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08.8.30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选错的不得分,漏选的得2分)1、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αtan 32B .αcot 32C .αtanD .αcot2、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s=4t +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米与秒,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 、4 m/s 与2 m/s 2B 、0与4m /s 2C 、4 m/ s 与4m /s 2D 、 4 m/s 与0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 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4.下列各s —t 图像对实际运动的物体哪些是不可能的:(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都是2kg ,都处于静止状态。
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 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加在A 上,在此瞬间,A 对B 的压力大小为 ( )A .35NB .25NC .15ND .5N6.升降机里,一个小球系于弹簧下端,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cm ,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 ,则升降机的运动状况可能是 ( )A. 以l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 .以4.9 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 以l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 以4.9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ABαAB7、如图所示为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零C.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8 .如图所示,滑块A 在斜向下的拉力F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那么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与拉力F 的合力方向是:( )A .水平向右;B .向下偏右;C .向下偏左;D .竖直向下9.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s 内位移的大小只决定于:( )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B .物体运动初速度C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D .物体运动的末速度10.甲、乙两物质量分别为m 1、m 2,它们分别从h 1、h 2高处同时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均未落地前,以下正确说法是:( )A .它们运动加速度相同(即重力加速度)B .由于不知质量和高度谁大,故不知哪个加速度大C .它们在同一时刻的速度相同D .它们任何时刻的高度差都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10×3=30分)11.升降机天花板上用细线吊着小球,当升降机静止时剪断吊线到球落地经历0.6s 。
若升降机以10m/s 速度匀速上升时剪断吊线到球落地经历时间 s ,此时在升降机里看小球是 运动,在升降机外的地面上看小球是 运动。
若升降机以5m/s 2加速上升时剪断吊线到小球落地经历 s 。
1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的人站在地面上,经过一理想滑轮用细绳将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处缓慢放下,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
13.如上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两站间行驶的速度图象。
两站之间是一段平直的公-2t / s3v /(m ·s -1)1 2 4 2 1 0 -1路,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且BC 段的牵引力为零,已知汽车的质量为4000kg ,则汽车在BC 段所受的阻力是________N ,14.在“测定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
纸带上的A 、B 、C 、D 、E 、F 是记数点(每打五次点取一个记数点)。
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赫兹的低压交流电源上。
已知AB=3.00厘米,BC=4.20厘米,CD=5.40厘米,DE=6.60厘米,EF=7.80厘米。
则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米/秒2,在打点计时器打下B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B = 米/秒。
15.(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甲、乙两个同学分别用两个力F 1和F 2进行实验。
甲同学经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以后得出结论:两个力的合力F 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分力。
乙同学经过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以后得出结论:两个力的合力F 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分力。
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正确吗? 。
如果你认为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结论。
。
三.计算题(50分)16.(10分)一辆汽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10s ,然后以1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10s ,求:(1)汽车在这20s 内的位移是多大? (2)汽车在这20s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汽车在加速的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7.(8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kg 、3kg 的物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B 物体在大小为6N 、方向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运动,A 、B 保持相对静止。
求:A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8.(8分)质量kg m 5.1=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s t 0.2=停在B 点,已知A 、B 两点间的距离m s 0.5=,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0=μ,求恒力F 多大.(2/10s m g =)A B C D E F . . . . . .图甲图乙座 位 号19.(10)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0kg ,m B =20kg ,A 、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 ,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 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 的大小,并画出A 、B 的受力分析图。
取g=10m/s 2,sin37°=0.6,cos37°=0.8。
20、在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为m 0的方木块,如图所示。
两个木块之间又放一个顶角为2 ,质量为m 的等腰楔子,求木块m 0的加速度。
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答题卡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二、填空题11、 12、 13、14、15、 三、计算题 16、 17、F37°BA m 0m 0m 2α18、19、20、20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1、A2、C3、D4、BC5、B6、BD7、B8、D9、C 10、ACD 11、0.6 自由落体 竖起上抛 约0.49 12.(M-m)g 13. 2Х10314 a=1.2m/s 2v b =0.36m/s15.不正确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合力也可以小于或等于分力16、(10分)已知v 0=36km/h=10m/s ,t 1=10s ,a=1m/s 2,t 2=10s 求S 、v 、2v(1)S= v 0t 1+ v 0t 2+22at 21 =2×10×10+210121⨯⨯=250m (3分) (2)25012.5/20S v m s t === (3分) (3)s /m 1521011022at v v 2v v v 00t 02=⨯+⨯=++=+=(4分) 17.解:对A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2/2.1/326s m s m m m F a B A =+=+=(4分) ①A 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 1 ma F =1 (2分) ②N N F 4.22.121=⨯= (1分)方向水平向右。
(1分)18.解析:设物块在力F 和摩擦力f 的共同作用下加速度 为a 1,撤去外力F 后物块的加速速度为a 2 则 F -f=ma 1 (2分) f=μmg=ma 2 (2分) 设撤去外力F 时物块的速速度为v 则 v=a 2t (2分)s a v a v =+221222 (2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F=12N (2分)19、对A 应用平衡条件 Tsin37°=f 1=μN 1 (2分) ① Tcos37°+N 1=m A g (2分) 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N 1=N 6034μg3m A =+ f 1=μN 1=30N ( 2分)对B 用平衡条件:F=f 1+f 2=f 1+μN 2=f 1+μ(N 1+m B g)=2 f 1+μm B g=60+0.5×20×10=160N (2分)20、解析:采用隔离法,分析楔子与方木块的受力,建立动力学方程。
设经时间t ,楔子竖直下降h ,方木块水平移动s ,由几何关系得tan sh=(2分),楔子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h =21a t ;同理方木块水平位移为22211,tan 2a s s a t h a ===则(2分)。
这是楔子与方木块加速度大小之间的联系。
两个方木块对楔子的支持力为N ,楔子受重力为mg12sin mg N ma α-=;解得楔子下落加速度为12sin N a g mα=-(4分) 方木块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水平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02'cos 'N m a N N α==所以方木块水平加速度为:20cos N a m α=因为210cos sin tan ,()tan N N a a g m mαααα=⋅=-所以0200220tan (2)(2tan )cos tan (2)2tan m mg m m mg m a m m ααααα⋅+⋅=+解得N=分则木块的加速度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