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厘岛历史起源及设计风格

巴厘岛历史起源及设计风格


由于深厚的宗教氛围,巴厘岛几乎所有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宗 教有关。
此外位于阿贡火山(巴厘岛印度教的圣山,也是宇宙的中心)旁的布基萨 寺,被称为万寺之母,是巴厘岛上寺庙的代表。 布撒基寺始建于11世纪初, 是巴厘岛最古老、面积最大 的印度教寺庙群,也是巴厘 印度教寺庙的总部,被称为 “母庙”。寺由30多座庙宇 组成,庙宇屋顶的级数代表 着重要程度,从1级到11级不 等。最高的主庙供奉湿婆, 另外两座重要的庙宇分别供 奉毗湿奴和梵天。寺庙的大 门是巴厘岛独有的“善恶 门”(阴阳门)这种建筑形式在 巴厘岛随处可见,而母庙的 大门尤其庄严宏伟。寺大门 外有18尊雕像,是印度教经 典《摩诃婆罗多》中的神灵.
巴厘岛的建筑多为坡屋顶,和 地形紧密结合,多用本土自然材料, 也有使用现代材料东南亚风格的建 筑,将现代的玻璃和钢,和传统材 料巧妙结合。巴厘岛建筑最多不超 过四层,良好的景观视线以及私密 性高度结合,建筑如同自然融为一 体,就像山里长出来得房子。建筑色 彩也多以深棕色,黑色,褐色等和 谐的自然色为主。运用大量独特的 天然材料,如黄木,青石板,鹅卵 石,麻石,茅草等,旨在接近真正 的大自然。 巴厘岛建筑的空间设计,因巴厘人喜爱亲切宜人,所以入口、道路、广场 等的尺度都不会很大,保持一个让人很舒服的尺度。小空间变化多样,给人丰 富的体验。 巴厘岛的建筑风格中,最重要的是材料,巴厘岛建筑材料不需要更多的修 饰,越自然越好,流露出粗糙的质感为佳,比如凸出的砖头、石块,如果表面 处理得太光滑就失去了原始的味道。在色彩上,越接近自然、越有质感的效果 就越好。常用材料有火山石、海石、巴厘绿、砂岩、卵石、原木、茅草、砾石、 贝壳、黄木纹板岩、藤、竹等。特别是火山石,具有典型的巴厘岛特色。 首页
巴厘岛建筑风格主要是成功地保留了本土文化并发展了“巴厘岛”特色的 建筑及景观设计,营造出休闲、浪漫的度假环境。将建筑风格形式与景观元素、 外部优越天然环境高度和协统一。巴厘岛景观追求人性化,崇尚自然休闲,具 有浓郁的热带异域风情特征,表现了强烈的生态性和趣味性。讲究植物的多种 形态,空间尺度宜人、亲切,以水景及泳池为造景元素。运用当地自然材料及 文化特色小品组合形成景观特色。 巴厘岛因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所以巴厘式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特征 叫做贝尔,它用茅草覆盖屋顶并且没有墙壁,用作一种开放式的展览。贝尔描 绘了巴厘印度教的天地万物。屋顶是“神”的部分,墙体是“人类”的部分, 地基是“魔鬼”的部分。 首页
历史——宗教发展
十三世纪时,信奉印度教的爪哇人开始统治巴厘岛;公元1515年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入侵爪哇,同时爪哇的满者伯(Madjapahit)王国的伊斯兰教也 在影响着巴厘岛居民。 两个宗教派别在一段时期内相互共存,后来因躲避穆斯林胜利者(穆斯林是 “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意为“顺从真主者”,“实现和平者”。)促 使了大批印度教的僧侣、贵族、军人、工匠和艺术家逃亡巴厘,使得巴厘岛 的印度宗教势力不断发展和壮大并成为岛上的主要宗教派别。1550年巴图仍 贡建立了第一个巴厘岛王国,也造成十六世纪巴厘的黄金时代。
首页
雕刻:石雕主要集中在巴都布兰 (BATUBULAN),木雕在马斯(MAS), 银器在哲鲁(CELU),其中以木雕最为 出名,主要是村质珍贵(多为檀香木、黑 檀木、和柚木)造型以神话人物居多。
