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管理智慧论文

中国管理智慧论文

治众如治寡——集权与分权的智慧 《孙子兵法·势篇》提出:“冶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 寡,形名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冶理人数多的军队应像治理人数少的 军队一样,属于组织编制问题,其核心理念是集权,通过通讯、指挥等 途径实现。 面对人多冗杂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关键是要精兵简政、简化程序、 减掉条规、去掉无用功、去除做无用功的职位,关键是管理者要以身作 则、从上而下把干部管好。但是,用集权思想来对待企业,有有利的方 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因此,为确保组织战略的实现,企业在战略实施 过程中,应该既有集权又有分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这样才能保证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效的企业管理来自科学合理的企业建制。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讲过:“若管理一个大企业,只要管理几个部门 负责人即可,其余的由这些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去分层管理。主管者 见到普通职工时,只需微笑点头说声‘谢谢’即可,也就是表示感谢员 工对商业所作的服务。”正因如此,松下公司才得以蒸蒸日上。相反, 福特汽车公司的福特三世就犯了排斥公司能人、独断专行的错误,从而 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营业额下降的悲剧。以后福特公司吸取了教训,任 用了有才能的唐纳尔德·彼彼逊等一批管理、技术人才,让他们在工作 中有职有权,各部门经理全权负责本部门的工作,从而使福特公司重新 复兴。1985年,福特公司成为美国经营效果最好的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课程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论文题 目: 课程名 称: 任课老 师: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孙子兵法》对现代管理的指 导意义
中国管理智慧及其当代应用专 题
高青莲 王婧
10茶艺(茶艺与品牌营销方 向)
201030030309
2011-12-10
《孙子兵法》对现代管理的指导意义
不战而屈人之兵——管理精髓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所倡导和追求的取胜最高境界,是孙子 军事思想的核心。第一次读到这里,我的理解是“不用发动或进行战 争,就让敌人屈服、投降”;直到有一天,我在“天涯社区”读到一篇 文章受益匪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校勘学中的“本校法”,得出 一个结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首先应作“短缺”或“不 足”解。也就是说,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 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如果谈到现代化作战,比如通 过“点穴战”、“外科手术式打击”、“电磁网络战”、“后勤战”等 形式打击并瓦解敌人的战争潜力,致使其因敌众我寡而束手就擒。接下 来,就有可能实现“不战而胜”的目标。 “迫敌屈服”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浅层意思,稳内安 外才是其深层内涵。对内部来说先看下目前某些单位的管理现状:机构 繁冗、效率低下、做事相互推脱、越俎代庖等。虽然这不是管理现象的 主流,但仍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在管理中,其实这些问题很简单,上级 做关键的事,下级做具体的事,职清责明,狠抓落实。其中很重要的一 点是管理者的素质风格也是管理效率的源泉。诸葛亮点兵,折服者众, 未战胜算六成。毛泽东同志的领导魅力,亦是源于他博古通今,及政治 家、哲学家、军事家、诗词家于一身,作风朴实、人格高尚,曾被称赞 为“将战争打成了一次次绝美的艺术”。周恩来总理亦如此,身上闪烁 中华文明灿烂光辉呃周总理,在国际交往中沉着坚定、不吭不必、机制 灵活,待人处事举止优雅、姿态从容大气。正因自身的领导素质,他们 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吸引力、感召力和号召力。
《孙子兵法》作为揭示管理战略规律的顶尖之作,展现出引导人们 走出现代管理迷宫的“理性之光”,通过一系列“治众如治寡”“不战 而屈人之兵”“庙算”等深刻的管理战略理念展示出来,通过蕴含在其 中的“以德服人”“天人合一”等深刻的哲学理念展现出来。
智信仁勇严——选将之基 管理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艺术。《孙子兵法》在国外被翻译成 《The Art of War》,战争是一种艺术,选人用人的技巧也是一种艺 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商场如战场,现代企业所处的竞争 环境前所未有的艰难。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格局,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 的要求也更高了。遴选管理者,犹如战场选将,事关大局。古之选将, 关系战争胜败;今之选人,关系管理效率高低的重大问题。孙子“将 者,智、信、仁、勇、严”的标准,是战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作为 领军之人,要具备聪明才智、赏罚有信、爱抚士卒、果断勇敢、执法严 明等五个方面的素质和才能。曹操说“将宜五德备也”,五个方面,缺 一不可,这是真功。而今,社会的各行各业的管理者,依然需要这“五 德”,要发现培养具有“五德”之才。 “将者,智、信、仁、勇、严”的标准,是孙武冲破奴隶主阶级世 卿世禄、论资排辈思想桎梏,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军队官吏所作出的巨 大贡献。既无地域限制,也无男女之别,亦无老幼之分。在古代,廉颇
虽老矣,仍驰骋疆场;穆桂英虽巾帼,仍执掌帅印。而今,正是这“五 德”使沃尔玛成为全球零售业之冠,而GE正是在对沃尔玛成功理念的学 习中发展自己而成为管理者的典范。与此相反,A&P 却由于“五德”的 欠缺从全美最大的公司之一走向了末路,就连作为复印机同义词和高科 技化身的施乐也由于管理者能力不足的原因一路风雨飘摇。
参考文献 1 孙武,《孙子兵法》 2 张声,《孙子兵法》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 3 刘一鸣,《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
