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部)土地资源信息提取标志

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部)土地资源信息提取标志


从影像纹理上看比 较杂乱,不规则。
在田间、河堤和 公路旁均有分布 。
嵩草、冰草、芦苇 、针茅、盐爪爪、 红砂、骆驼蓬等。
形态各异,连片分 布地类边界明显, 多在人类活动较少 的地方。
以鲜红、红、淡红、粉红 为主色调,红色越鲜说明 水分条件越好,红色越淡 水分条件较差。
影象质底较细腻、 纹理清晰、颜色均 一,不同地类间的 色差明显。
与小麦隔年轮作) 边界清楚,地块整 量充足等),主基调为红
、小麦(与玉米套 齐,水系发达,水 、暗红、鲜红、黑灰和淡
种)、玉米、西瓜 源充足灌溉条件好 篮色(因作物生长期或作
、蔬菜为主。 。
物高低及叶面不同呈现出
的颜色差异)。
影像纹理较细腻, 但颜色不均匀,作 物间差异较大。
在水稻育秧期稻 秧苗呈现为鲜红 色,未插秧地块 呈现为暗灰色。
边界清晰.
部列出。
几何特征明显,较 规则。
灰及灰白色。
影象纹理较粗糙, 一般在居民地周
显得较乱。
围有四旁林。
几何特征明显,较 规则。
黑灰、灰和灰白色。
影象质地、纹理较 煤矿在影象上呈
粗糙。
黑色。
沙地
大多分布在河流两侧、 河拐湾及山前戈壁外围 61 。滕格里沙漠、毛乌素 沙地等。
戈壁
主要分布在风蚀较强有 沙源物质输送的山前带 62 。河西走廊二百里戈壁 等。
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平 原(宁夏黄灌平原)、 113 盆地(汉中盆地)、河 谷川地(陕北芦河、榆 林河川内)。
水稻、玉米、小麦 、大豆、土豆
以条带或块状分 布,地类界线较清 晰,但地块较小。
主要呈现暗红、红、鲜红 、淡红、淡篮色,此类耕 地农作物长势较好。
大多数数分布在
影像质地细腻、均 河流上游,但海
附表3-3 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部)陆地卫星TM假彩色数据土地资源信息提取标志
类型
代号
空间分布位置
作物植被形态影像特征 Fra bibliotek调纹理
备注
水田
主要分布在山区(秦
111
岭)山间河谷窄谷台地 或滩地上(有较好的灌
溉条件)。
分布在丘陵(陕北、安 112 康)河谷窄谷台地或滩
地上(有灌溉条件)。
影像色调较为丰富,呈现 出红、淡红、粉红、鲜红 等颜色。没种植地块呈白 或白灰色。
影像纹理较粗糙, 但地类间色差很明 显。
此类耕地大多数 分部在山间川 内,但水源短缺 。
主要分布在山区(秦岭 沿沟谷陡坡上),坡度 124 一般都大于25度(属于 陡坡挂坡地),应退耕 还林。
玉米、大豆等。
图斑几何形状不规 则,地块较小分 散,地类界线明显 。
影象质底较细腻、 纹理清晰、颜色均 匀。
渠道在宁夏黄灌 区。
几何形状较明显, 呈现出自然形态。
深兰、淡兰和兰白色。
影象质底较细腻、 西北地区以高原
纹理清晰、颜色均 湖泊为主,其它
匀。
湖泊较少。
几何形状较明显, 人工建造痕迹明显 (大坝)。
深兰、兰、淡兰色,但颜 色均匀。
影象质底较细腻, 沿黄河、渭河等
22
(4500米以下),多数 分布山坡和山谷及沙地

高山杜鹃、高山柳 、红柳、柠条、梭 梭等。
高山灌木基本沿等 线,其它地段生长 在低地中,但形状 很不规则。
呈红、鲜红、粉红和暗红 色,因坡向、地段、土壤 、水分等原因,色差较大 。
影像纹理细腻清 多数分布在山地
晰,在同一色调中 里其它地段较少
差异不大。
影像色调以红、淡红、鲜 红、淡篮为主。未种植时 影像呈现出灰或灰白色。
实地测算坡度多
影像纹理较粗糙。
数大于25度,分 布在秦岭山谷坡
上。
主要分布在高山(海拔
4000米以下)或中山坡
有林地
21
地、谷地两坡、山顶、 平原等。在青海南山、
祁连山、六盘山及秦岭
均有。
影像上可以看出乔
青海云杉、松、杨 、柳、沙枣、梧桐 等。
影像质地较粗糙, 纹理不均匀。
脚土层较厚处开 垦。青海西部地 块较大,其它区
较小。
旱地
主要分布在丘陵区(陕 、甘、宁、青均有)。 122 一般状况下地块分布在 丘陵的缓坡以及墚、卯 之上。
主要分布在盆地山前带 、河流冲积、洪积或湖 123 积平原(水源短缺灌溉 条件较差)。
几何特征属于不规 影像色调呈现出红、淡红
小麦、玉米、高粮 则,地块较大、连 、粉红、灰白及白色。因
、谷子等。
片,界限明显并局 种植期或干旱有些地块呈
部有条状形态。 白或白灰色。
影像纹理粗糙,不 同地区不同地段地 类间色差大。
这类耕地多以墚 卯地、梯田为 主,缺水少雨 (靠天吃饭)。
小麦、玉米、高粮 、谷子、糜子大豆 、油菜、土豆
影像的几何特征规 则,地块大排列整 齐,地类界线明显 。
主要分布在相对较低易
盐碱地
63
积水及干湖泊及湖泊边 沿。民勤碱碱湖及青海
湖边等。
未利用
主要分布在相对较低易
土地 沼泽地 64 积水地段。格尔木北及
宁夏沙湖周围。
主要分布在较干旱地区
裸土地
65
(山间陡坡、丘陵、戈 壁)。定西等地墚、卯
地均有分布。
裸岩
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山 区(风大、少雨)。格 66 尔木东及河西走廊两山 。
木林的生长主要受 地形、海拔、水分 、土壤限制。形状 不太规则,但与其 他地类间边界滑润
影像色调暗红(阔叶林) 、鲜红(针叶林或幼林) 。红色越深,受坡度、水 分条件影响越大。
清晰。
从单一林种来看色 调较均匀,影像纹 理都很细腻.
山区基本沿等高 线分布较有规 律,其它无规律 。
林地
灌木 林地
主要分布在较高的山区
(黄土丘陵上和沙地边缘) 爪爪、骆驼刺、鸡 在丘陵及土层薄易 一般生长在相对较干旱的

