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解笔记(脑干2)

系解笔记(脑干2)

⑵中继核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①薄束核Gracile nucleus、楔束核Cuneate nucleus:
接受同名纤维束,发出的内弓状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继而在对侧上行为内侧丘系。

②下橄榄核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
接受多种纤维,并发出橄榄小脑束,组成小脑下脚进入小脑,是大脑皮质和小脑之间的中继站,参与小脑对运动的控制。

脑桥Pons:
①脑桥核Pontine nucleus:
接受大脑皮质的纤维,并发出脑桥小脑纤维,组成小脑中脚进入小脑,是传递大脑皮质信息至小脑的中继站。

②上橄榄核Superior olivary nucleus:
接受双侧蜗腹侧核的纤维,发出纤维加入两侧外侧丘系,参与对音响的空间定位。

中脑Midbrain:
①下丘核Nucleus of inferior colliculus:
接受外侧丘系,是听觉通路上的中继站,也是听觉反射中枢。

②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
发出纤维形成顶盖脊髓束,是听觉和视觉的反射中枢。

③红核Red nucleus:
连接大脑皮质、小脑和脊髓,是躯体运动通路中的重要中继站。

④黑质Substantia nigra:
参与运动调节的重要中枢。

⑤顶盖前区Pretectal area: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

2.白质
⑴长的上行纤维束
①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 :
来自对侧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上行纤维,终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

位置:延髓Medulla oblongata:位于中线与下橄榄核之间,锥体后方
脑桥Pons和中脑Midbrain:位于腹外侧
②脊髓丘系Spinal lemniscus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来自于脊髓的脊髓丘脑前、侧束,上行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浅感觉冲动。

位置:延髓:位于下橄榄核的背外侧
脑桥和中脑:位于内侧丘系的背外侧
③三叉丘系Trigeminal lemniscus(三叉丘脑束Trigeminothalamic tract ):
来源于对侧的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上行至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传导对侧头面部的浅感觉。

位置:紧随内侧丘系的背外侧
④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
来自双侧的蜗神经核和上橄榄核发出的纤维,主要上行止于下丘,传导两侧的听觉冲动。

脑桥和中脑:
位置:位于内侧丘系的外侧
斜方体Trapezoid body :
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横行越过上行的内侧丘系,在脑桥基底部和被盖部之间形成斜方体。

⑤脊髓小脑前、后束Anterior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传递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脊髓小脑后束→小脑下脚 →小脑 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上脚→小脑
⑵长的下行纤维束
①锥体束Pyramidal tract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 :支配躯干、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核束Corticonuclear tract :支配头面部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位置:中脑(大脑脚底) 脑桥(基底部) 延髓(锥体)
②起自脑干的其它下行纤维束
内侧纵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 调节随意运动
3.脑干的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of brain stem
⑴定义:除脑神经核、中继核和长纤维束外, 还有神经纤维纵横交织成网,其间散布有
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团块的区域。

⑵功能
①通过上行网状激动系统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ARAS)和上行网状抑制系统ascending reticular inhibiting system(ARIS)参与睡眠-觉醒周期和意识状态的调节 ②调节内脏活动(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等) ③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④对躯体感觉的调节
各部代表性水平切面
顶部
室腔
被盖
基底部
延髓中央管锥体脑桥上、下髓帆第四脑室基底部中脑顶盖中脑水管
大脑脚底
脑干的主体
(上、下丘)
延髓代表性水平切面
锥体交叉平面:
⑴锥体束的纤维越边至对侧,形成锥体交叉。

⑵后正中沟两侧的深面出现薄束核、楔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平面:
出现了一些脑神经核

Medial medullary syndrome
Alternating hypoglossal hemiplegia):
对侧上下肢瘫痪
对侧躯体和四肢深感觉障碍
橄榄上部平面:
出现蜗神经背核
和腹核,位于小脑
下脚外侧,其它大
致同橄榄中部平面
脑桥代表性水平切面
面神经丘(脑桥下部)
平面:
⑴腹部出现膨大的基底部,内有脑桥核,其发出的横行纤维组成小脑中脚。

⑵基底部与被盖部间以斜方体为界。

⑶面神经丘深面有展神经核和面神经膝。

⑷内侧丘系和斜方体外有外侧丘系,斜方体的背外侧有上橄榄核和面神经核。

脑桥基底部综合征Basal pontine syndrome
(
展神经交叉性偏瘫Alternating abducent hemiplegia): 对侧上下肢瘫痪 同侧外直肌麻痹
三叉神经根(脑桥中部)平面:
中脑代表性水平切面
⑴出现中脑水管,其背侧为下丘,腹侧是大脑脚,黑质将其分为大脑脚底和被盖。

⑵中脑水管周是中央灰质,其外侧有三叉神经中脑核,腹侧有滑车神经核。

⑶黑质背侧可见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外侧丘系沿被盖两侧呈腹背排列。

下丘平面:
上丘平面:
⑴背侧为上丘
⑵中央灰质腹侧有动
眼神经核及副核。

⑶被盖部出现红核,
其腹外侧有黑质,背
外侧有内侧丘系、三
叉丘系和脊髓丘系。

大脑脚底综合征Peduncular syndrome
(动眼神经交叉性偏瘫Alternating oculomotor hemiplegia)
同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的所有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
对侧上下肢瘫痪
对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核上瘫
思考题:
1.简述脑干的分部。

2.试述各脑神经进出脑干的位置。

3.简述脑干内脑神经核所形成的功能柱的名称及其组成。

4.延髓、脑桥和中脑内各有哪些中继核?
5.试述脑干内4个丘系的名称、起止及其功能。

6.试述长的上、下行纤维束在脑干的交叉纤维的名称和功能。

7.试述疑核、孤束核的位置和各自联系的神经?
8.名词:面神经丘脑桥小脑三角(CP角) 四叠体内侧丘系外侧丘系三叉丘系
网状结构斜方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