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听课范文幼儿园音乐公开课听课评语写在听完XX两位老师的说课,颇有些感受。
首先说说第一堂课,刚开始听了大半天也没搞懂老师这堂课究竟要上什么,上课准备还算充分,各方面安排还算合理,但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老师的上课主题不够突出,太杂,太乱,一下子数字数数,一下子用量词,一下子要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之内的,再就是上课纪律不好。
我认为老师上课管理纪律的方式很多种,如果上课这样说:“看哪位小朋友接受到老师的魔法了喔?“课堂上如果出现太多次这句话要求小朋友坐好,认真听讲,我觉得不妥,老师上的这堂课也许正就是多之整合教材的特点,多方面的知识容于这一堂课,但是我不太认同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课! 再说说第二堂课,配班老师一副小熊的扮相那神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小朋友的眼球,引起幼儿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参与小鸟、松鼠的身份和小熊对话,从而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的语言环境。
再就是让幼儿看图谱,念儿歌,真的很新颖,能够使幼儿可以轻松地学会儿歌,而且让他们觉得好玩又有趣,又可以加深对文字符号的印象。
如果主班老师表情再丰富点,我相信这堂课会更生动,配班老师表现很活泼哟!总而言之,她们都很不错,向她们学习吧!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2)教学过程。
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4)学生活动情况;(5)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
包括:(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3)课堂结构设计;(4)教学方法的选择;(5)教学手段的运用;(6)教学基本功;(7)教学思想;(8)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 ___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
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
甚至相当 ___,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
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大的。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略)三、课堂听课评价课堂听课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几方面阐明这节课的得失,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依据,要体现这节课的“质”,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选择比较有意义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点评。
评价还要从建议的角度,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进做法。
幼儿园听课记录公园路幼儿园中一班社会姚燕蔚活动名称:动物出租公司活动目标:1.理解“动物出租公司”是出租动物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并体验“出租公司”给别人带来了方便和快乐的情感。
2.在看看,讲讲,议议的过程中,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
活动过程:开始:一.导入今天,森林里开了一家出租公司基本:二.老师提问三.出示图标四.出示图标小女孩师:谁来了?——小女孩。
五.出示图标老爷爷师:又来了个老爷爷,他想找个动物陪陪他,谁可以呢?——袋鼠。
小狗跟他一起玩。
六.出示图标妈妈师:妈妈买了这么多的东西,谁可以帮她运会去?——袋鼠,可以跳,它的袋子可以的。
七.招聘动物请小朋友扮演动物,看看他能不能被聘用。
师: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活动评价: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刚开始幼儿还是没能理解“出租公司”的意思,我认为目标还是没有达到。
整个过程很清晰,一层一层连续下去,还让幼儿大胆地表演,这一点蛮好的,让幼儿学会了观察。
一、童化自己,拉进与孩子的距离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那么孩子和老师之间就必须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师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交流和沟通。
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觉得老师亲切的象孩子们的好朋友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二、创设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讲述故事,引发兴趣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
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
因此,在教学中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
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2、教师范唱,感染幼儿的激情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
范唱可一次,也可两次,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边弹边唱,让幼儿根据歌曲演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歌曲中的有趣画面;也可以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抒情叙事歌曲的温馨情境-这样,使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3、教师教唱,提高幼儿歌唱能力技巧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尚未具备一定的视唱的能力,不能独立处理关于音准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来学唱歌曲。
在教学中,多采用录音带。
在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础上,通过三个步骤来帮助幼儿进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儿耳听录音,感受歌曲的意境;第二步,要求幼儿随录音进行轻声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儿跟随录音,反复进行歌唱练习,直至幼儿能够基本跟上录音的速度为止。
4、借助律动,抒发幼儿的情感律动,是一种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动作,随着旋律的发展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
由于孩子们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而律动正好符合他们这一年龄特点,因此也就成为他们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讲述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
在教学中,我一般这样引导幼儿:1、通过讲解、了解音乐。
幼儿对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较深刻的,给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一定应尽量使幼儿对音乐产生一种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这个过程应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想象活跃,情感上也有所触动。
要求幼儿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教师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在脑中展现出美丽画面,使幼儿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2、通过动作,表现音乐。
要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情节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3、通过图画,展现音乐。
孩子们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运用画笔、大胆想象,在纸上把关于乐曲描绘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这一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总之,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拓展资料:关于幼儿园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
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
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
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参考资料:幼儿园听课记录活动名称:花手套班级:小班活动领域:美术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滚画2、对色彩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3、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活动过程:准备:硬纸板盒子,盒子里放上一张画有手套样的纸,颜料三组,每组的颜色为红黄、蓝绿、黄,汤勺若干,弹珠若干教师行为幼儿状况一、引入主题1、娃娃家里的宝宝们没有手套啊!我们把盒子手套送给他们怎么样?二、引导滚画1、请小弹珠到盒子里来玩一玩2、怎么请弹珠的?用勺子,请后勺子放回盒子家里。
(幼儿常规引导)3、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滚弹珠(左右滚一滚,前后滚一滚,绕个圈儿滚一滚)4、请小朋友一起来滚画三、引导幼儿用弹珠和颜料一起来滚画1、请弹珠休息一下吧2、我们怎么把颜料也请到盒子里来玩一玩呢?(引导幼儿讨论)3、用勺子请弹珠到颜料里去洗个澡,请完后勺子放回哪里?4、请小朋友帮老师念儿歌,老师来滚画四、小朋友操作,教师帮助念儿歌五、引导幼儿讨论1、现在手套宝宝上有什么了?2、它怎么样?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滚画1、可以在去请一次颜料,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可以选两颗。
2、现在看看你的手套变怎么样了七、活动的结束我们去请太阳公公帮忙A、太大了(怎么办,老师没有作回应)B、没有颜色弹珠滚出后怎么办要加以引导有线宝宝A、像绳子B、像马路C、像树根变五颜六色的了评价:一、这是一个小肌肉运动的训练,操作后有幼儿的交流。
二、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动中应该让孩子玩透,不需要示范可以这样来引导幼儿:“你怎么来让弹珠玩”孩子先进行操作,“玩一玩,发现什么了”围在孩子身边引导,不需要再让孩子坐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