爪芦苇
积水地段。
地段。
影象质底较细纹理 清晰,地类间颜色 差别较大。
多以旱生植被和 盐碱植被为主。
水域
河渠
湖泊
水库、 坑塘
冰川 积 雪
主要分布在平原、川间
41
耕地及山间沟谷。黄河 、渭河、黑河、美丽渠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及其 它地区的山间低地和沙 42 丘间低地内。青海湖、 茶卡湖和沙湖等。
色调均匀。
边有许多鱼塘。
它的几何特征沿等 高线。
影象呈现白色。
影象质底较细腻, 此类主要分布在
色调均一。
青海和甘肃。
在不同地区河滩
呈现不规则的条带 影象颜色呈现灰、灰白及
或片状。
白色。
影象颜色较均匀。
本底也不同(沙 质、砾质、壤
质)。
几何特征明显,形 状多样,边界清晰 影响为灰、灰白、白色。 。
影象纹理较粗糙、 因城市较多不全
匀。
拔在2000米以下

以水稻、小麦、玉 米、胡麻、油菜为 主
以条带状分布,地 块较小。
有作物生长的地块呈现出 暗红、红、鲜红、淡篮, 无作物生长呈现灰白色。
影像质地较细,但 颜色有较大差异。
由于不同作物间 种植和生长期不 同而形成的。
由于自然条件较好(海拔
水稻(一年一季, 以块状分布,地类 低、水系发达、光照及热
影象呈深灰和白色。
影象质地纹理较细 但不规则
此类主要分布在 海拔较高的山区 。
其它
主要分布在4000米以 上,冻融形成的裸露岩 67 石。昆仑山、唐古拉山 、祁连山等。
几何特征明显,边 界明显。
呈灰黄、灰和灰白色。
影象质地较细。
青海有很多沙爬 山的景观。
几何特征不明显, 边界清晰。
影象呈灰和灰白色。
影象质地纹理较细 。
地类块较大。
几何特征不明显, 影象呈红、灰、灰白、白 影象质地较细,颜 红色是积水处有
及沟谷台地。
主要分布在绿洲、耕地
城乡居 民点和 农村居 工矿用 民用地
52
及路边(在黄土地区的 塬面、坡上都有。芦草 沟、山根村、水车湾村


一般分布在城镇和交通
工交建
较发达的地区。汝笈沟
设用地 53 煤矿、兰化、兰州炼油
厂等。
几何形状明显,河 弯曲不定,支干渠 相对较直。
影象呈现深兰色、兰色或 淡兰色。

草地
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
疏林地
23
、平原及沙地、戈壁 (壤质、沙砾质)边缘

杨、柳、红柳、槐 、沙枣、沙拐枣、 沙柳等
一般生长在丘陵坡 、绿洲边缘及沙 地,地块较小,分 布比较分散。
影像呈红、鲜红、粉红色 。以小块状或星点状分布 。
影像纹理较细,但 在相同色系中差异 较大。
一般生长在自然 环境较差地区。
西北地区此类草 地大多分布在海 拔2500米以上。
苦豆子、骆驼刺、 大针茅等
形态不规则,基本 生长在土层较厚易 积水地段。
颜色以红、淡红、粉红为 主色调。一般生长在相对 缺水的地段。
影象质底较细腻、 颜色均一,不同地 类间色差较明显。
以旱生植被为主 。
低覆盖 度草地
33
主要生长在较干燥地方 骆驼刺、红砂、盐 形态不规则,生长 以粉红、淡红为主色调,
其它 林地
高覆盖 度草地
中覆盖 度草地
主要分布在绿洲田埂, 24 河边、路边及农村居民
点周围。
一般分布在山区(缓
31
坡)、丘陵(陡坡)及 河间滩地、戈壁、沙地
丘间等。
主要分布在较干燥地方 32 (隔壁低洼地和沙地丘
间地等)。
杨、柳、梧桐及各 种果树。
大多数以线状、格 状、点状和片状分 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