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篇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茉莉花》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茉莉花》
2、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3、了解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茉莉花》
2、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随音乐律动进教室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老师弹的旋律是什么乐曲?(教师弹奏《茉莉花》)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茉莉花长什么样子?今天老师也带
来了一盆茉莉花,你们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味是什么
样的。

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

师: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播
放课件,聆听歌曲)
生:歌曲的情绪是优美的,抒情的,婉转的。

师:对,今天我们学唱的《茉莉花》是一首江苏的民歌,旋律没有
大起大落,表现了江南民歌委婉、柔美的特点。

2、介绍歌曲《茉莉花》
师:同学们,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了这首歌曲,那个时候歌名不叫《茉莉花》,叫做“鲜花调”,它源自于南京,是一首地地道道的
南京小调。

3、学唱旋律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用lu哼唱旋律
(2)视唱曲谱
(3)边视唱边用手划出歌曲的旋律线(上下起伏)
4、学唱歌词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2)讲解歌词,挖掘情感(“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生动的表现出茉莉花的特点)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艺术表现
1、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小组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师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来演唱歌曲,根据旋律的走向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标记,感受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可以使歌曲表现的更加完整。

四、相关文化
师: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
和河北民歌《茉莉花》。

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
特点?(播放两首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师: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河北民歌呢?
教师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旋律高亢
师: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
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

但由于江
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享誉全世界。

意大利著名
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就以江苏民歌《茉莉花》
的旋律为主题再现了神秘而美丽的中国。

在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揭晓
仪式上,由我国著名的乒乓球冠军邓亚萍和影视明星成龙共同揭晓
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时的背景音乐就是《茉莉花》,让我
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师生共同观赏视频
师:同学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后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
背唱这首歌曲吧!
扩展资料
1、作曲家介绍等与本单元教学有关的资料
《茉莉花》是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根据其搜集的六合民歌《鲜花调》加工整理而成的。

这首歌把少女爱花、爱美、惜花、怜花的心情刻
画得惟妙惟肖。

改编后的《茉莉花》在京城一炮打响,并被中国唱
片社灌制成唱片。

从此,《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在华夏大地传开了。

2、音频或视频资料:
(1)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2)北京奥运会会徽揭晓仪式
3、图片资料
茉莉花相关图片
教学评价:
1、能否随琴视唱歌曲《茉莉花》的曲谱,并背唱歌曲。

2、能否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篇三:小学音乐《清晨》
教案
《清晨》教学设计
城南小学王莎莎
第一课时唱歌课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并
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参与更进一步激起心中对
生活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律动、示范、练习等方法,让学生从中
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清晨》,能用轻松、愉悦的情绪,轻巧、
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用活泼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清晨》。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情绪变化,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三段歌词。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课前(问好发声练习)
二、导入
(很高兴和大家一同走进音乐的殿堂,让我们一同走进音乐的殿堂,
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感受音乐《清晨》
(一)清新优美的早晨
1、今天早晨老师一打开窗,一阵微风吹来,你们听(师边
弹边唱出hu和沙沙声)让学生感受,提问:这是什么声音?
这是一个怎样的早晨?(清新优美的早晨)
2、学生跟琴模仿,提示学生注意唱hu时用连贯轻柔的
声音,唱沙沙沙用轻巧短促的声音。

3、老师的手会随着音乐的高低来变化,你们的手会吗?
生随老师跟音乐律动。

(二)开心快乐的早晨
1、那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早晨?(生:开心快乐的早晨)
2、大家注意到老师的手是在乐句的开始还是末尾加上这个拍手的动作?(末尾)
3、让我们再跟着音乐感受一次。

(三)整体感受
1、刚才我们感受了清新优美的早晨和开心快乐的早晨,让我们把这两种情绪整体表现一次。

生随音乐律动。

2、这两种旋律就蕴藏在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歌曲里面,播放歌曲《清晨》,展示歌词。

(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什么)
3、生回答,齐读歌词。

看来人们都非常的热爱生活,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出示歌名,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

四、学习新歌
(一)学唱开心快乐的早晨
1、首先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生跟琴唱
旋律。

讲解间奏由老师来唱。

2、出示歌谱,让学生比较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不同,重点练
唱。

(先唱旋律,再唱歌词)
注意:a、结尾的2和5各唱四拍。

b、用手势引导学生唱准5和2
3、引导生跟琴唱第一二四段歌词。

4、师唱第一段,让生比较和师唱的不同。

(更轻巧,有感情)
5、生加快速度唱一二四段。

6、再轻巧些唱好第四段歌词,表扬学生。

(二)学唱清新优美的早晨
1、第三段在哪里呢?播放第三段录音。

2、师唱旋律,问:跳动怎样?起伏怎样?(生:大。


3、拿出你们的手来,生随老师边做动作边唱这段旋律。

4、这段的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生跟琴重点唱不同的地方。

提示:唱3和唱2手势的不同?(一
高一
低)。

大家也可以用手势来帮忙我们唱歌。

5、这么长的段要用连贯的声音唱好,应该怎样换气呢?师示范,生
感受回答。

6、让我们来完整地唱这段,声音要连贯轻柔,注意换气。

7、跟伴奏唱
(三)全新的清晨
指导生有感情地完整地随伴奏表现清晨。

五、结束
我们之前感受到的风声和沙沙声可以加在哪里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出自:
干货资源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