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拾贝壳教案

1.拾贝壳教案

1、拾贝壳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拾贝壳特呢扇瞧离摸”9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正确认读。

能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这几个生字。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文中几句描写贝壳的句子,并能用几句话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3、通过学习激发向往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拓展目标:说一说写一写我回到家给小朋友讲海滩上的故事。

教学重点、1、识记9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9个字。

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背诵课文的第4、5小节,并学着用1~2句话试着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联系生活、感受语言美;并能运用文本语句写写海滩上的故事。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式贝壳。

预习设计:1、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一读二听三模仿)2、学生字,标拼音划词语读。

(部首几笔加音序)3、看练习,想一想,做一做。

4、查找课外描写贝壳的句子一到二句,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5节,学习文中的生字拾贝壳彩腰扇逗,积累文中的语句,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拾贝壳的乐趣。

一、导入新课1、师: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学生说话交流)2、师:海滩上有清凉的海风、金黄的沙子、数不清的海鸥还有很多很多美丽的贝壳。

今天有一个小朋友要带我们去欣赏一下海边的贝壳,如果你喜欢的话,还可以拾到美丽的贝壳呢!大家愿意去吗?那么下面我们就立即出发,一起去海边拾贝壳。

3、出示课题《拾贝壳》谁来读一读?(1)学习生字:“拾”整体认读翘舌音,(个别读——齐读)“拾”是什么意思呀?(做动作)“拣”,他们是对近义词,板书记笔记。

(注意孩子学会记笔记)教师板演“拾”字,边书写,边说写字规则:“提手旁”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学生学习写拾。

(2)学习生字:贝:bei 部首法查:贝音序查:B ,一种软体动物。

壳:ke 上中下结构认识士字头组词:贝壳脑壳子弹壳鸡蛋壳(你知道还有哪些壳?)贝壳的家在大海,它是大海妈妈的孩子。

(3)再读课题,说说到海边拣贝壳心情会怎样?你能把下面的句子读出快乐的心情吧!退潮了!退潮了!我们一大群孩子喊着,笑着,跑着,跳着,来到海边拾贝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在海边拾贝壳是怎样一个快乐的场景呀?小作者又拣到哪些贝壳?让我们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分小节朗读课文。

要求:读的人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听的人要认真倾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思考、填空:(),一大群孩子在()拾贝壳。

他们拾到()的壳,像();拾到了()的壳,像();拾到了()的壳,像();他们把贝壳装满()盛满(),回到家讲给()。

说明:此练习设计是对课文的整体了解。

4、交流,并学习生字:扇:多音字 shan 表示事物的名称读第四声,如扇子扇贝Shan 表示动作读第一声,如扇风开火车读准:扇子扇贝扇风逗:半包围结构,逗人喜爱(非常讨人喜欢,也可以说:积累惹人喜爱讨人喜欢说明:随时记下课文的重点知识,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三、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新词:拾贝壳收拾拣球扇贝扇风脑壳逗人喜爱讨人喜欢说明:生字的复现率多,便于学生巩固掌握四、研读课文3——5节(一)学习第三节1、小作者在海边看到了什么呢?出示句子:海滩上,银光闪闪。

许许多多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挤在一起晒太阳。

我们弯下腰,拾起美丽的贝壳。

2、各自朗读句子,说说读懂了什么?估计学生交流:我从“挤”这个字可以看出沙滩上卵石和贝壳很多很多。

我从“银光闪闪”这个词可以看出退潮后沙滩上卵石、贝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很美丽。

(你能读出他们的美吗?)3、指导朗读4、想象:沙滩上,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挤在一起,躺在软软的沙滩上,吹着清凉的海风,看着蔚蓝的大海,耳边听着细浪的絮语和小鸟们的歌声,身上晒着暖暖的太阳,他们高兴地谈起了话,如果你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贝壳或卵石,你会说什么?句式:沙滩上,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挤在一起,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

说明:通过老师的过渡语帮助学生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感受大自然的美。

5、再朗读第三节过度:看着沙滩上这么多的贝壳,我们迫不及待拾起贝壳,看我们拾到的贝壳多美呀!(二)、学习第四、五节1、出示两节:看,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说不定是海妈妈特意留下来,给我们扇风用的呢!瞧,一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这一定是海妈妈留给我们吹号用的呢!2、各自朗读,读出美感,体会贝壳的美丽。

(要求读正确)3、观察扇贝的壳的图片,体会贝壳的美丽,再指名朗读第四节。

①指名读(读出美)②男女生比赛读句。

句子中的“特意”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请用上“特意”说一句话。

学习生字特指导书写特别特地呢比较朗读体会语气词的作用③你能看着图和填空读读吗?看,一个()的壳,像(),真()!说不定是()!去掉填空只留图片,说。

指导朗读背诵。

说明:此朗读指导有层次有坡度,便于学生背诵积累文中好句。

4、观察螺蛳壳的图片,体会贝壳的美丽,再指名朗读第五节。

你能看着图和填空读读吗?瞧,一个()的壳,像(),真()!这一定是()!观察图片,你能用书中的句子来介绍螺蛳壳吗?出示填空:细长的螺蛳壳像()。

学习生字瞧: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理解意思:看积累同意词说明:此设计与第四节稍有不同,目的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运用文本语言。

过度:小作者还拾到了哪些美丽的贝壳,像什么?我们请小朋友准备一下,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模仿课文4-5节,说说其他形状的贝壳。

