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试题A卷
内容:消费不足,投资不足导致有效需求不足。(2分) 原因: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导致消费不足( 2分)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2分)和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 2分)导 致投资不足。 2 今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2年内的4万亿的政府投
资计划;从2009年开始的千亿元减税规模计划;中央银行从9月16日 到12月25日实施了5次降低存贷款利息,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从 上述描述中,请问: (1)面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 策和政策工具?(2)实施这些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答题要点: (1) 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分)财政政策的 工具有:4万亿的政府投资、减税;(2分)货币政策的工具有:降低存 贷款利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2分) (2)目标: 面对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扩大需求,刺激 投资,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3分)
A 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
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18 对原油、燃料等生产资料需求剧增,导致生产资料价格飞速上
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 )
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 预期的通货膨胀
C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D 惯性性的通货膨胀
19 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采取( )
多少?
(3)如果投资增加到100,均衡收入为多少?
答题要点:
(1) 均衡收入Y=(100+50)/(1-0.8)=750 (3分 )
C=100+0.8×750=700
(1分)
S=Y-C=750-700=50 (1分)
(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800-750=50 (2分)
(3) 若投资增至100,
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
号
人
分
(注
数
意:请
各位同
学把答案写在此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最合适的, )
得分 评卷人
1
2
3
4
5
11 12 13 14 15
6
7
16 17
8
9
10
18 19 20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标记为√,错误的 标记为×。)
2 应用IS—LM模型分析“挤出效应”产生的原因。 3 利用AD-AS曲线分析经济萧条与经济高涨的形成
五、计算题 (第1小题10分,第2、3题各12分,共34分) 得分 评卷人
1设某封闭经济中有如下资料:C=80+0.75Yd, T=-20+0·2 Y,
I=50+0.1Y,G=200。 试计算:均衡时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水平。
三、 作图分析(每小题6分,共18分)
1 利用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对经济国民 收入的影响。
答题要点:分析(3分) 三部门经济均衡时,总支出等于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等于国民收入。 总支出等于 C+I+G,所以总支出AE曲线与45度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 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Y1。当政府购买支出由G1增加到G2时,国民收入 由Y1增加为Y2;相反,当政府购买支出减少时国民收入减少。
作图(3分)
P AD2
AD1
AS
P2
E2
P1
P1
0
Y1 Y2 Y
五、计算题 (第1小题10分,第2、3题各12分,共34分)
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为50,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储蓄水平、均衡的消费。
(2)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实际产出为800,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
2 货币需求L=0.2Y-10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D, 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求:
(1) 均衡的国民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会有 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
3 假设有一个三部门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C=800+0.8Yd ,税收 T=0.25Y, 投资I=200-50r,政府支出G=200,
1——5 BCAAB 6——10 AABAD 11——15 DBADD 16——20 ABCCB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标记为√,错误的标记为
×。) 1——5 √ √× × × 6——10 √ × × √ √
三、问答题(第1小题8分,2小题10分, 共18分)
1 简述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容及形成原因。 答题要点:
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四、作图分析题 (每小题6分,共18分)
得分 评卷人
五、计算题 (第1小题10分,第2、3题各12分,共34分) 得分 评卷人
宏观经济学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作图(3分)
AE
Y=AE
E2 C+I+G2
E1
C+I+G1
0 Y1 Y2 Y
2 用IS—LM模型分析“挤出效应”的产生的原因。
答题要点:分析 (3分)
在商品市场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收入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引起货币
市场利率的上升,利率的上升又会导致社会私人投资的减少。因
此,“挤出效应”是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占,即Y2-Y3部分。
得分 评卷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18分。要求做图并分析,否则不 得分, )
得分 评卷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试答题 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科目
A卷 /闭卷 共 2 页
···································· ································
A 消费等于储蓄
B消费等于投资
蓄
D 收入等于投资
7 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
A 流动性偏好
B 利率
D 收入和利率
) C 投资等于储
C 收入
8 假定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公众不持有通货,最低法定准备金为
20%,银行的一笔50万元新存款最终货币供给增加( )
A 250万元
B 200万元
C 50万元
D 40万元
则收入Y'=(100+100)/(1-0.8)=1000, (3分)
2 如果要测量历年的产出变动趋势,采用实际的GDP指标要比名 义的GDP指标更可靠。
3 一位在日本工作的中国公民的收入是中国GDP的一部分,也是 日本GNP的一部分。
4 奥肯定理是表明失业率和GDP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律。 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越高,人们希望持有的实 际货币量就越少。 6 在利率极高时,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无穷大。 7 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使LM曲线向 右方移动。 8 当LM曲线为一水平线时,扩张的货币政策没有效应,财政政策 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最大。 9 在存在劳动力价格粘性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是不可能完全竞 争的。 10 滞涨现象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正向变化。
11 导致IS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
A 储蓄意愿增加
B 投资意愿增加
资意愿减少
D 税收增加
12 IS曲线越平坦,表明( )。
A 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B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币政策效果越大 D 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C投 C货
13 导致LM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
A 投机货币需求减少 B 交易货币需求减少
供给量减少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 ································
学年第1 学期
考试科目 宏观经济学 A卷 闭卷 共 6 页
密························封························线
A 5000元
B.4800元
C.4700元
D.4000元
2 “面粉是一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 一定是对的
B 一定是不对的
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C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B 可能是对
3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6,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
导致均衡的GDP水平增加( )。
A 60亿元
B 100亿元
C 150亿元
D 200亿元
4 用支出法计算GDP时,( )不包括在消费支出项目内。
支出
A 用于新住房的购买 C 用于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B 用于劳务的支出 D 用于非耐用消费品的
5 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
A 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B 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 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D 通货膨胀率较高
6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是(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
号
人
分 数
注:请把答案做在后面的答题卷上。 一、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1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0元,消费等于
430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0元,个人储蓄为400元,则个人可支
配收入等于( )。
D 货币供给量减少
14 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小,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