对言语符号尚未掌握
3-1阶段
( -) 言语符 号的理解 ( +) 过渡群 3-2阶段 ( -) 对词句的理解 ( +) ( -) 言语符号表达 ( +) C群:比实际年龄迟缓
3-2阶段
4-1阶段
( -) B群:言语表达困难 言语符号表达 ( +) C群:比生活年龄迟缓
(二)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 与发育年龄的关系(理解阶段)
发育年龄 5-6:5 3:6-4:11 2:6-3:5 2:0-2:5 2:9-3:0 2:0-2:5 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阶段 语法 5-2 被动语态 规则 5-1 语序 词句 4-2 三词句 4-1 两词句 事物 3-2 词汇 颜色 的 大小 符号 动词3/5(+) 身体部位4/6(+) 3-2 事物 8/16 (+) 名称 3/16 (+)
(二)儿童语言发育可分为下 列几个阶段
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阶段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2-1阶段 2-2阶段 2-3阶段 第三阶段 3-1阶段 3-2阶段 第四阶段 4-1阶段 4-2阶段 第五阶段 5-1阶段 5-2阶段 内容 对事物、事物状态理解困难 事物性基本概念 机能性操作 匹配 选择 对事物用符号理解和表达阶段 手势符号(象征性符号) 言语符号:幼儿语(象征性符号) 成人语(任意性符号) 组句,主要句子成分 两词句 三词句 句子形式 语序 被动语态
(5)在学习句子时,利用文字帮助掌握简单的句式,补充句子成分
(4)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关系训练
1.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 阶段1的训练方法
此阶段儿童对外界的刺激尚不能充分理解,属于自我刺 激阶段,训练目的是让儿童充分接触外界,关心理解外 界人与物的存在。 训练方法: 1.伴有运动的游戏:要能引起患儿感觉上的变化,能高 兴积极地去参与。如抱一抱,背一背,举高高,挠痒痒 等,注意患儿与他人视线的交流。 2.物品操作:选择有视觉刺激、听觉刺激的玩具(教具 ),从简单到复杂,从辅助到独立操作。
如果横向扩展训练患儿已经完成并达到目标,则训练转 向以提高下一阶段的能力为目标。
例如,阶段3-1的手势符号的学习已有成效,则可以提 高到3-2阶段的内容学习,即学习以幼儿语来理解和表达事 物,如用“汪汪”来理解和表达“狗”;两一方面,把已 学会的“吃”这一手势提高到“吃香蕉”这一词组的手势 表达。
(二)训练是一个动态且持续进行的过程 训练并不限于在治疗室或教室内进行,只要有人际互动 时,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均可进行。否则训练效果只会局 限在训练场所,所得到的训练效果就会得不到保持。 (三)训练是双向的过程 治疗师通过示范及扩展儿童的反应,促发儿童学习;另一 方面,应创造条件让儿童在开放而包容的环境中主动使用、练 习新的语言形式。
语言发育迟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一.定义
语 言 发 育 迟 缓 ( language retardation ,
delayed language , delayed speech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是指在语言发育期的 儿童因各种原因所致在预期的时期内,不能够 与正常儿童同样用语言符号进行语言理解与表 达及与他人进行日常生活语言交流。
2.手势符号的训练 定义:手势符号是利用本人的手势作为一定意义的示意符号,与 他人进行非言语性的交流。
特点(与语言符号相比):
(1)更直接、鲜明、容易理解, (2)是视觉-运动回路,语言符号是听觉-运动回路,较复杂。 (3)是粗大运动,较易产生 (4)表达范围受限 目的:手势符号是获得言语符号及文字符号的媒介,易学、易理 解,可引出相应的反应行为,是掌握言语和文字符号的基础。 一般训练时同时给予言语符号的刺激。
2.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 阶段2的训练方法
此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能将限定物品进行目的性处理,是看到物品后才能引起其反 应,称被动阶段。如看到杯子要喝水,看到帽子要戴到头上 2.能将同时呈示的的复数物品予以辨别,并根据其机能进行操 作,但必须是拿到手上才能进行。如将鼓、电话摆出来,拿 起鼓槌患儿会敲鼓。 3.能够看到物品就能进行相应的选择。如看到鼓槌会主动选择 鼓。 训练方法:以实物、玩具、镶嵌板训练 注意在训练过程中要反复地把物品名称说出来,让患儿模仿
这些检查方法是专门用来检查儿童语言发育水平的。
国内: CRRC 版 S-S 检查法 -- 可查出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的语言发育年龄与实际生活年龄的差距、
语言发育各个侧面的平衡情况以及其语言发育 迟缓的状况与性质。
(一)构成原理
1.听力、发音器官等呈生理学状态: 是指言语输入与输出等重要器官在形态和功能上必须呈 生理学状态而言。有关检查与诊断主要参考各专科检查 结果与诊断,本检查法不作为检查项目。 2.语言结构部分: 符号形式 - 指示内容的关系。是本检查法的核心部分, 包括语言前阶段的符号形式到能够处理语言规则阶段的 语言形式。通过检查可确定患儿的语言发育阶段。
3.与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密切相关的基础性操作过程: 指视觉、听觉的辨别、记忆、再现等基本的学习能力。 4.日常生活交流态度: 指与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关系、交流意欲、机能分化等。 内容: (1)对他人行动的注视; (2)视线交流; (3)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的反应; (4)他人表达意愿; (5)感情起伏的表现; (6)提问-回答关系; (7)特征性言语。
1:6-1:11
1:0-1:5
3种镶嵌板 3/3(+)
叠起
(四)表达与发育年龄关系
(不能用语言符号表达时,参考其他检查,在一岁以下处标记)
发育年龄
3:0-3:6
检查内容及通过标准
日常生活方面的问答题 2/3 (+)
(渴了、冷了、饿了怎么办?)
