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pptx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pptx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专 项准备是根据中央银行制定的《贷款风险分类 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后,按照贷款 五级分类的结果及时、足额计提的准备;特种 准备是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 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必须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足额 提取。损失准备提取不足的,不得进行税后利 润分配。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不仅包括商业银行 的各种贷款资产,还包括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和 损失的资产;具体有贷款(含抵押、质押、保 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 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 等。
商业银行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发生贷款损失时,冲减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 备。对核销后的呆账贷款,商业银行继续保留 追索的权利;对已冲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 的,其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予以转回。
二、贷款的意义
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能 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贷款的种类
(1)按贷款期限长短,可分为 短期贷款: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中期贷款:1年以上5年以内(含5年)的贷 款 长期贷款:5年以上的贷款
(2)按贷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次偿还贷 款和分期偿还的贷款
贷款损失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报批手续后,才能予 以核销。呆账贷款核销的条件包括: (1)借款人或担保人已经依法宣告破产,经法定清 偿后仍然未能归还的贷款; (2)借款人死亡,或依《民法通则》规定宣告失踪 或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 大且未获保险补偿,确实不能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 ,或经保险赔款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4)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
贷:应收利息 贷款——借款单位户
②减值贷款的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减值贷款按应减计的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贷款——利息调整
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金额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
(四)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 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于补偿贷款 呆账损失的准备金。
参考答案
(1)贷款损失准备应有余额=50 000×2%+10 000×25%+5 000×50%+1 000×100%=7 000 万元
(2)本年末应提贷款损失准备=7 000 -4 500=2 5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专项准备
பைடு நூலகம்
25 000 00
2.贷款损失核销
1.提取贷款损失准备
例:工商银行朝阳支行2007年12月31日 各项贷款余额为:正常100 000万元, 关注50 000万元,次级10 000万元, 可疑5 000万元,损失1 000万元。按银 行内部规定,分类计提比例分别为2% 、25%、50%和100%,年初贷款损 失准备的余额为4 500万元。计算如下 :
(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 天没有收回的贷款)
4.2.2 信用贷款的核算
1.贷款发放的核算 最常见的核算方式——逐笔核贷 收到借款凭证后,审查信贷部门的审批意见,审
核凭证各项内容,会计分录如下: 借:贷款——借款单位户——本金(合同本金)
贷:吸收存款——借款单位户(实际支付的 金额)
(6)按贷款风险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种:
正常类贷款:指借款人能够严格履行合同,没有 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即 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款。
关注类贷款: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 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 素的贷款。
次级类贷款: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 ,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 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 定损失的贷款。
(3)按贷款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公司贷款和 个人贷款
(4)按贷款保障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信用贷款
保证贷款
担保贷款
抵押贷款
票据贴现
质押贷款
(5)按银行承担责任的不同,可分为
自营贷款:自主运用资金发放的贷款;
(自己承担全部风险)
委托贷款:代理发放,监督使用,协助收回;
续费)
(银行不代垫资金,只收手
特定贷款:国家批准并对贷款损失后果采取补救 措施后责成国有银行发放的贷款。(如救灾贷 款)
可疑类贷款: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 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较大损 失的贷款。相对而言,可疑贷款具有次级 贷款的所有特征,且程度更加严重。
损失类贷款: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 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 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
▲不良贷款:后三类贷款的合称。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
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
2. 贷款收回的核算
(1)贷款到期,借款单位主动归还贷款 同贷款账簿进行核对,于贷款到期日办理
收回贷款的转账手续,会计分录如下:
①未减值贷款的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约定的名义利率
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的金额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 收回未减值贷款时,应按客户归还的金额 借:吸收存款——借款单位户
第4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
学习目标
熟悉商业银行贷款的种类及风险防范方 式;
掌握贷款发放和收回的会计核算; 掌握贴现业务的办理和到期收回贴现款
的会计核算。
4.1 贷款业务概述
一、贷 款
是银行运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也是银行 取得利息收入形成盈利的重要渠道,是 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之一。
4.1.1 贷款的意义与种类
损失类贷款) ÷各项贷款×100%。 (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银行不良贷款率警戒
线为10%)
4.1.2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的控制
1.借款人资信状况评价 2.借款人财务状况评价 3.做好已发放贷款的跟踪监督和到期
催收工作
4.2 贷款业务的核算
4.2.1 贷款业务的核算要求
1.本息分别核算 2.商业贷款与政策性贷款分别核算 3.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分别核算 4.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应分别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