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量变与质变

量变与质变

量变、质变的含义,辩证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1、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2、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质变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凭空出现的。

客观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而过程总是要逐步进行的。

我们应当注意,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只有质变、飞跃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我们应当注意,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度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要坚持适度原则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要重视量的积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有步骤、分阶段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意义: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质变是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突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阶段,质变是量变的新起点,区别在与量变过程保持着质的稳定,质变过程是量变的更新.田忌赛马的故事,几乎路人皆知,从中得到提示如下:一是劣势中找到优势。

世上不是没有好马,只是缺少伯乐;相信自己总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所在。

二是学会取舍。

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都得不到,舍掉小我成就大我是上策。

三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四是先谋后战。

谋略在先事半功倍,焉有不胜之理。

五是在局部,从没有以弱胜强,实力永远是取胜的基础;六是了解对手,隐藏自己。

过多过早的暴露自己已失先机,只能被动挨打,知己知彼,隐藏自己,才能百战不殆!战国时代,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因此,田忌三战三败。

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以上马对他的中马,以中马对他的下马。

结果,田忌一败二胜。

同样的马匹,由于田忌改变了排列组合,从而实现了由败到胜的转变。

这个生动的故事表明:客观事物内部排列组合不同,往往会引起量的变化进而导致质变。

</p><p> 这使人想起拿破仑曾经描述过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骑兵和当时最善于格斗但没有纪律的骑兵——马木留克兵之间的战斗。

拿破仑认为,“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

”这里的奥妙何在?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的那样:“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成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

”也就是说,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的战斗力决不等于全连、全营、全团官兵战斗力简单相加的总和。

一个由众多劳动者实行协作分工的工厂或企业的生产能力,决不等于全工厂、全企业各个劳动者个人生产能力简单相加的总和。

这就说明战斗组合、劳动组合的不同,会引起战斗力、生产能力发生变化。

</p><p> 事物内部排列组合不同引起量变进而导致质变,要求我们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不应该仅仅把眼光盯在人力物力绝对数量的增减上,还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着眼,精心协调,科学使用现有人力物力,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平时工作中应当合理搭配人员、合理使用力量,防止“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现象。

为什么有的单位人员增加、材料增加、资金增加而工作效率、工作进度、工作质量没有多大起色呢?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各种因素排列组合不当,造成了力量相互抵消,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又例如,在军事斗争中注意排列组合,就可以达成这样一种局面:即使在全局上处于劣势,也可以在局部上形成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最终赢得全局的胜利。

战役中有时收缩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表面上看起来是退一步,实际结果却能进两步,可以形成绝对优势兵力,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迅速达成战役目的。

田忌赛马的启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的总和;它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和外显的程序步骤的统一;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鉴别会学与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

它决定着学习者的总体方向,制约着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效果。

启示录:1、如果创业者只是追随着前行的成功者, 胜算的机会就不大。

因为综合比较两者的资金、经验、渠道、人脉关系、业绩等方面,创业者是处于劣势的。

这就相当于百米赛跑,别人已经跑出几十米了,创业者才起步,结果就很可能输。

2、怎么才能战胜前行者哪?创新!用非常规的新思路,用非常规的方法。

创新是市场运作不断取得成功的不变法则。

《水平思考》的作者爱德华.波诺说:创新不一定是大变革,不一定需要原创,不一定是新奇、绝妙的,事实上我们更多需要的“微变”,即“我们需要的是新的陈词滥调。

3、案例:同样是卖苹果,好的创意(创新)就不一样!某高校门前,一对老夫妻从早晨开始摆摊卖苹果,到下午还是没有卖出多少。

一位教授实在不忍心,就对这对老夫妻说:我帮你们卖吧。

教授拿出一些红线,动手将两个苹果用红线绑在一起。

然后就大声地喊到“情人的苹果,八块钱一对,快来买呀!”路过的三三两两的情侣感到好奇,都应声而来买。

不一会功夫,一筐苹果就卖卖完了。

4、所以,创新是创业走向成功的一个捷径!量变与质变[/size]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师:”荀子的名言告诉无们一个什么道理呢?①“跬步”与“千里”、“小流”与“江海”相比,前者无疑是很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则是巨大的、显著的变化。

②由“跬步”的积累到“千里”的巨变,由“小流”的积聚到“江海”的巨变,这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可见,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以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在哲学上,就把事物这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而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谁能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一些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具体事例呢?如由冰变水,由水变汽;由种子到幼苗,由幼苗到参天大树;由蛋孵鸡,由鸡下蛋;由穷到富,由苦变甜;由群众升为检察官等等。

从大家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演示实验:大家知道,水从液态到气态是物理性质的变化。

那么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大家想一想: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进一不思考: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是什么?——是加热。

其实,加热是引起质变的外部条件(外因),水分子的热运动才是引起质变的根本原因(内因)。

随着水温的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水分子的扩散趋势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液态的水就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汽。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事物的量变及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引起的,当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在力量上处于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状态,矛盾双方的地位还没有根本变化时,事物还处于量变状态;当矛盾双方主次地位发生根本变化时,事物的量变就引起了质变,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一种性质的事物就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3、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饥汉吃饼》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烧饼吃,吃后觉得不顶事,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饿。

于是再买再吃,一连吃了6个。

感觉还不多饱,又买了一个,当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很饱了。

这时他十分懊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自责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6个烧饼都被我白白地浪费啦!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要吃哪6个呢?”听了这个故事后,大家想想:这个饥汉的可笑之处何在呢?饥汉不懂得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对!饥汉由饿到饱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饥汉的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是经过量的积累而达到质变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饥汉没有吃了一个又一个的量变,就不会发生吃第七个时的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可见,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②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会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大家可以自己画一幅简笔画,改变画面上人的五官结构、哭可变成笑。

——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一澳门同胞激动地说:1999年12月20日一到,我们就由“澳门的中国人”一跃而变成“中国的澳门人”。

请指出材料表达了澳门同胞怎样的情感?所蕴含的哲理是什么?“澳门的中国人”和“中国的澳门人”,同样是六个汉字,仅仅因为排列顺序的不同,却道出了澳门同胞”丧失主权无限悲哀”、“回归祖国无比自豪”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这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的情况。

5、量变和质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事物经历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不是事物变化发展就终结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

新的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的不断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