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性别和女性的社会角色

社会性别和女性的社会角色

《第二性》“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
10
性别都是坚持生物学决定论 ❖ 性别,是生物属性 ❖ 社会性别---社会属性。
❖“社会性别” 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 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
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 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11
对生物决定论的批判
32
C、媒体评论《老照片》
❖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做导演困难都差不多, 但看看这本书,进入到女导演的内心世界,看看她们做为一个女人, 她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她们如何处理情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情。 ——张婉婷(导演)
❖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多的新一代女性导演,我们无 缘看到她们每一位的电影,但有缘看到她们的自述和坚韧内心,看到 她们对电影的理解和特殊的视角。她们值得我们期待。十位女性导演, 十篇敏感的为电影跳动的内心自述;掩卷之后,更期待的是:她们的 名字出现在影院银幕。 ——翟永明(诗人)
❖ 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对家庭环 境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反应中形成的,性别意识 和性别行为都是在社会文化制约中形成的。
❖ 生理状况不是妇女命运的主宰,男女性别角色是 可以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改变的。
13
历史的考察
❖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 对新几内亚3个原始部落的研 究:《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 气质》
❖ 两个7个月大的孪生男孩接受包皮切割手术,意外 地被损伤,通过外科手术把这个男孩变成女孩来 养。
❖ 当这对双胞胎6岁时,每个人都按照各自传统的性 别角色行事。70年代的一些研究者把这个案例当 作后天教育的影响远远超过天生因素的无懈可击 的证据。
❖ 当这个“女孩”13岁时,她走路的样子很男性化, 而且希望成为一名技师,她认为男孩子比女孩子 有更好的生活。她并不知道那个手术,也不记得 她生来是个男性。
9
2、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
1)20世纪中叶,世界妇女运动出现了第二次潮。 2)关注的问题: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什么?是什 么因素决 定了男女性别分工?如何达到男女平等? 3)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组织都强调: 男女的性别角色分工是由性的差异决定的。
4)生物决定论:性的差别(sexual difference)决定 了女人的从属地位,并把它作为这套社会规范的科学 理论基础。
18
社会性别主流化
❖ 把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 的提法
❖ 把性别问题纳入主流是一个过程,它对任何领域 各个层面上的任何一个计划行动,包括立法、政 策或项目计划对妇女和男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 它是一个战略,把妇女和男人的关注、经历作为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中设计、执行、跟踪、 评估政策和项目计划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虑, 以使妇女和男人能平等受益,不平等不再延续下 去。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性别平等。
❖ 教学重点:性别气质形成的社会化过程 ❖ 教学难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 什么
是性别?
3
一、对性别的理解 性之别
生物学 意义的 性别
心理性别 和社会性 别
4
认识你所不知道的6种层次的人类性别
基因性别 染色体性别 性腺性别
6种性别
生殖器性别
心理性别 社会性别
性别复杂,完全吻合,男人女人
A、阿拉佩什部落:男性与女 性同样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男性具有其他社会文化中女性 的特质。 ——男人像“女人”
14
历史的考察
B. 蒙都哥莫部落:男性与女 性都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和攻击 性。 ——女人像“男人”
C. 昌布部落:女性居于主导 地位,男性地位较为低下,男 女两性特质与其他社会文化中 的男女性别特质相反。
❖ 中国政府是世妇会后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 49个国家之一。 中国政府把男女平等作为社会 发展的基本国策 。
20
二、性别差异
❖ 1、生物学的两性差异 ❖ 2、两性心理与行为的性别差异
性别气质的差异产生了权力之分。男性气质总是与 工具性行为和体能性的能力相关,女性气质总是与 表达性行为和亲和能力相关,而前者总是显得更为 重要,拥有这一气质的人在社会中享有更高的地位 和权力。 人类通过建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从而 将劳动性别分工合法化,实现一套社会性别关系秩 序(社会性别制度),并通过社会化过程不断延续 不平等的性别规范。
