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其他建筑、场所防火——第四章城市交通隧道防火考情分析章节章名2015 2016 2017 2018一概述0 0 0 0二石油化工防火 4 3 4 3三地铁防火 1 1 2 2四城市交通隧道防火 1 1 1 1五加油加气站防火 4 4 1 1六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0 1 3 3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交通隧道的分类及其特殊构造、隧道的火灾危险性及特点,掌握隧道结构耐火的主要措施、隧道安全疏散的主要形式、隧道的消防设施配置。
第一节隧道分类一般分为汽车专用和汽车与行人混用的隧道。
一、分类标准隧道的分类标准主要依据隧道建设规模、设计和施工方法、横断面形式以及交通运营特点,参见表1。
建设规模隧道长度L/m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长隧道短隧道3000<L 1000<L≤3000 500<L≤1000 L≤500 断面面积F/m2特大断面大断面中等断面小断面100<F 50<F<100 30<F<50 F<30横断面形式圆形、矩形、连拱形、马蹄形、双圆形、双层式等交通模式①单孔对向交通②双孔、多孔内各自均为同向交通,双孔间多设有横向连接通道③多孔中有一孔或数孔可按交通需求改变交通运行方向,以适应潮流式交通需求施工方法盾构法、沉管法、明挖法、钻爆法等二、分类依据和说明(一)按建设规模分类(二)按施工方法分类1.盾构法采用盾构机械挖土掘进,并在盾构壳体保护下拼装预制的衬砌结构来支承周围土体,从而形成道。
该方法以建造圆形隧道为主,如图4-4-1所示。
2.沉管法采用水力压接技术将预制的管段在事先开挖的基槽内逐节连接起来,使之形成能防水、通行的通道。
矩形隧道一般采用此法建造,如图4-4-2所示。
3.钻爆法采用钻眼、爆破、出砟而形成结构空间的一种开挖方法,是目前修建山岭隧道的最通行的方法。
4.明挖法采用放坡或围护的形式,从地表向下分段开挖、分段浇筑结构后回填覆盖,从而形成地下通道。
连拱形隧道、矩形隧道可采用此法建造。
连拱形遂道横断面示意图如图4-4-3所示。
【例题多选】隧道的施工方法是隧道主要分类依据之一,其可分为()等。
A.盾构法B.结构法C.沉管法D.明挖法E.暗挖法『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隧道的施工方法盾构法、沉管法、明挖法、钻爆法等。
(三)按交通模式分类1)单孔对向交通。
这种交通模式安全隐患多,一般多为交通流量小的隧道。
2)双孔、多孔内各自均为同向交通,双孔间多设有横向连接通道。
3)多孔中有一孔或数孔可按交通需求改变交通运行方向,以适应潮流式交通需求。
第二节隧道的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一、火灾原因1、由车辆自身故障导致在行进过程中起火自燃或发生车祸引起火灾;2、由于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车辆物料泄漏遇明火导致发生爆炸或燃烧;3、由于隧道内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引发火灾。
4、人为纵火或恐怖袭击。
二、火灾危险性(一)人员伤亡众多(二)经济损失巨大(三)次生灾害危害严重三、火灾特点隧道火灾是以交通工具及其车载货物燃烧、爆炸为特征的火灾,其火灾特点如下:(一)火灾多样性(二)起火点的移动性(三)燃烧形式多样性(四)火灾蔓延跳跃性(五)火灾烟气流动性(六)安全疏散局限性(七)灭火救援艰难性【例题·单选】隧道火灾的可燃物主要有交通工具及其车载货物提供,可能出现气相、液相、固相可燃物燃烧,当可燃气体、蒸气预混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还会发生爆炸,这是隧道火灾的()特点。
A.火灾多样性B.起火点的移动性C.燃烧形式多样性D.灭火救援艰难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隧道火灾的可燃物主要有交通工具及其车载货物提供,可能出现气相、液相、固相可燃物燃烧,当可燃气体、蒸气预混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还会发生爆炸,这是隧道火灾的燃烧形式多样性特点。
第三节隧道建筑防火设计要求主动防火——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对火灾采取及时扑救的角度出发,发生灾情时的应急方案等一系列设计。
被动防火——提高衬砌混凝土材料的耐火性能、喷涂防火涂料、安装防火板材等防火保护措施来保护隧道结构的安全。
一、建筑结构耐火(一)构件燃烧性能要求风井和消防救援出入口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地面重要设备用房、运营管理中心及其他辅助用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应与耐火等级相适应。
(二)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喷涂防火涂料(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安装防火板二、防火分隔隧道为狭长建筑,其防火分区按照功能分区划分。
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每个防火分区:(一)防火分隔构件隧道内的水平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进行分割。
用于车辆疏散的辅助通道、横向联络道与隧道连接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二)管沟分隔隧道行车道旁的电缆沟、其侧沿应采用不渗漏液体的结构,电缆沟顶部应高于路面,且不应小于200mm。
当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
(三)附属构筑物(用房)防火分隔附属构筑物(用房)应靠近隧道出入口或疏散通道、疏散联络道等设置。
构筑物(用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建筑构件分隔,其隔墙上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构筑物(用房)应设置相应的火灾报警和灭火设施。
有人员职守的房间必须设置通风和防排烟系统。
为隧道供电的柴油发电机房,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量不应超过1m,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和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与发电机房和其他部位分隔开,储油间的电气设施必须采用相应的防爆型电器。
【例题·单选】为隧道供电的柴油发电机房设置的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和能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与发电机房和其他部位分隔开。
