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方案
《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
中卫九小李秀红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
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能辩认从前面或上面或左面等相同视角位置观察不同的正方
体几何组合体时看到的图形形状,初步感悟体会和学会从相同位置
观察不同几何物体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及其摆法;
2.使学生主动经历几何体的“摆”“看”、“画”“连”等操
作与观察、合作交流、思考、判断、自主探索活动过程,获得观察
物体形状平面表象,丰富发展空间观念与观察、思考、判断等推理
能力与表达、团结协作能力。
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
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正确辨认和初步体会从
相同视觉方位角度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从相同方位角度观察不同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思考
判断和体会看到的图形形状的相同与不同。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问题奠基。
1、出示一张素描作品,学生观察能看出什么然后转方向再观察,又看到了什么(利用希沃5的图片旋转功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一张素描画带给学生
的灵感,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了不同的结果。
接下来,话锋一转,我们走进数学课堂,感受数学图形的魅力。
2、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只把一个面留给学生看。
#
设计意图:学生刚开始只能看到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
利
用希沃5的图形旋转功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都展示给学
生看,对比2个图形中,正方体不管转出哪个面让学生观察,都是
一样的面。
那么2个相同的正方体搭在一起呢,让学生猜想。
学生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感悟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哪几个方向看,并板书观
察物体时的3个方向,以此揭示课题。
使得引课自然,知识能够顺
理成章的进行。
(二)探究新知。
1、接着刚才的2个正方体,过渡到3个正方体,播放一段微
课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是由1个正方体拓展到3个正方体,规范的引
导学生对3个正方体搭在一起怎样观察,以及观察到的面应该如何
正确的记录并画出来。
学生通过微课初步感知观察物体,为后面的
小组合作活动做铺垫。
2、开展本节课的第一次动手操作活动。
3个小正方体自由搭,搭好后从3个方向观察,并把看到的平面画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用3个搭自己喜欢的几何体,进行观察并正确
记录看的平面图形。
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完成3个正方体
组成的几何体。
教师注意发现并纠正有误或者薄弱的地方。
3、过渡到例题的4个正方体。
视频播放小精灵从不同方向拍
的3张图片。
进一步明确一个几何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表象。
4、放手让学生用4个正方体搭不同的几何体,边搭边说,边
画出来。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边搭,边说,边画,目的就是突破重
难点。
5、教师给出一个几何体,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画出来。
6、给出不同的3个几何体,再从相同的角度观察。
看看有什
么结果?
设计意图:这2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比一个几何体从不同
角度观
察和不同的几何体从相同的方向观察,结果会怎么样
7、根据指令搭几何体。
搭出老师心中所想。
设计意图:根据老师给出指令逐步调整几何体,使之最后符合
指令。
进一步的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升华。
三、巩固练习。
)
1、练习环节设计了2道连线,一个填空,一个比一个难一些。
2、根据指令搭出正确的几何体。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课下自由搭几何体,并画出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