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原检查法
不合格
复试5只动物中体温升高> 0.6℃的动物超过1只;或合 并初始、复试8只动物体温
升高总和>3.5℃
合并初试、复试8只动物, 体温升高超过0.5℃的动物 数>3只,体温升高总数>
3.3℃
英国药 加试3只动物, 典 最多加试三组, 合并初试共12 只动物
6只体温升高总和≤2.80℃ 9只体温升高总和≤4.45℃ 12只体温升高总和≤6.60℃
了研究。
2010版欧洲药典已收录了5种新体外热原检测方法: ① 人新鲜全血—IL-1β法 ② 人新鲜全血—IL-6法 ③ 人冻存全血—IL-1β法 ④ MM6细胞—IL-6法 ⑤ PBMC细胞—IL-6法
新方法优点
① 不使用动物进行体内实验 ② 能真实地模拟人体对热原的反应 ③ 能检测非内毒素热原 ④ 能定量或半定量 ⑤ 能被广泛地应用 ⑥ 操作简单可行
英国药 典
1-3天 10ml/kg 10次 体温在38.0-39.8℃之间,
生理盐水 30min/次, (38.5℃) 舍去前2次
个体间体温差≤1℃
注意事项
1. 抓取兔子的正确方法:一手抓持兔颈背部皮毛,一手托起兔臀部。 2. 在热原检查前1~2日,供试用家兔应尽可能处于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实验室和饲养室的温度相差不得大于3℃,在试验全部过程中,应注 意室温变化不得大于3℃。 3. 应避免噪音干扰。 4. 整个试验操作过程应尽量轻柔,避免激惹动物,造成体温大幅波动, 影响结果。 5. 家兔在试验前至少1小时停止给食并置于适宜的装置中,直至试验完毕。 6. 读取体温:一手拿住体温计尾部,使眼与体温计保持同一水平,然后 慢慢地转动体温计 ,从正面看到水银柱时就可读出相应的温度值 , 切记不可用手碰触水银球端 7. 静脉给药前需将供试品温热至38℃(美国药典37±2℃,英国药典 38.5℃),注射要缓慢。
热源的性质
热原除具有很强的致热性外,还具有下列性质: 耐热性:180℃2小时以上或250℃30min以上才能彻底破坏热 原。因此,玻璃制品如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容器和注射时使用的 注射器等,均可用高温破坏热原。 水溶性:热原能溶于水,可用大量无热原注射用水冲洗以除 去热原。 不挥发性: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可随水蒸汽雾滴带入蒸馏水 中,故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时,蒸馏水器应有隔离装置。 滤过性:热原体积极小,直径1~50nm,可通过普通滤器进入滤 液中。 不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热原能被盐酸、硫酸、氢氧化 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所破坏。
热原检查法的定义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 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 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实验耗材去热原
试验用的注射器、针头及 一切和供试品溶液接触的耐高 温器皿,应置烘箱中用250℃加 热30分钟(英国药典200℃1h)
不耐高温器皿可置于30% 双氧水中浸泡4h,再用细菌内 毒素检查用水充分冲洗,60℃ 烘干备用
•
中国药 典
美国药 典
实验步骤
另取5只动物 进行复试,试 验方法同初试
另取5只动物 进行复试,试 验方法初试
合格
复试5只动物中体温升高 ≥0.6℃的动物数不超过1只, 合并初试三只动物,体温升
高总和≤3.5℃
合并初试、复试8只动物, 体温升高超过0.5℃的动物数 ≤3只,或者超过3只,但体
温升高总数≤3.3℃
6只体温升高总和> 4.30℃ 9只体温升高总和> 5.95℃ 12只体温升高总和> 6.60℃
传统热原检测方法的不足
家兔法:
费用高 结果重复性差 使用活体动物实 验
内毒素法:
只能检测细菌内毒素 鲎(hòu)资源日益 匮乏
蓝血的活化石--鲎
鲎(hòu)亦称马蹄蟹。肢口纲
(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海 生节肢动物,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 岸。虽又称马蹄蟹,但不是蟹,而与蝎、 蜘蛛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 鲎 (horseshoe crab)是一类与三叶虫 (现在只 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 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 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 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 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 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 有“活化石”之称。
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
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 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 提取物——“鲎试剂”,可以 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 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 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 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也 使用鲎血研究癌症。但是,对 鲎抽血后,它们就被放生
