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总论 (5)1.1项目背景 (5)1.1.1基本情况 (5)1.1.2立项意义 (5)1.1.3任务由来 (5)1.2评价依据 (6)1.2.1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6)1.2.2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6)1.2.3基础依据 (7)1.2.4参考文献 (7)1.3评价目的 (7)1.4评价范围及内容 (7)1.5评价方法 (8)1.5.1现场调查法 (8)1.5.2检查表法 (8)1.5.3检测检验法 (9)1.5.3.1工作日写实 (9)1.5.3.2检测时间及频次 (9)1.6评价程序 (9)1.6.1准备阶段 (9)1.6.2实施阶段 (10)1.6.3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10)1.7质量控制 (12)1.7.1项目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2)1.7.1.1资料审核的质量控制 (12)1.7.1.2控制效果评价方案编制的质量控制 (12)1.7.2评价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12)1.7.2.1工程分析的质量控制 (12)1.7.2.2职业卫生调查的质量控制 (12)1.7.2.3现场检测质量控制 (12)1.7.3报告完成阶段的质量控制 (13)1.7.3.1报告编制的质量控制 (13)1.7.3.2技术审核的质量控制 (13)2 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14)2.1项目基本情况 (14)2.1.1项目名称及规模 (14)2.1.2厂址地理位置 (14)2.1.3项目性质 (14)2.2试运行情况 (14)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14)3.1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14)3.2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16)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19)4.1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概述 (19)4.1.1生产工艺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 (19)4.1.1.1阳极精炼 (20)4.1.1.2电解精炼 (21)4.1.1.3收尘 (22)4.1.1.4热力系统 (23)4.1.1.5给水系统 (24)4.1.2劳动定员及劳动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 (24)4.1.2.1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24)4.1.2.2岗位工人接触时间 (25)4.1.2.3岗位值班路线 (26)4.1.3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情况 (26)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7)4.2.1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27)4.2.2检测点的设置 (28)4.2.3数据处理 (28)4.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28)4.3.1粉尘检测结果与评价 (29)4.3.2噪声检测结果与评价 (29)4.3.3气象条件和高温检测结果与评价 (31)4.3.3.1气象条件检测结果 (31)4.3.3.2高温检测结果与评价 (31)4.3.4有毒物质检测结果与评价 (32)5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调查与评价 (33)5.1防尘措施分析 (33)5.2防毒措施分析 (34)5.3防噪声、防振动措施分析与评价 (36)5.4防高温措施分析与评价 (36)5.5防寒、防潮湿措施分析与评价 (37)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37)7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38)7.1建筑物卫生学 (38)7.1.1采光与照明 (38)7.1.2工作场所墙体、墙面、地面 (38)7.1.3采暖、通风 (38)7.1.3.2通风 (38)7.2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39)8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39)8.1职业健康监护 (41)8.2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42)9结论 (42)10建议 (44)10.1组织管理 (44)10.2工程技术 (44)10.3个体防护 (45)10.4应急救援 (46)10.5卫生保健 (46)1总论1.1项目背景1.1.1基本情况xxxx有限公司50Kt/a铜电解项目为新建工程,本期建设50Kt/a铜电解。
厂址地点位于*****xxx技术经济开发区。
投资建设方为xxxx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为45000.万元。
1.1.2立项意义本项目的承建单位xxxx有限公司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将主要从事铜资源深加工业务。
项目建设可以安排当地一部分人员就业,增加地方税收,有利于西部大开发。
1.1.3任务由来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51号令的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xxxx有限公司50Kt/a铜电解项目投资建设方“xxxx有限公司”在该项目竣工验收前,将“xxxx有限公司50Kt/a铜电解项目”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价的工作委托*****市嘉泰职业技术服务公司进行。
*****市嘉泰职业技术服务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评价人员对项目建设情况实地踏勘、资料收集等工作,全面识别、分析该工程在选址、总平面布置、工艺及设备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编制了《xxxx有限公司50Kt/a铜电解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价方案》,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查。
在评价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本期工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编制完成了《xxxx有限公司50Kt/a铜电解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价报告》。
1.2 评价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规章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2011 年修订;⑵《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76号令;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文件;(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1号(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7)《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47号令;(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48号令;(9)《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49号令;(1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50号令;(1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51号令;(12)关于转发自治区安监局、监察厅、发改委、经信委《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工作的通知》巴安监发【2013】1号;1.2.2 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⑵《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⑸《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⑹《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⑺《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⑻《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⑽《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⑾《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⑿《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⒁《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⒂《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⒃《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⒄《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2007;⒅《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Z/T192-2007;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⒇《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2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2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Z/T12801--2008;(23)《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Z/T16758--2008;(2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适用与维护》GBZ/T18664--2002;(2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6)《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4;(2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2.3基础依据⑴《xxxx有限公司50Kt/a铜电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⑵xxxx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
1.2.4参考文献⑴《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使用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⑶《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⑷《中华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3 评价目的为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并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通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车间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以确保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同时也为执法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4 评价范围及内容本次评价范围为xxxx有限公司电解车间、热力车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等生产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影响做出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通过工程分析查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废弃物的用量或产量,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产生环节、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别。
b. 对项目厂区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辅助卫生用室、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