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 形势与政策课程描述知识讲解

最新 形势与政策课程描述知识讲解

最新形势与政策课程
描述
课程描述
(一)《形势与政策》(代码:A000024)
建议学分:1
建议课时:16(理论教学16学时)
课程定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先修与后续课程:
实行分学期讲座,每学期4课时,1-4个学期开设。

大一期间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同时进行,大二在完成大一两门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继续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

教学目标要求: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从而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教学内容介绍:
《形势与政策》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

1.理论学习: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形势与政策课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的理论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等方面与时俱进设定教学内容,由思政课教学部召开教育教学专题会议,共同确立每学期具体授课内容。

2.实践学习:
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服务学习活动,大二的服务学习成绩计入《形势与政策》考试成绩中。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推行问题驱动教学模式。

2、视频冲击教学法
教师及时搜集视频资料,并构建视频资源库。

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和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空间讨论教学法
即以云空间为依托,以学生讨论和辩论为核心,以教师总结点评为提升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
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多彩的资料,使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网络平台技术手段的运用
本课程依托云空间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

学生可以很方便的获得课程学习的各种信息与资料,并完成空间主题讨论与作业的提交。

考核方式:
该门课程二学年考核一次,即二学年学完八个专题后考核,实行等级制。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