随着各种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及现 有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热原检测 方法日趋落后,不适应于产品的热 原检测。
热原与细菌内毒素的 区别
热原物质包括了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是众多 热原物质中的一种,也是最主要的一种。
一般来说内毒素是热原,但热原不仅仅包括内毒素。 不是每一种热原都具有脂多糖的结构,但所有已知 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都有热原活性。在药品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GMP)条件下,药品生产的质量控制 一般可以接受的观点是:不存在细菌内毒素意味着 不存在热原。
第三节 热原检查法
热原的定 义
热原(pyrogen)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 热物质。
它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 原及化学热原等。
这里所指的“热原”,主要是指细菌性热原,是某些细菌 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大多数微生物都能产生热原,致热 能力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产物,其次是革兰阳性杆 菌类,革兰阳性球菌则较弱,霉菌、酵母菌、甚至病毒也 能产生热原。它的化学结构是脂多糖和微量蛋白的复合物
新方法原理
外热原
人体(分泌内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
细胞(分泌内 热原)
新方法主要以应用动物来源或人源细胞模拟人体,通过检测内源性热原(主要为细胞 因子,如IL-6、IL-1、TNF-α)在体外进行热原检测。
新方法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新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 际发达国家实验室,包括英国国家生物制品 检定所NIBSC、德国国家疫苗及血清研究所 PEI等,均对新的体外热原检测替代方法开展
热原的危 害
热原反应:热原进入机体后的数分钟至1小时内,突然 发冷、寒战、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烦躁不安等症 状。持续时间约0.5~1小时。寒战消失后,随即高热,但 也有无寒战期而突然高热者。病人体温迅速上升,在 2~4小时体温上升至高峰,一般在39~40℃,严重者高达 41℃以上,病人面色潮红、头痛、恶心、呕吐。严重 者瞻妄、昏迷,甚至死亡。
实验动物的选 择
—
体重
性别
条件
饲养温 试验温
度
度
中国药 >1.7kg 不限,雌 使用7天预养期未见异常 17-25℃
典
兔应无孕 的未试动物,或已试的
符合热原规定的动物。
变化 ≤3℃
美国药 典
≥2.0kg
不限,雌 不使用3天内已试动物, 兔应无孕 不使用热原试验不合格
的动物。
20-23℃ 选定温 度
3.每隔30min按前法测量其体温1次,共测6次。
4.以6次体温中最高的一次减去正常体温,即为该兔体温的升高度数, 当动物升温为负值时,以0℃计算。
初试结果判 断:
合格
复试
中国药 典
美国药 典
三只动物体温升高 均低于0.6℃,且 三只动物体温升高 总和低于1.3℃
三只动物体温升 高均低于0.5℃
三只动物出现体温升高高 于0.6 ℃ ,或者三只动物 体温升高总和高于1.3℃
±3℃
英国药 ≥1.5kg 不限,雌
典
兔应无孕
20-23℃ 变化 ≤3℃
— 时间 给药 测量次数 选择条件
中国药 3-7天
N
典
美国药 7天内 N 典
8次 30min/次
8次 30min/次
8次体温均在38.0-39.6℃ 之间,且最高与最低体 温相差≤0.4℃,个体间
体温差≤1℃
体温不超过39.8℃,个 体间体温差≤1℃
三只动物出现体温升高数 高于0.5℃
不合格
体温升高≥0.6℃的 动物数量超过1只
—
英国药 3只体温升高总
典
和≤1.15℃
1.15℃ <3只体温升高总和 ≤2.65℃
2.80℃ < 6只体温升高总和 ≤4.30℃
4.45℃ < 9只体温升高总和 ≤5.95℃
3只体温升高总和> 2.65℃
复试及结果判 断:
初 试
1.试验前至少1小时停止给食并置于适宜的装置中,使其适应试验环 境,饲养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3℃。
2.每隔30分钟测量体温1次,一般测量2次(英国药典测4次,但前2 次舍去),两次体温之差不得超过0.2℃,以此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 为该兔的正常体温。当日使用的家兔,正常体温应在38.0~39.6℃ 的范围内,且各兔间正常体温之差不得超过1℃。两次体温的平均 值作为兔的正常体温。 2、测定其正常体温后15分钟以内,自耳静 脉缓缓注入规定剂量(10ml/kg)并温热至约38℃的供试品溶液.
新方法国内研究收录新热原检测 方法。 国家药典委员会已经启动了体外热原检 查法的课题.
已开展的研究方法
兔新鲜全血法 鼠新鲜全血法 人新鲜全血法 人冻存全血法 PBMC细胞法
感谢聆听!
第三组:王雅静、吴显婷、郭帅、祁 宇
时间: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