绘画:主要在乌布(UBUD),阿马 (ARMA)艺术馆很漂亮,值得一观,另 外尼加艺术馆收藏有很多珍品。巴厘岛的 绘画艺术对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有很深的 影响,比如印象大师高更,另外比利时的 马尤尔,1932年来到岛上,留居下来并娶 当地人他的带有巴厘岛风格的作品在西方 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两头白色水牛车 拉着巴厘岛的国 王
5 首页
以后西方人发现了这个岛屿,1585年,一艘葡萄牙轮船在武吉(Bukit) 海岸搁浅,大多数的船员被海水淹死,仅有几名幸存者。幸存者们得 到了很好的款待。后来又有3个荷兰航海者登陆巴厘岛探险。回去的 时候只有1个人,其余2人被岛上的美丽风情吸引,留了下来。然而 此时巴厘对西方世界而言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海神庙(Tanah Lot)是巴厘 岛最重要的海边庙宇之一,始 建于16世纪。该庙坐落在海 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每逢潮 涨之时,岩石被海水包围,整 座寺庙与陆地隔绝,孤零零地 矗立在海水中;只在落潮时才 与陆地相连。庙对岸陆地上有 一小亭,站在亭中可远眺日落 景致,这是巴厘岛胜景之一。 庙前道路两侧有许多商店,出 售各种纪念品,还有许多小吃 摊,有烤海鲜、麻糕之类出售。
首页
三.文化
音乐:在巴厘岛酒店中每天都能 听到竹筒打击乐演奏,但这并不 是完整的巴厘岛音乐。佳美兰音 乐融合铜乐,鼓乐,弓弦乐,据 说还有中国的古乐调。
皮影:皮哇扬,最具代表性的娱乐形式, 故事题材均取自印度教两大史诗,以《罗 摩洐那》为多。观之也可对其宗教故事有 更深的了解。
舞蹈:以勒贡和巴隆两种为代表,有 点类似咱们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 区分,仍以《罗摩洐那》为表演题材, 舞蹈动作很单调,主要以手眼传神而 表达。
首页
用水景来营造自然观 受宗教影响,水景是巴厘岛传统空间的必备元素,因为水代表着 生生不息的力量,而进入新巴厘岛风格中,就成为了营造自然气 息的重要元素。水景不一定要做大,也可以利用陶翁作个简单的 水景,让空间充满水流声。
陶瓮加马达制作的水景
首页
六、家居风格特色
通过不同的材料和色调搭配,在保留了自身的特色之余,产生更加 丰富的变化。巴厘岛风格有两种取向,一种是融合了中式风格的设计, 以深色系为主,例如深棕色,黑色等,令人感觉沉稳大气。而材料则多 经过加工染色的过程。尤其是融入中国特色的巴厘岛风格家具。斑斓的 色彩其实就是大自然的色彩,在色彩回归自然也是巴厘岛的特色,艳丽 的泰抱枕,是沙发或床最好的装饰,明黄果绿粉红粉紫等等,整个家中 便飘逸着种轻盈懒惰的华丽。另一种则受到西式设计风格影响,以浅色 系较为常见,如珍珠色、奶白色等,给人轻柔的感觉, 典型的巴厘岛风格:巴 厘岛风格则代表了现代 自然、开放, 室内大量 的使用原木、竹片等材 质做装饰的主调,特别 是天花、柜面的处理 富有新意。同时,还采 用富有巴厘岛风格的图 案装饰来表达细部的精 致,如家居、屏风等 首页
巴厘岛风格元素3:竹帘、斜顶、 木家具、石材地面 竹帘、斜顶、木 家具、石材地面,都是热带家居的 特点。 首页
巴厘岛风格元素4:色彩妩媚的泰丝 抱枕 泰丝的流光溢彩、细腻柔滑、 不着痕迹的贵族气息及在居室随意 放置后漫不经心的点缀作用是成就 巴厘岛风情最不可缺少的道具
巴厘岛风格元素5:色彩艳丽的纱幔 一 条色彩艳丽的绸缎纱幔,让幔脚伸延到 附着浅浅纹路的柚木地板,随意的皱褶 带出点怀旧的味道;要么看似随手,实则 刻意地在床架上用丝质的纱幔绾出一个 大大的结,给午后的甜梦营造一方隐约 的香草天空。
首页
由于深厚的宗教氛围,巴厘岛几乎所有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宗 教有关。
其实圣泉庙的历史更为悠久,有700多年,其旁边山上建有苏加诺的行 宫。
