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题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①服装厂刚刚生产出来的服装②自产自用的蔬菜③商店里卖的衣服④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⑤中国政府向朝鲜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A、③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⑤⑥2、商品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
这是说()A、商品的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B、商品的价值量都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C、同一商品在市场销售中的价格是一样的D、发展商品经济可以实现社会平等3、在商场柜台上,一台彩电的标价是3000元,这3000元是()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③现实的货币④观念的货币⑤商品的价值⑥商品的价格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4、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是()A. 某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工资B. 一本教科书标价15元C. 小李从银行取出存款利息400元D. 小张用xx元购买一台彩电5、如果把黄金拿到市场上出售,其本质是()A、商品B、价值 C 、一般等价物 D 、使用价值6、在我国,人民币可以购买一切商品,这是因为()A 人民币本身有价值B 人民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 人民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D 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7、每年初夏,市场上的西瓜较少,新上市的西瓜1元多钱1斤,后来到盛夏时,满街都是西瓜,一般只有4角钱1斤。
这种现象包含的经济常识道理是()A、商品的价格是由购买者的多少决定的B、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C、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和购买者的多少决定的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8、等价交换()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B、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C、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9、生产同一种商品,甲、乙、丙三个生产者每个工作日8小时分别是2件、4件、8件,关于该商品的价值量是()A、甲生产的商品价值量最小,因为耗费的劳动时间最少B、丙生产的商品价值量最小,因为耗费的劳动时间最多C、三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三人生产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D、三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上述材料中甲、乙、丙三人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方法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个别劳动时间B、搞好市场预测C、降低商品价格,吸引更多的购买者D、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11、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五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公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八个券种,由此表明()①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②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③纸币的市场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④纸币是惟一的商品流通媒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市场状况是()A、买方市场B、卖方市场C、供过于求D、供求平衡在同时间里,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往往不同。
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其结果往往不同。
回答13-14题:13、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不同,是因为()A、价值不同;B、使用价值不同;C、供求关系不同;D、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14、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钱,其根本原因是()A、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B、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C、供求关系不同;D、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15、如果一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现在1双皮鞋可以换:()A、1件上衣B、4件上衣C、8件上衣D、16件上衣16、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想像的货币C.现实的货币D.一种价值符号17、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商品的供求关系②社会劳动生产率③纸币的发行量④市场的竞争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关系()A、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B、商品流通也是一种商品交换C、商品流通产生在先,商品交换产生在后D、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货币,商品流通的媒介是纸币19、纸币之所以能够代替金属货币来购买商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因为()A.、纸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与其他商品相交换B、纸币本身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C、纸币是货币符号,可以代替金属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D、纸币本身有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0、某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在全部资产中国家股份50%,集体股份25%,外资股份10%,其他股份15%。
那么,这一企业的性质属于()A 国有企业B 公有企业C 混合所有制企业D 私有制企业2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上A、领导指挥B、主导控制力C、主体控制力D、主导公有企业22、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最重要区别在于,私营经济()A、是私有制经济B、是股份制经济C、在历史上出现得更早D、以雇佣劳动为基础23、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C、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4、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这一特征根源于()A、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B、社会经济活动要以法制为基础C、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广泛的竞争25、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B、舆论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总是希望选购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呢?(12分)(请用经济学常识分析)27、李四一家五口人,李四本人承包了责任田,上缴农业税之后,收入一般;李四的妻子开了家小店,纳税后还有不少收入;李四的儿子是国有商场售货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李四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丰厚的报酬;李四母亲靠出租房屋一个月也有几百元的收入。
请回答:(1)、李四一家五口人的收入各属于何种分配方式?(3分)(2)、由(1)可知,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6分)(3)按生产要素分配要注意什么问题?(3分)28、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
目前,其销售收入和零售总额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500---600万个工作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四分之三以上。
材料三: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市、县的经济主体力量已经是个体私营经济,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个体、私营经济。
xx年,全国个体税收收入达891多亿元,同比增加了百分之十六。
材料四:xx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12分)29、材料一:今年,中国商品房价格在去年二位数增幅的基础上再度飙升,严重的房市投机,使得房价越来越背离其实际价值和普通老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阻碍了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的步伐。
材料二:为了解决投资规模太大、房价上涨太快的问题,自2005年6月1日起,国家对个人购房不足2年即转手交易的行为,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
(1)材料一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什么道理?(4分)(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哪些目标和手段?(4分)(3)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说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
(6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5CBCDB 6---10 DDCDD11---15ABCAC 16---20 CDBDC 21---25 BDDCC主观题:26:(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实际生活中,人们首先接触的是商品的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大小,表明了价值的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大小,所以,好货不便宜.(5分)(2)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个别劳动时间低欲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具有相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可能具有不同价格,所以所好货也便宜(5分)(3)选购商品时,尽量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物美价廉.(2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27:(1)李四承包的责任田及儿子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妻子收入属于个体劳动所得儿子炒股赚钱、女儿当技术顾问得来的报酬、母亲收取房租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2)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一,这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分)第二,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2分)第三,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分)(3) 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总之,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8:(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要求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是由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不能只看公有化程度,而要看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分)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的重要性;就业财政人民生活等.(5分)(4)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私有制经济,还存在着它本身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引导,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2分)29:(1)材料一反映了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人们的生活,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4分)(2)解决投资规模较大的问题,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解决房价上涨太快的问题,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稳定物价的目标.(4分) 手段:加大税收的调控力度,体现了经济手段,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体现了法律手段.(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起基础作用,但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同时,有些方面不能靠市场调节,这样会浪费经济资源,导致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协调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