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排水监理细则最新版

给排水监理细则最新版

编号:BGJL/HAA1081/XZ-06给排水监理实施细则工程名称:上海市电科所EMC试验室改造工程建设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监理单位:上海宝钢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编制人:杨瑞卿审核人:上海市电科所EMC试验室改造项目监理组2010年6月建筑给排水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上海电科所EMC实验室改造工程2、工程概况:上海电科所EMC实验室改造工程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北临武宁路,西北侧为中宁路。

项目为多层实验楼,地上总建筑面积3498M2,,建筑基地面积为960M2,,地上四层,底层包含部分地下设备基坑,建筑总高度23.75M.。

由于EMC 实验室内一、二层有电波暗室、屏蔽室;三、四层有贵重电子产品,因此本实验室消防系统只做气体灭火系统。

上海电科所EMC实验室改造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系统。

3、工程特点:1)由于EMC 实验室室内均为进口检测设备,因此室内不设消火栓系统,只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厂区内150米范围内有三个消火栓可以保护EMC实验室,无室外消防管网。

2)、实验楼内设置有水泵房提供670人生活用水量,总用水量为33.5M3/天。

3)、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流三立管排水方式,底层单独排放,设置专用通气管。

一层实验室排水可直接市政排水管网;雨水采用内排方式,直排至室外检查井;暗室基坑排水采用压力排水,由潜水泵排出。

4)、该工程根据现场特点及有关消防规定,将1F—4F的防护区共划分为8个独立的保护区,才有管网全淹没组合分配型自动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系统储备9台120L药剂瓶,每瓶充装量为106Kg,充装率886.94Kg/M3 。

钢瓶间设置在4楼储瓶间,设置一台多区灭火控制器进行控制。

并于每层适当位置设2具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器,B类。

本系统具有自动、电气手动和机械应急手动三种控制方式。

二、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的依据1、建设监理委托合同和施工合同。

2、施工设计图纸和说明,有关文件、资料等。

3、国家及地方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4、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5、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9、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10、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三、监理工作目标目标值:合同约定合格。

四、监理工作流程:五、监理过程控制的方法及措施5.1、质量的事前控制5.1.1、熟悉掌握质量控制的规范标准、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

5.1.2、参加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5.1.3、审核承包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

5.1.4、审核进场工程材料、半成品材料、构件材质合格证明及必要的复验报告;审核试验检测报告。

5.1.5、审核施工有关的人员专业上岗证件及主要仪表、仪器、量具等检定合格证及有效使用期。

5.1.6、在土建主体结构施工时,及时检查并签认隐蔽工程验收单。

5.1.7、对进场的设备与业主、施工单位一同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书面手续。

5.2、质量的事中控制5.2.1、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

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5.2.2、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在穿墙处作成方形补偿水平安装。

5.2.3、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5.2.4、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位置正确,埋设应平稳牢固。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2.5、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5.2.6、钢管、塑料管、复合管管道支架最大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5.2.7、管道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安放双垫或偏垫。

5.2.8、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突出螺丝的长度不应大与直径的1/2。

5.2.9、螺纹连接管道安装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2-3扣的外露螺纹。

并做防腐处理。

5.2.10、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或者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5.2.11、室内给水系统安装5.2.11.1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

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5.2.11.2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管径大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二次镀锌。

5.2.12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5.2.12.1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5.2.12.2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

5.2.12.3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5.2.13给水设备安装5.2.13.1水泵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5.2.13.2水泵试运转的轴承温升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5.2.13.3水箱支架或底座安装,其尺寸其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埋设应平整牢固。

5.2.13.4室内给水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2.14室内排水系统安装5.2.14.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底于低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低层地面高度。

5.2.14.2生活污水、废水管道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5.2.14.3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

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米。

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5.2.14.4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

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5.2.14.5生活污水管道口按设计或规范规定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5.2.14.6排水塑料管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

5.2.14.7室内排水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2.14.8雨水斗管的连接应固定在屋面承重结构上。

雨水斗边缘与屋面相连处应严密不漏。

连接管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2.14.9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之管上部雨水斗。

5.2.15卫生器具安装5.2.15.1卫生器具的安装应采用预埋螺栓或膨胀安装固定。

5.2.15.2卫生器具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2.15.3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装应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

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5.2.15.4卫生器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试验。

满水后各连接件不渗漏;通水试验排水畅通。

5.2.15.5卫生器具的支、托架必须防腐良好,安装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紧密、平稳。

5.2.15.6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完好无损伤,接口严密,启闭部分灵活。

5.2.15.7与排水横管连接的各卫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均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与楼板的接合部位应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渗、漏措施。

5.2.15.8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应紧密不漏,其固定支架管卡等支撑位置应正确、牢固,与管道的接触应平稳。

5.2.15.9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5.2.15.10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管径和坡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2.16气体灭火系统5.2.16.1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喷嘴和阀驱动装置等系统组件应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灭火剂输送管道及管道附件具有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

5.2.16.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对灭火剂储存容器、各种阀、喷嘴和驱动装置等系统组件进行外观检查,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损伤;组件外露非机械加工表面保护涂层完好;外露接口均设有防护堵、盖,且封闭良好,接口罗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

5.2.16.3同一防护区的灭火剂贮存容器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mm。

启动驱动装置的气体贮存容器规格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0毫米。

5.2.16.4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前应检查贮存容器内的充装量与充装压力。

5.2.16.5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前应对选择阀、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和驱动装置中的气体单向阀逐个进行水压强度实验和气压严密性实验,实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和设计工作压力。

5.2.16.6气压严密性实验应在水压强度实验后进行。

加压介质可为空气和氮气。

5.2.16.7贮存容器的操作面距离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贮存容器上的压力表应朝向操作面,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

5.2.16.8贮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5.2.16.9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宜采用焊接方法制作。

焊接前,每个开口均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作。

采用钢管制作的集流管应在焊接后进行内外镀锌处理。

5.2.16.10集流管安装前应清洗内腔并封闭进出口。

集流管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

5.2.16.11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应横平竖直。

平行管道或交叉管道之间的间距应保持一致;管道应采用支架固定。

管道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0.6M 。

5.2.16.12平行管道宜采用管夹固定。

管架的间距不宜大于0.6M,转弯处应增设一个管夹。

5.2.16.13灭火剂输送管道末端喷嘴处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500mm.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主干管,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方晃支架。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

5.2.16.14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或气压严密性实验前,应进行吹扫。

管道吹扫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

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M/s,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暂无出现。

5.2.16.15安装在吊顶下的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管端罗纹不应露出吊顶;安装在吊顶下的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装饰罩应紧贴吊顶。

5.2.16.16气体灭火系统的调试,应对每个防护区进行模拟喷气试验和备用灭火剂贮存容器切换操作试验。

5.2.16.17模拟喷气试验宜采用自动控制。

试验气体能喷入被试防护区,且应能从被试防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有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5.3、质量的事后控制5.3.1、参与工程交接及对有关资料进行签证。

5.3.2、督促施工单位整理施工资料,审核质量控制资料。

5.3.3、收集整理监理资料,编写给排水、消防、燃气工程评估报告;并协助业主备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