圣泉寺(Tirtha Empul) 是“千寺之岛”巴厘岛 上著名的庙宇之一。其 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 962年,据说,这里的 圣泉永远都是清澈,还 具疗效,而且不同出口 的圣水疗效不同,吸引 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前 来顶礼膜拜、沐浴。附 近的小山上有一座欧式 建筑,是印尼总统行宫, 曾接待世界各国政要来 访。 首页
巴厘岛风格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宗教起源 三、文化 四、巴厘岛建筑风格 五、园林的特点 六、家居风格特色
1 首页
一、地理位置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13600多个岛屿中最耀 眼的一个岛,位于小巺他群岛西端。大致呈菱 形,主轴为东西走向。面积约5623平方千米, 人口约247万。地势东高西低,山脉横贯,有10 余座火山锥,东部的阿贡火山海拔3140米,是 全岛最高峰。巴厘岛经济发达,人口密度仅次 于瓜哇,居全国第二位。居民主要是巴厘人, 信奉印度教,以庙宇建筑、雕刻、绘画、音乐、 纺织、歌舞和风景闻名是约三层楼 高,屋顶为斜顶式,屋瓦以 自然的颜色为主,像是红色 或橘色,然后在配上粗糙的 白灰泥墙,这就是巴厘岛的 风格特色。
首页
五、园林的特点
1、巴厘岛园林最大的特点是还原最自然的风情,给人以随性、 热情奔放的感受。 2、巴厘岛风格偏爱自然的原木色,大多为褐色等深色系。独居 特色的水景,是巴厘岛人的生命源泉,也是热带地区湿热气候的 最好调温剂,水是娱乐的音符,也是花园景观的精华。 2、亲切宜人的庭院景观,巴厘岛人的每个庭院都有着鲜明的主 题,如雕塑花园,种着莲花或百合的水院,或以种植物卉为主的 花园等。茅草屋顶和木材温暖的质感不论在阳光下或是在夜晚的 烛光中都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印 度 尼 西 亚 国 旗
由于深厚的宗教氛围,巴厘岛几乎所有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宗 教有关。
宗教:了解宗教有多种方式,最直观就是看庙,巴厘岛上庙很多,据说多达 10000多座。许多人到巴厘岛看庙都去海神庙(TANAHOT),传说是巴厘 岛因火山爆发(岛上有三座活火山,巴都尔、京打马尼、阿贡),为求镇住 神龟,而建七座神庙之一,因其潮涨潮落而与陆地分合而出名。
首页
气候特点(分两种)
巴厘岛纬度位于赤道以南8度,地属热带气候,一年只有两 个季节(四至十一月为旱季,十二至三月为雨季),全年平均温 度约为摄氏28度。它邻近赤道南端,属赤道无风带,无风暴侵扰。 海湾内波平沙细,适于日光浴。土地垦殖率65%以上,出产稻米、 玉米、木薯、椰子、咖啡、烟叶、花生、甘蓝、洋葱、水果与棕 油等。牛、咖啡与椰干为主要出口产品,
首页
历史——近代史
也就在这个时候,来自欧洲 的白人开始拜访巴厘。在荷 兰探险家们的形容中,巴厘 异教徒的神秘色彩、富足的 社会文化和温暖的气候,令 荷兰人既好奇又心动,幻想 着只要将荷兰的文明和商业 带进巴厘,就可引导巴厘人 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19世纪荷兰人决定征服巴厘。抗争失败后,他们做了 悲剧性的选择:1906年面对枪炮,巴厘人大规模自 杀以抗拒荷兰人的统治。十九世纪,公元1908年, 荷兰的国旗终于插遍了全印度尼西亚和巴厘岛,取得 整个巴厘岛的统治权。但他们保持了巴厘岛文化特色 不变。 荷兰人统治了巴厘34年,接着在二次大战时日本人又 占据了三年;直到公元1949年,在联合国的干涉下, 荷兰才退出印度尼西亚,岛民温和的巴厘,自然成为 独立后印度尼西亚的一省。 首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