21
三、性别社会化过程
1.社会化的内涵
“生物人”——“社会人” ❖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
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 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 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22
孩童个案给予的启示:
❖ 个案一:安娜是个私生子,母亲由于害羞,生下安娜后, 把她藏在一间房子里,不与人接触。发现安娜时,她已经 六岁半了,当时还不会走路、说话、自己吃饭,也不会保 持自己的个人卫生。她没有任何情感表达,对人十分冷漠。 安娜被发现后,首先被送到一个智残儿童之家,尔后又送 到一所育婴所,在她11岁去世时,她已开始学会说话。
❖ 凝望、纪录、呈现,女性的目光与语言,开启曾密闭的幕帐,展 示别样的景观。她们说,她们看,她们倾谈并守望。这里有她们书写 的时代与历史。 ——戴锦华(学者)
❖ 中国男人很难平等对待女人,更别说女导演。能从事女导演工作 的女人,其才华,其为人,其个人魅力,其执行能力均必须在同类工 作男人之上。她们是女人族的佼佼者,是中国电影的灿烂珠宝。 — —罗燕(制片人)
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于生理性别(sex) 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产生于70年代初的女权运动, 后来被联合国采用,是近年来国际上分析男女平 等的重要概念。 ❖ 生理性别或曰自然性别(sex),是指男性 和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异,简称性别。
8
1、社会性别含义
❖ 社会性别(gender):指人们所认识到的男性 与女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
第二讲 社会性别和女性的社会角色
性别理论研究
1
主要内容
1 对性别的理解
2
性别差异
3 性别社会化过程 4 性别发展危机
2
教学目的
❖ 通过学习,掌握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概念, 以及社会性别概念产生的背景以及它对妇女 发展的意义,性别气质形成的社会化过程, 从而了解社会文化是如何塑造男女两性性别 气质的。
❖ 个案二:伊沙贝尔也是一个私生子,被她的聋哑母亲藏了 起来。尽管她没有学会说话,但她与自己的母亲可以通过 手势 进行交流。当她在6岁半时被首次发现时,她对别人 的行为就像“野兽那样”。后来,照料伊沙贝尔的人使她接 受了强化训练。只有几年的时间,她获得了与同龄儿童相 似的正常发展水平。
23
2. 性别社会化过程
5
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
❖ 1)基因性别:就是把某些基因的有无判定男女性 别的依据,大多把SRY作为性别确定基因,具有 的SRY基因就会发育成男性,不具有的就是发育 成年女性。
❖ 2)染色体性别的,XY就是男性,XX就是女性 ❖ 3)性腺性别:就是根据性腺的组织判断,是睾
丸组织就是男性,卵巢组织就是女性 ❖ 4)生殖器性别:就是根据外生殖器来判断性别。
30
A传媒宣传
❖ 近年来大众传媒对女性的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世人的关 注,媒介宣传和提倡什么形象,就会强化某种形象或 者观念,甚至起误导作用。
❖ 媒体在不断强化、教导女性怎样为女孩、女人,男性 怎样为男孩、男人,并为之附上一件“现代性”的时 髦外衣,而内面还是“传统”的关于性别角色的假定
31
B、80年代传媒宣传
性别角色 性别认同
性别期望
家庭
大众传媒 学校社会 同辈群体
家庭
24
(1)家庭性别社会化
(1)家庭:儿童性别角 色的社会化
❖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通过社会接受 和强化性别角色期望。区别对待儿童性别角色 的社会化和对角色模式的认同,是影响性别角 色社会化的两种不同的机制。
25
早期的性别角色多重要有关孪生男孩的研究案例
❖ 女性导演更为细腻,对女性角色的把握更为忠实一些。 ——汤 唯(演员)
33
四、如何应对社会性别隐忧
❖性别模糊还是性别强化? ❖ A:强调男女两性的相似之处。主张女性应当发
展其人性,这一发展与性别无关;强调男女两性 的共性和平等;要求对男女同样对待;强调女性 应当享有同男性相同的地位。
6
社会性别和心理性别
❖ 5)心理性别,就是根据一个人对自己的性别认 同,一般情况下,性别认同是在2岁就开始了, 3-5岁就基本形成。
❖ 6)社会性别:就是人们在社会中的性别符号, 身份证上写的性别就是社会性别。这种性别注定 是你被认定为男孩还是女孩,是将来当妈妈还是 当爸爸
7
(二) 社会性别”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意 义 ❖ 1、社会性别含义
——非常态的“男人”与“女人”
15
参与式活动:讨论男女之“别”:
男性气质=阳刚; 富于攻击性;富于 独立性;不感情用 事;不易受他人影 响;富于支配性; 喜好数学和科学; 竞争性;冒险精神; 决策果断……
16
女性气质
女性气质=阴柔; 圆通机敏;文雅 温柔;感情敏感; 虔诚;整洁;有 强烈的安全需要; 喜爱文学艺 术……
❖ 学校教育对于 个体人生道路 的深刻影响: 学生的价值观 念、生活目标、 人生理想都是 在这一阶段形 成。这个阶段 也强化性别角 色模式。
29
Hale Waihona Puke (4)大众传媒:日益强化的宣传工具
❖ 当女权运动学者调查70年 代早期大众媒体,发现电视 上的妇女几乎毫无例外地被 描绘成传统的角色。在电视 广告中,她们通常以家庭妇 女的形象出现,眼界只限于 家庭范围内,她们的角色是 照顾性的、帮助的,而很少 被描绘成经济上、心理上、 社会地位上的独立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