学习课文6-7,学习生字:帕摸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运用文本语句说说“我怎样把海滩上拾贝壳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生合作朗读课文1-5节: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拾贝壳》,贝壳的家在大海,它是海妈妈的孩子。

一天,退潮了。

我们一大群孩子``````来到海边。

海滩上,``````许许多多光滑的卵石,五彩的贝壳``````。

我们弯下腰,``````。

看 ``````像```````说不定是 ```````。

瞧````````像````````这一定``````````。

说明:省略号中是学生读,师生合作复习巩固1-5节内容。

二、模仿课文4-5节,说说其他形状的贝壳。

1、过度:海边的贝壳千姿百态,孩子们口袋里装满了,手帕里盛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

如果当时你也在海边,你会拾一个怎样的贝壳呢?2、学生看图片交流。

(出示图片)三、学习节,说说孩子们为什么舍不得离开?海滩上的许多许多的贝壳不但形状各异、千姿百态,而且颜色也是五颜六色,难怪小朋友拾不完啊,拣不够!交流后读句子积累:退潮了,孩子们来到沙滩上拾贝壳。

瞧,这只像小喇叭,那只像小蜗牛,真是形态各异,惹人喜爱!孩子们捧着许许多多逗人喜爱的贝壳,对着大海,高声喊道:“海妈妈!您的礼物我们收到了,收到了!”学习生字离:知道笔顺离开离别指导书写四、学习课文第七节:1、指名朗读2、学习生字:摸做动作理解摸有喜欢的意思。

书空摸3、朗读课文第七节,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运用文本语句说说“我怎样把海滩上拾贝壳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回到家,我把贝壳摆在桌子上,让没去过大海边的小朋友们看,他们摸着五彩的贝壳,硬要我讲大海边拾贝壳的故事。

我情不自禁地讲了起来:那天,正好,我们一大群孩子拾贝壳。

海滩上,。

我们迫不及待地弯下腰拾起美丽的贝壳。

看,我拣了一个;明明拣了一个;芳芳拣了一个。

一会儿,我们的口袋,手帕,可我们还是舍不得离开。

我们。

说明:此练习设计目的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文本语言。

5、感情地读朗读全文。

五、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生字。

拾贝壳特呢瞧离摸2、复习词语:特别特意抚摸摸奖逗人喜爱惹人喜欢电风扇扇风离开离别脑壳拾贝壳3、指导写字六、板书设计:拾贝壳扇贝壳像折扇螺蛳壳像小喇叭``````千姿百态逗人喜爱课后作业设计:1、选词填空:拾摆挤摸(1)我们把贝壳都()在桌上,大家用手()着五彩的贝壳。

(2)贝壳()在一起晒太阳。

(3)我们在海边()贝壳。

2、出示生字,归类填空:(1)整体认读音节的字:(2)翘舌音的字:(3)拾的意思是:(4)逗人喜爱就是(5)扇多音字:shan ( ) shan ( )(6)跟瞧意思相近的词;()()()()4、背诵摘抄文本好词好句:1)学习了课文,我喜欢这几个词语:2)读了课文,我觉得这句句子很生动:5、背诵积累句子:1)沙滩上有那么多逗人喜爱的贝壳,拾贝壳的孩子们高兴地喊着,笑着,跑着,拣着。

2)五彩的贝壳是大海妈妈留给我们的礼物。

3)退潮了,孩子们来到沙滩上拾贝壳。

瞧,这只像小喇叭,那只像小蜗牛,真是形态各异,惹人喜爱!4)孩子们捧着许许多多逗人喜爱的贝壳,对着大海,高声喊道:“海妈妈!您的礼物我们收到了,收到了!”5、写一写:回到家,我把贝壳摆在桌子上,让没去过大海边的小朋友们看,他们摸着五彩的贝壳,让我讲大海边拾贝壳的故事。

我情不自禁地讲了起来:那天,正好,我们一大群孩子拾贝壳。

海滩上,。

我们迫不及待地弯下腰拾起美丽的贝壳。

看,我拣了一个;明明拣了一个;芳芳拣了一个。

红红拣了一个。

一会儿,我们的口袋,手帕,可我们还是舍不得离开。

我们。

此练习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我们的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文本在模仿中求创新——《拾贝壳》教学随笔在设计《拾贝壳》这课时,我制定了一个教学难点是: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背诵课文的第4、5小节,并学着用1~2句话试着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教学难点得到最简单又最有效的落实呢?于是,我先由学生独立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填空题,让学生对课文的介绍有具体的认识,然后展开朗读比赛,并要求学生背诵,使学生将课文的描写熟记于心,尽可能地转变成自己的语言。

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学习了这两小节,你对这二种贝壳有了哪些了解?这其实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自我的总结。

许多学生都说:知道了贝壳的外形,还知道贝壳很可爱,还知道了贝壳是大海留给我们的礼物……学生交流的同时,我及时的做好小结。

于是,我在这时给学生看各类贝壳,然后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来介绍贝壳,你还会介绍贝壳的什么呢?这时,学生积极发言,对刚才看到的贝壳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发表观点,有的说想说贝壳的颜色、有的说想说贝壳摸上去的感觉等。

最后,在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再让学生说,这时学生不但对自己要说的贝壳有了直观的认识,还广集了要说的内容。

其实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说话提纲,真正地让学生练习了说话,而不是用课文的内容进行模仿说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