A.甲级B.乙级C.丙级D.丁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为隧道供电的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量不应超过1m3,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和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与发电机房和其他部位分隔开,且储油间的电气设施必须采用相应的防爆型电器。
可见,储油间的防火要求是非常高的,且与防火墙配套使用的也只能是甲级防火门,故正确答案为A。
三、隧道的安全疏散设施隧道安全疏散通常是利用隧道内设置的辅助坑道或者专门设置的疏散避难通道,对隧道内车辆、人员在火灾及其他紧急情况下进行安全疏散、紧急避难。
(一)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1.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即在两车道孔之间的隔墙上开设直接的安全门,作为两孔互为备用的疏散口,人员疏散和救援可由同平面通行,方便快捷。
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2个:一个可与车道或其他防火分区相通;至少设置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且无人值守的设备用房可设置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安全通道共分四类:(1)利用横洞作为疏散联络道(两隧道互为安全通道)(2)利用平行导坑作为疏散通道(3)利用竖井、斜井等设置人员疏散通道。
(4)利用多种辅助坑道组合设置人员疏散通道。
(1)矩形双孔(或多孔)加管廊的隧道。
在两孔车道之间的中间管廊内设置安全通道,并沿纵向每隔80~125m向安全通道内开设一对安全门(图1)。
安全通道两端应与隧道洞口或通向地面的疏散楼梯相连,火灾时,人员从一孔隧道进入安全门,穿越安全通道至另一孔隧道。
(2)圆形隧道。
在圆形隧道的两孔隧道之间设置连接通道,并在通道的两端设置防火门。
当一条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可通过横通道疏散至另一条隧道进行疏散。
400~800m,当设有其他相应的安全疏散措施时,间距可适当放大。
圆形隧道的安全通道常设置在车道板下,通过安全口和爬梯、滑梯进出。
人员可从安全口,经安全通道进行长距离疏散。
在设有安全通道的情况下,其安全口的设置间距一般可取80-125m。
(二)疏散楼梯双层隧道上下层车道之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疏散楼梯,火灾时通过疏散楼梯至另一层隧道,间距一般取100m左右。
(三)避难室为减少因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地区的人员伤亡,长大隧道需设置避难室。
避难室与隧道车道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并通过设置气闸等措施,阻止火灾及烟雾进入。
避难室大小和间距根据交通流量和疏散人员数量确定。
四、隧道的消防设施配置隧道的消防设施:(一)灭火设施根据隧道类别不同,其配置的灭火设施也不尽相同。
级别越高,配置的灭火设施越齐全。
(1)消火栓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对于危险级别较高的隧道,为保护隧道的主体结构,有些还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注:水雾喷头宜采用侧式安装的隧道专用远近射程水雾喷头。
(3)灭火器。
隧道内应设置ABC类灭火器,设置点间距不应大于100m。
运行机动车的一、二类隧道和运行机动车并设置3条及以上车道的三类隧道,在隧道两侧均应设置灭火器,每点不少于4具;其他隧道,单侧、2具。
【例题·单选】有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的隧道,宜设置()系统。
A.泡沫消火栓B.水型消火栓C.干粉消火栓D.二氧化碳消火栓『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有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的隧道,宜设置泡沫消火栓系统。
【例题·单选】隧道内应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其消火栓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且隧道内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L/s。
A.10B.15C.20D.3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隧道内应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隧道内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洞口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30L/s,消火栓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严寒地区隧道洞口处消火栓给水干管宜设置保温设施。
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C。
(二)报警设施除隧道内需设置火灾报警设施外,其配套设备用房如:变压器室、配电室、机房等也应配有警铃、手报、广播、探测器等相应的报警和警报设施。
1.报警设施的一般规定隧道入口外100~150m处,应设置报警信号装置。
当隧道封闭段长度超过1000m时,宜设置消防控制室。
2.系统设置(1)火灾报警控制器数量设置。
(2)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设置。
【例题·单选】隧道封闭长度超过()m时,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
A.1000B.2000C.3000D.400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隧道入口处100~150m处,应设置报警信号装置。
隧道封闭长度超过1000m时,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
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A。
【例题·单选】隧道入口处()处,应设置报警信号装置。
A.50~100mB.100~150mC.150~200mD.250~300m『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隧道入口处100~150m处,应设置报警信号装置。
(三)防烟排烟系统隧道工程的防烟排烟范围包括行车道、专用疏散通道及设备管理用房等。
采用的排烟模式通常可分为纵向、横向(半横向)及重点模式,以及由基本模式派生的各种组合模式。
1.防排烟系统的一般规定洞口自然排烟:隧道长度短、交通量低时,火灾发生概率较低,人员疏散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