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中知道它是美国的传统民歌,感受其旋律进行的方向,能用自己的方式划出旋律线和分析曲式结构,归纳出歌曲的音乐特色及表现的情感;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美国传统民歌的特色,能根据旋律线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难点:唱好“弱起小节”,“儿化音”及拖拍。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以歌曲《牧场上的家》配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风情图片)
教师语言导入: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去那里感受牧场的风光。
观看后请学生说说观后感。
活动2【讲授】课堂讲授
1节奏练习
(1)3/4 X X | X·X X|X X X|X ——|X —‖
(2)3/4 X ——|X X·X|X ——|X —X X ‖
2学唱旋律
跟唱旋律
注意强调“弱起小节”和“拖拍”。
划旋律线P36
①3/4 5 5 |5 1 2 |3 — 1 7|6 4 4|4 —4 4‖
②3/4 5 ——|4 3· 2 |3 ——‖
课件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指示划出旋律线
根据旋律线分析旋律的进行方式
对比找出相同,相似,不同的乐句
归纳歌曲的曲式结构:aa’ba’
a段旋律优美柔和,节奏平稳舒展,b段以更舒展的节奏展开,略带激情,结尾旋律逐渐回到平稳。
3学唱歌词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感受美丽的牧场风光
在朗读时教师可提示,示范“儿化音”,以便学生在唱歌词时更容易唱准,达到难点化解。
教唱第一段歌词
注意强调,示范“弱起小节”,“拖拍”,“儿化音”。
(3)学生跟琴学唱第二段歌词
个别地方注意纠正,示范,如:“当黄昏过去”,“但是比不上我的牧场”等。
4歌曲演唱处理
全班讨论歌曲在力度,情绪上的处理,并进行演唱。
请个别同学分别用沙锤,三角铁,碰铃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边唱边进行简单的律动。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歌曲《牧场上的家》旋律优美流畅,结构为aa’ba’,为我们描绘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牧场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可爱的家和甜美生活的热爱之情。
它属于美国的乡村音乐,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和甜美的爱情等。
活动4【作业】课堂作业
1复习并背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歌曲创编:
创编歌词
如:我的家在,那有,还有,那儿多么,那儿, 。
(2)以四人为单位,两人伴奏(律动)两人演唱的方式进行歌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