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面料设计师复习题

纺织面料设计师复习题

纺织面料设计师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1、组织点(浮点):经纱和纬纱由于相互沉浮而重叠之处称为组织点。

2.织物组织:经纱与纬纱相互沉浮或彼此交错的规律。

3.组织点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纱线上相应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这两个组织点间的飞数。

4.创新设计:运用订报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性能的产品,这样的设计称为创新设计。

5.上机图: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

由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四者组成。

6.配色模纹: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色纱与织物组织相配合,可以在织物表面呈现出某种色彩的花纹。

这样的花纹称为配色模纹。

7.织物几何结构:在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与配置的空间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

8.变化组织:变化组织是以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而得到各种不同组织。

变化的方法主要是改变组织的组织点浮长、飞数、斜纹线的方向而得。

变化组织可分为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缎纹变化组织三类。

9.混纺织物: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纺成纱线所织成的织物。

10.色织物:是采用染色纱线,结合组织结构,配色的变化及后整理工艺处理等织制而成的织物(用色纺纱,染色纱或花或线直接组成的织物)。

11.经纬纱织缩率:织物中原纱长度或宽度与坯布长度或宽度的差值占织物中原纱长度或宽度的百分率,称为经纬纱织缩率。

12.筘号:每10cm中的筘齿数称为公制筘号;每两英寸内的筘齿数称为英制筘号。

13.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

14.交错次数:经纬纱交织时,纱线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形成一次交错。

15.组织循环:由交织规律达到重复为止的若干根经纬纱组成的织物基本单元。

16.织物紧度: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对织物面积的比值称为紧度。

包括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

17.整纬拉斜:纱线捻度、捻向和织物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织物内部产生纬纱歪斜应力,亦称潜在的纬斜应力。

这种歪斜应力存在于各种织物之中,但大部分品种因其潜在应力较小,表现不明显。

而牛仔布大多是粗特粗厚的斜纹组织,其纬纱歪斜应力相当大,因此织物的外形尺寸不稳定,采用一种机械装置,积极地消除这种潜在的纬斜应力,使织物提前获得稳定的外形状态,这种整理过程称为整纬拉斜。

18.线密度:纤维、纱线单位长度的质量称为线密度,法定单位为特克斯,即1000m 长度内纤维或纱线的克数。

19.捻度: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20.回潮率:纺织材料湿重与干重的差值对干重的百分率称为回潮率。

21.织物重量:通常以每平方米织物所具有的克数来表示。

22.流行色:一定的时期,在一定的区域内,某些色彩被社会上的许多人所喜爱,被大家所乐意采用并成为一种时尚,而在社会上流行起来,这些色彩就称为流行色。

23.仿样设计:是根据用户要求,按照样品进行再设计,可以是按照样品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织物,也可以是仿照样品的某些特征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称为仿样设计。

24.异形纤维:是指纤维的径向截面状态不同于圆形的纤维就是异形纤维。

25.智能纺织品:是指当织物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其形状、温度、颜色或某些性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说它能因受到某种刺激而改变其性能的织物。

二、填空;1.原组织缎纹的飞数应符合三个条件__飞数为常数_、_1<S <R -1__、S 与R 互质。

2.上机图由__组织图_、_穿综图_、_穿筘图_、_纹板图四者组成。

3.穿综方法有_顺穿_、_飞穿、_照图穿_、_分区穿_和_间断穿_等多种。

4.组织简单且经密较大的织物宜采用_飞_穿法穿综。

5.33经重平的组织循环经纱根数为_2_,纬纱根数为_6_。

6.影响斜纹线倾角的因素有___经纬密度、__飞数__。

7.经山形斜纹织物采用_照图_法穿综,纬山形斜纹织物采用_顺穿_法穿综。

8.绉组织的构作方法有_增点_、_调序_、_嵌线_、_省综设计法_等。

9.通常单纱的捻向为 Z 捻,股线为 S 捻。

10.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良好的化学纤维是芳纶,耐光性最好的化学纤维是腈纶,耐磨性最好的化学纤维是锦纶,弹性最大的化学纤维是氨纶。

