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专项安全方案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营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抚松至松江河段施工招标文件;2、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营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第12合同段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7、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8、总监办和监理处下发的相关文件二. 工程概况本标段起讫桩号为K295+300~K319+225,路线全长23.93 Km,大中桥6座,小桥2座,涵洞86道,通道7座,天桥6座,互通立体交叉2处,收费站3处。
其中为预应力钢筋砼简支转连续箱梁的结构物的工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结构物工程一览表(一)施工用地、交通运输情况1.施工用地:用推土机将场地平整、接通电力线路,搞好施工用水、架设施工便桥。
①在施工桥墩的时候开始平整现浇支架的搭设场地,浇筑20cm 厚水稳碎石调平地基。
②钢筋制作加工棚设置在桥梁空地上,场地全部硬化,材料分类堆放,并用隔墙隔开。
2.交通运输主要以陆路运输为主,充分利用现有省道和地方道路,并对场外原有道路、进行拓宽整修。
(三)水、电、通讯安排1.水:可就近修建抽水泵房抽水,或地下打井抽水,工地内建设水塔储水;生活用水可接山间泉水或打井取地下水。
2.电:通过与当地电力部门和有关主管单位申请安装施工用变压器,满足施工用电;为了确保施工用电提供,在用电紧张时段拉闸调电,还配备必要的自备发电机。
3、通讯:已与当地通讯部门联系解决。
三、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方法简介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二)、满堂支架搭设、验算及预压2.1 满堂支架基础处理搭设支架前,为保证支架下地基稳定,必须对既有地基进行处理,尽量减少预压过程中支架沉降量。
在连续梁支架安装前,先将原地面浮土、淤泥清除,换填填风化砂压实,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
地基处理后,铺设5cm厚M15砂浆垫层,其上设置10cm的砼垫块,再安装支架。
在地面硬化以后,应该加强箱梁施工场地内的排水工作,严禁在施工场地内形成积水,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支架失稳,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
2.2 材料选用和质量要求钢管规格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且有产品合格证。
钢管的端部切口应平整,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绣蚀的钢管。
扣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支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选用,且与钢管管径相配套的可锻铸铁扣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扣件。
新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支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锈蚀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3 支架安装平面测量:首先测设出桥梁各跨的纵轴线和桥墩横轴线,放出设计箱梁中心线。
按支架平面布置图及梁底标高测设支架高度,搭设支架,采用测设四角点标高,拉线法调节支架顶托。
支架底模铺设后,测放箱梁底模中心及底模边角位置和梁体横断面定位。
底模标高=设计梁底+支架的变位+(±前期施工误差的调整量),来控制底模立模。
底模标高和线形调整结束,经监理检查合格后,立侧模和翼板底模,测设翼板的平面位置和模底标高(底模立模标高计算及确定方式类同箱梁底板)。
2.4 现场搭设要求1)在硬化处理后的地基上弹线,按设计的构架尺寸定出脚手架立杆位置,并在需设立杆的垫层面铺枕木,宜顺架体纵向铺设。
2)搭设随主体墩身施工后进行,从桥墩(台)一端开始搭设。
立好立杆后,及时设置扫地杆和第一步大小横杆,扫地杆距地面25厘米,脚手架未交圈前应随搭设随设置抛撑作临时固定。
3)架体与主体结构拉结牢靠后,随着架体升高,剪刀撑应同步设置。
横向、纵向剪刀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通过扣件与碗扣架的立杆相连,当支架高度在10m以上时,每隔一排立杆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每跨设置2道纵向剪刀撑;10m以下每隔二排立杆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每跨设置2道纵向剪刀撑。
4)安全网在剪刀撑等设置完毕后设置。
5)为了便于拆除桥台与墩顶处的模板,可在支座安装完成后,在支座四周铺设一层泡沫塑料,顶面标高比支座上平面高出2~3mm。
在拆除底模板时将墩顶处的泡沫塑料剔除,施工时严禁用气焊方法剔除泡沫以免伤及支座。
2.5 技术要求2.5.1相邻立杆接头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邻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2.5.2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宜大于15厘米;2.5.3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2.5.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2.5.5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1/300;2.5.6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连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2.5.7安全网应满挂在外排杆件内侧大横杆下方,用26#铁丝把网眼与杆件绑牢。
