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12首古诗词复习知识讲解

八年级下册12首古诗词复习知识讲解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请简要分析。
答案:1、见课本62页
2、(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 《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 征?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请简要分析。
2、(1)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 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 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 着专一。
(3)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 的霜露十分协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 感人。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 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 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蒸” 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 湖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 为有力。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恣意汪洋 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 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3、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同学们随录音把诗经四首(课本61、62、73页) 读一遍,并一边理解课文及注释、翻译。重点标注 遗忘的知识点。
1.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①将红色易错字写两遍②解释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划线字词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送别 诗中的千古名句?
答案
1、“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接在一 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 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做铺垫)。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送 别诗中的千古名句? 这两句道出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 隔的思想,一扫离别诗情感悲伤、基调低沉的特 点,格调昂扬乐观,给人以安慰和鼓励。
3、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希望能得到张丞 相的帮助和引荐的思想感情。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答案:
1、参见课本61页
2、比兴、重章叠句。
3、“悠”的意思是忧思的样子。连用两个 “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 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2.蒹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①将红色易错字写两遍②解释划线字词
2、(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 《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 征?
八年级下册12首古诗词复习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 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中期到春秋中叶约500 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按照风雅颂三类编辑。
风: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大雅小雅。
颂: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参见63 页方框)
3.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根据课本73的注释,理解本诗意思。 (2)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展现了受奴役者的非 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4.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tao兮达ta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会写、理解标注出来的字词 (2)理解大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她思念恋人, 那青绿的衣襟、佩玉的绶带让她沉醉。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爱深责 切,两句强烈反问。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个人徘徊城头,望穿秋水。
答案:
•1.送别,乐观/豁达/开朗/积极都可。
•2. 我同意。诗的第二句说“送君不觉有离 伤”, 写自己送朋友离开,也不觉得悲伤, 因此看似无情,但诗人接着说“青山一道同云 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肯定,一句反诘, 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这两句既对朋友表示宽慰,又将深挚不渝的友 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更显体贴 与深情。
对比阅读
王昌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从题材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____诗,与其 他同类作品相比,我们看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襟 怀,那是一种_______的心态。 2.后人评价王昌龄的这首诗“道是无情却有情”, 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为_______ 和_______ ,在情感特 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 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