2:6-2:11 2:0-2:5 1:9-1:11 1:6-1:9 1:4-1:6 1:0-1:4 名词表达(图片) 名词表达(图片) 名词表达(图片) 看图能说出三个有意义的单词 看图能说出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日常生活中能说出2-3个单词 13/16 (+) 8/16 (+) 3/16 (+)
适应征: (1)中重度语言发育迟缓,对言语符号的理解 与表达尚未掌握的儿童 (2)言语符号尚能理解,但不能表达的 (3)与动作性课题相比,言语方面理解与表达均迟 缓的儿童 手势符号的种类: (1)状况依存的手势符号:要在特定环境下使用才有意 义,如再见 (2)表示事物的手势符号:如帽子、牙刷、汽车、飞机 (加象声词) (3)表示动作的手势符号:如睡觉等 (4)表示相对关系的手势符号:如上下、大小、高矮等
6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清点实物。
说话流利,句法正确。
五. 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
(一)训练原则
(一)以语言发育状况为训练的出发点 1.在同一阶段内横向扩展 例如,在阶段3-1,即手势符号阶段,如果患儿能够根 据“再见”这一声音做出相应的手势,则可以把其它动作 如“吃”的手势表达作为新的学习内容。 2.向下一阶段水平纵向上升
(四)家庭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父母应在儿童语言训练过程中应是主要的参与者,应 鼓励指导其把儿童的语言训练结合到日常生活活动中,使 患儿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五)训练应因人施教 没有一套适合所有儿童的训练方法,语言异常的儿童 ,每人有自己的优、缺点,训练计划与方法也有所不同。
最佳目标是希望患儿语言发育能达到正常水平,
3.智力发育迟缓:语言的接收与输出迟缓 染色体异常、新生儿窒息、核黄疸、脑炎、先天性代 谢异常(苯丙酮尿症等)
4.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
发育性运动性失语:即理解与年龄相符而表达障碍 ,预后良好。
发育性感觉性失语:指历来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极 度迟缓,预后差。见于局限于颞叶的颅内感染及癫痫。
5.语言环境脱离 6. 构音器官的异常:指脑瘫所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及腭裂 等器质性病变。
三.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
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检查方法。
主要有:
语言发育迟缓委员会编制的<S-S>(sign-significance) 语 言发育迟缓检查法; 美 国 PPVT 皮 博 迪 图 片 词 汇 检 查 法 ( Pedbody Vocabulary Test); 美 国 ITPA 检 查 法 ( Illinois Psycholinguistic Abilities), Test Picture of
3.文字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言语学习困难时,将文字符号作为语言行动形成的媒介是一 种有效的方法。 适应症: (1)言语尚未掌握或正在掌握中,将文字符号作为媒介来学 习言语符号。 (2)言语已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字学习,包括轻度或临界
语言全面发育迟缓的儿童,及伴有构音障碍儿童,利用文
字的音节构造 文字学习程序: (1)字型的辨别 (2)文字符号与意义的结合学习 (3)在学习词汇时,用文字作为提示,达到音、形、义的统一 (4)利用文字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通常因儿童的情况不同而目标有如下三种: (一)改变或消除儿童的基本缺陷,使之达到正常水平。
(二)改善儿童的异常情况,根据其语言学上的基本缺陷, 教会其特别的语言行为,使其尽量正常化。
(三)根据儿童的能力,提供补偿性的策略来学习语言及 沟通技能。
(三)训练方法
1.游戏疗法: 是本能的、自发的,是以自身为主体的、以取得乐趣为主体 的活动。游戏的内容及比例要根据发育阶段及行为特征的差 异而不同。 (1)语言尚未掌握阶段(1至3-1阶段,0-2岁左右): 训练的目标是形成事物、事物状态的一些基本概念,以促 进儿童语言向符号化发展。 (2)语言获得时期(3-2以上,2岁以后): 游戏中应用已学习过的词汇和词句,增加新的词汇和词 句,促进交往行为的发展。 (3)高阶段语言获得时期(5-1以上,4-5岁左右): 语言训练时游戏的比例要逐渐减少。以集体游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