对外来说,在商业竞争中,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对己方 来说代价最小,对对方来说反抗最小,对社会来说获益最大。他们根 据“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创造了一种在商业竞争中的心理战 术——“威慑战略”。 “威慑战略”是防止恶性竞争,避免两败俱伤 的一种商业战略,尤其适用于实力雄厚的大型、巨型企业。它主要通过 实力“说服”有理性的竞争者,建立可接受的和平,促使竞争者出于自 愿的约束来互相合作,共存共荣。 有效的“威慑战略”具备四大要 素:可靠性、自身能力、沟通、理性。
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兵家圣典,内容博大精深,是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兵书不只言兵。全书共分十三 篇,虽然只有五千余字,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 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孙 子兵法》在过去战火纷飞的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飞 速发展的商战时代,它所包含的深邃思想也同样影响巨大。《孙子兵 法》为我们更新管理理念、拓展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开辟了 一条捷径,已成为众多企业的管理之臬、经营之道、治企之本,对现代 管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孙子兵法》 现代管理 军事思想 正文
《孙子兵法》是大家都熟悉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古代兵学理论的 宝库和集大成者,号称天下第一兵书。从小我们就接触到“治众如治 寡”“知己知彼”等一些孙子思想精髓,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对《孙 子兵法》的了解加深了许多,在大学中,有幸选修了《中国管理智慧及 其当代应用专题》这门课,高老师对兵家管理理念的讲解,更是让我对 它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能够更好地将《孙子兵 法》中阐述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记得中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 储小平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有6种办法:高山俯瞰、困惑求 解、海边拾贝、蜜蜂采蜜、迷宫寻路、盲人摸象,当然也有囫囵吞枣、 买椟还珠。”对于《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我粗略的翻阅过两遍, 相比较来阅读,虽然两者内容涵盖之范围、立意之高下等有很大不同, 但两者很强的互补性使我加深了对《孙子兵法》的理解。下面我就针对 其对现代管理学的指导意义进行力所能及的阐述,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 并略陈浅见。
因粮于敌——资源配置 一场战争、一个企业,不仅需要人才的合理配置,也需要资源的合 理有效配置。“因粮于敌”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原文是:“善 用兵者,役不在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 也。”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不存在“因粮于敌”的情况,但是却给企业 的资源配置提供了一种思路——就地取材。 张骞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的实业家,曾获得“中南亚实业领袖”的 美称。张骞选择号称“亚洲产棉盛处”的江苏通州,创办了以棉纺织业 为首的大生纱厂,这是张骞采用就地取材的策略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 原料问题解决后,厂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技术人员,当时有两种渠 道:一是从国外聘请,二是本地培养。张骞曾用重金聘用外国技师与技 工,给予其优厚的报酬,但是被聘用者自恃有别人没有的知识与技术, 在厂内颐指气使,常拿技术卡人。这使他意识到:与其在国外进口人 才,不如在本国培养。于是,1902年张骞在通州办起了我国第一所师范 学校——通州师范,第二年又开设了农、工、蚕、商土木、测绘等学 科。正因为张骞懂得就地取材的道理,培育了大批人才,解决了该厂的 人力资源供应问题,使其纱厂获得巨大成功。 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当人力、财力等资源准备完毕后,下一步,应该为接下来的发展做 一个完善的规划。《孙子兵法·计篇》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 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 呼!”,曹操在注《孙子》时说:“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 险易.计于庙堂也。”这是说,拉开战斗序幕之前,就已"庙算"(古时 战前君主在宗庙里举行仪式,商讨作战计划)周密,充分估量了有利条 件和不利条件,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古代作战,将帅的智慧谋略在战争 中非常重要,而今驰骋商场,凡事三思而后行、经过深思熟虑、谨慎讨 论后再做决定的情况下胜算比较大。
具体来说,要使一个企业获得成功,首先要确立经营方向、产品结
构、市场需求以及营销策略等大政方针,才能使企业勃发生机,立不败 求长远。在企业财务方面,庙算即指财务预算,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 要。在对未来年度竞争态势进行预测和最终战术决策的基础上,围绕公 司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做出具体预算,这是经营策略实施 后的财务表现,开展财务预算之前对竞争环境进行SWORT分析。经过这 一系列的庙算,才能在掌握竞争态势的基础上制订出了战术策略,完成 既定的经营目标。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研究经营策略,把《五事》 《七计》运用得当,巧为布局。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在状态详加分 析,认真思考,做到知己知彼。其中关键所在是“庙算”,运筹庙算是 军事战略的首要问题。不过,运用庙算的决策战略不是静态的过程,而 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水因地制流,兵因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 常形,能因敌变而易,随之变而讷讷感胜者,可谓之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