2.5.8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5.8.1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2.5.8.2 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50KN•M;2.5.9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三、支架稳定性验算箱梁横断面面积SS1=(0.4+0.4+0.2*2)*0.15/2=0.09 m2S2=(0.35+0.4)*0.4=0.3 m2S3=(0.35+0.4+0.4)*(1.4-0.4)/2=0.575 m2S4=(8.5-2.3-0.35-0.4)*0.22=1.199 m2S5=0.2*0.15/2=0.015 m2S6=0.45*0.15/2=0.034 m2S7=(8.5-2.3-0.35-0.4)*0.25=1.363 m2S8=(0.4+0.4+0.45*2)*0.15/2=0.128 m2S9=(1.4-0.4-0.37)*0.4=0.252 m2S= (S1+S2+S3+S4+S5+S6+S7+S8+S9)×2=7.912 m23)非墩台盖梁处腕扣式支架杆件验算:支架布置以90×120cm 布置考虑,钢筋砼重量以26KN/m3:a)钢筋砼自重:N1=(7.912*1*26)/12.3=16.72KN/m2b)模板自重:0.5KN/m2c)砼振捣产生的荷载:2.0KN/m2d)施工人员及施工机具、材料运输荷载:0.5KN/m2e)支架自重:0.05 KN/根单根钢管设计轴向力:荷载组合:(1)施工恒载:N恒=(16.72+0.5)*0.9*1.2+0.05=18.648(KN/根)(2)活荷载:N活=(2+0.5)*0.9*1.2=2.7(KN/根)轴向力:N=1.2 N恒+ 1.4N活=1.2*18.648+1.4*2.7=23.628(KN/根)钢管支架的稳定性检算:立杆的自由计算长度l0=步距+2a=60+2*30=120cm(a为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取30cm);单根钢管的截面面积A=4.89cm2;回转半径i=1.58cm由于λ=l0/i=120/1.58=76,查表得折减系数φ=0.744N/(φ*A)=23628/(0.744*489)=64.94Mpa<f= 205 Mpa(Q235 钢管容许应力为205Mpa)根据以上计算可知,钢管立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安全系数205/64.94=3.15710cm*10cm木方挠度计算(支架顶托上使用的横梁):纵向木楞采用6×9cm方木,材质为松木,弹性模量E=10000(N/m ㎡)截面惯性距:I=1/6(bh)3=1/6*10*(10)3=1667cm4跨中挠度:fmax=1.3*10-2*Ql3/EI=1.3*10-2*2.3628*103*783/(1.0*105*1667)=0.09cm<L/400=0.195cm结论:10cm*10cm木方在组合荷载作用下满足结构要求。
碗扣结点压密非弹性变形:每个碗扣压密变形按1mm计算,支撑变形为3×1mm=3mm早拆承托顶木方之间非弹性压缩变形2mm,承托与木方之间变形2mm,支架底部与支撑枕木之间变形为2mm支架基础变形5mm,支架沉降变形总计为13mm。
四、满堂支架预压采取分孔预压方案,在底板上采用沙袋预压,预压重量为梁体自重的100%,按梁体荷载布置配重,第一、第二次各压总重的30%,第三次压总重的40%。
每次压重后的第一天每2小时进行观测一次,以后每天观测2次,直至日沉降小于2mm再加压。
全部加压沉降值稳定后,即可卸载。
观测时要注意地基的变化,综合观测结果,算出沉降值及弹性恢复值。
根据预压结果,调试底板标高。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每2米布置一排,每排4个点。
在加载50%和100%后均要复测各控制点标高,加载100%预压荷载并持荷24小时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如果加载100%后所测数据与持荷24小时后所测数据变化很小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卸载,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压。
支架日沉降量不得大于2.0毫米(不含测量误差),一般梁跨预压时间为三天。
卸压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
即:弹性变形=卸载后底模高程-沉降稳定时高程塑性变形=加载前底模高程-卸载后底模高程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
预压完成,预压荷载拆除之后,在钢筋安装之前,应重新调整底模标高,此时底模标高应为梁底设计标高+支架弹性变形。
预压后底模标高通过支架早拆承托的调节螺栓进行调整。
四、安全技术措施一)支架安全要求1.1 支架使用规定1.1.1 严禁在架上戏闹或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1.1.2 严禁攀援支架上下,发现异常情况时,架上人员应立即撤离;1.1.3 支架上垃圾应及时清除,以减轻自重并防止坠物伤人。
1.2 拆除规定1.2.1 拆除顺序:护栏→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件;1.2.2 拆除前应先清除支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1.2.3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1.2.4 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1.2.5 拆下的杆件应以安全方式吊走或运出,严禁向下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