11.18.5tex的棉纱与40英支的棉纱比较,线密度更细的是 40英支。

12.机织物经纬密度不变,经纬纱越粗,织物的紧度越大。

13.府绸的突出特点是织物外观细密,经纬纱排列整齐,纱线条干均匀,布面光洁匀整,布面菱形颗粒清晰风貌丰满,手感柔软挺滑,具有丝绸感。

14.棉织物的直贡缎常采用 5/3经面缎纹组织。

15. 14×2)14)14特表示表示用14×2tex棉双股线作芯线,14tex棉单纱为饰纱和加固纱的花式线。

16.毛织物根据纺纱系统的不同,可分为粗纺和精纺两大类。

17.典型的棉型白织产品有粗平布、中平布、细平布。

18.配色模纹的大小等于色纱排列循环与组织循环的__最小公倍数___。

19.公制筘号是指___10cm___长度内的筘齿数,英制筘号是指___2英寸_长度内的筘齿数。

20.提花龙头的规格用号数来表示,号数越__大__,可用针数越____多__。

21、在织机上,综框的排列顺序是由_____织口___向 ___织轴__方向排列。

22、顺穿法适用于____经密不大,经纱循环数__也不大的织物。

23、配色花纹图上的满格色点,只表示某种颜色的__经浮点或纬浮点__________所显示的效应,并不表示__经纬组织点____。

24、绉组织织物表面由于均匀分布了细小的颗粒状组织点,对光线形成漫反射,所以光泽较____柔和__。

25、灯芯绒织物的毛绒高度与______绒纬浮长所越过的经纱数成正比,与经纱密度成反比。

26、高结构相织物,经纱的屈曲波高___大___,织物的经向缩率___大_____。

27、在纬重平组织的纬浮长线上填加固结组织,构成____纵凸条组织__;在经重平组织的经浮长线上填加固结组织,构成___横凸条组织__。

28、绞经在起绞前后始终位于纬纱之上,称为__上口纱罗__。

绞经在起绞前后始终位于纬纱之下,称为_____下口纱罗__。

29. 凡具有飞数等于常数、完全组织中,每根纱线上只有一个单个组织点、完全组织内每根纱线的交错次数等于2 条件的织物组织都是原组织。

30.透孔组织组织由重平组织与平纹组织联合而成。

三、判断:1.粗特纱的特克斯为大于20tex. 。

( ∨ ) 2.生产拉绒织物时,要使起绒效果明显,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纬纱密度(∨)3.坯布匹长与成品匹长之间的关系与织物染整工艺有关。

(∨)4.色织物在织造前纱线只进行染色,不进行漂白。

(×)5.派力司属于粗纺毛织物。

(×)6.涤纶纤维比麻纤维的抗皱性好。

(×)7.精纺毛织物生产工艺流程短,粗纺毛织物生产工艺流程长。

(×)8.采用交织次数较少的组织可以增加经纱的织造缩率。

(×)9.一般西装面料、床单、棉毛衫、手套、袜子都属于针织物。

(×)10.在中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审合格后即授权。

(∨)11.流行色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和地区内,产品中特别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某一个颜色。

(×)12.毛粘混纺纱,要使毛纤维处在纱的外层,则粘胶纤维应比毛纤维细。

(×)13.增加纤维长度、纱线采用较高的捻系数、采用断裂伸长率大的纤维均可以增加织物耐磨性。

(∨)14.大提花织物与印花织物相比,需要形成较强的花型立体感,因此必须采用复杂组织。

(×)15.采用较大的经密和较小的纬密会增大经纱的织造缩率。

(∨)16.纹织物设计时用纹样中的色彩代表了织物的色彩。

(×)17.腈纶是毛型化纤,因此腈纶织物具有缩绒性。

(×)18.毛织物通常采用鲜艳的色彩,以突出其高贵感。

(×)19.纱线捻系数越大,纱线强力就越高,织造越顺利。

(×)20.双层织物上机织造时,同一组表里层经纱应穿入同一筘齿。

(∨)21.通常情况下,织造上机张力越大,织造经纱缩率越大。

(×)22.斜纹织物欲得到清晰的斜纹线,应对经、纬纱的捻向有所选择,对经面右斜纹组织,其经纱宜采用Z捻;而对经面左斜纹组织,其经纱宜采用S捻。

(×)23.凸条及凹凸织物,反面紧密细致具有明显的纵、横条纹或凹凸花纹,正面有横向或纵向浮长线衬托。

(×)=2。

(∨)24重平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 Rj25纵凸条组织时,通常采用分区间断穿法。

加有平纹组织时,平纹经纱宜穿入后综;嵌有芯线时,芯线穿入前综,并应另卷一织轴。

(×)26小提花组织的每次开口的提综数应尽量均匀;可以采用省综法设计,用较少的综页制织出花型较大、变化较多的花纹。

(∨)27工艺设计中,劈花是以一花为单位的。

(∨)28、重经组织时,在一个组织循环内,里经经组织点必须配置在表经经浮长中央位置。

即在同一重组中,里经的经组织点处,表经必须是经组织点,表经的纬组织点处,里经必须是纬组织点。

(∨)29、8/5的经面缎纹,其反面为8/5的纬面缎纹。

(×)30、双侧多梭箱,投纬比须是偶数;投纬比中有奇数,须采用单侧多梭箱。

(∨)31、制织罗组织时,需采用普通梭口、开放梭口和绞转梭口三种梭口。

(∨)32、在接结双层织物中,表组织为斜纹组织,接结点的分布方向应与表组织的斜纹方向一致。

(∨)四、简答:1.简述纺织品设计的分类。

答:纺织品设计可分为仿样设计、改进设计、创新设计三种。

仿样设计:一般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进行。

设计人员必须对来样进行认真地研究,仔细地分析其外观特征、手感、风格,并要详细地调查该产品的用途和使用对象,了解和掌握织物组织规格和后整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仿制出来的产品符合来样要求,达到应有的效果。

改进设计:根据客户对品种的改进要求,对织物密度、纱线线密度、纱线捻度、捻向、原料的选择和搭配、织物组织、花纹图案等某方面或几方面进行改进,以改进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效应。

创新设计: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设计生产的产品都视为创新设计产品。

2.简述面料分析的步骤。

面料分析的步骤:(1)取样,布样距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距两端的距离,棉织物不小于1.5~3m,毛织物不小于3.5~5 m。

(2)分析织物的正反面及经纬向。

(3)测定织物单位长度内的经纬密度,(换算成10 cm内的根数)。

(4)测定织物的缩率(经、纬)(5)测算经纬纱的线密度。

(6)鉴定经纬纱原料。

(7)概算织物克重。

(8)分析织物组织及经纬纱色纱配合。

3.织物在试织后需要收集哪些技术信息资料以便于修改?答:织物在试织后,及时检查各项技术规格(例经纬密度、幅宽、缩率等)、花纹图案、风格、色泽等是否符合要求。

对与不合要求的项目,分析原因,以便改进,为批量生产做好技术资料储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