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发展规划积极贯彻"一线两翼"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有关精神,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商务中心区的详细性控制规划,以发展首都经济为主题,以促进首都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开发和市政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投资环境改善和政策导向为手段,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管理总部、国际知名金融保险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提高商务中心区管理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把商务中心区建设成为北京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商业规划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显著增强商务服务功能。
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在商务中心区内设立管理总部,使商务中心区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运行控制中枢之一。
2.重点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服务业。
广泛吸引和发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与商务中心区功能相适应的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现代服务水平,使金融产业成为商务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发展和健全各类中介服务体系。
根据商务活动对社会中介服务的需求,在继续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等中介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发展多层次的创新服务机构,广泛开展评估评价、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知识产权等各类专业中介服务。
4.建立高标准、现代化的配套服务业,逐步形成商业、影视文化、广告传媒、现代运输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体系。
CBD建设近期规划以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市场导向,市政先行,弹性开发,重点突破,机制创新,着眼用户为进一步工作折基本原则,加快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把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北京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有利于提升首都经济质量,同时促进首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一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合理有序地进行土地开发,优先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进行相应的功能配套,首先完成核心区的开发建设。
积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目标客户进驻,逐渐完善壮大现有产业链,提高商务中心区的集散功能,初步展示商务中心区的整体形象。
北京CBD核心区规划核心区位于大北窑立交桥东北角,占地约3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写字楼、酒店、会展中心、文化娱乐等商务设施建设。
该区域是商务中心区内超高层建筑集中区域,主体建筑将突破300米,形成一组CBD标志性建筑群。
核心区周围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商务氛围浓厚。
位于国贸桥(建国门外大街与东三环交结处)东北角,央视大厦、中服大厦、航华科贸中心、国贸中心、银泰中心、现代城等大规模的建筑艺术群体环绕周围;国际知名的金融、贸易、电信、信息咨询等公司云集于此,如瑞士银行、巴黎银行、摩托罗拉、惠普公司等知名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纷纷在此设立办事机构。
核心区内将兴建大型绿色广场,充分展现绿色、文明、现代的商务中心区形象。
CBD核心区的现状情况:CBD核心区现状内的企事业单位主要有北京核仪器厂、北京汽修六厂、北京工具厂、北京电线电缆总厂、北京制浆造纸研究院、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光华路中学(现已与日坛中学合并)、中服大厦、光华饭店等单位。
总建筑面积约为60多万平方米,规划保留的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
现状居民区主要有北京制浆造纸研究所家属区、郎家园和北郎家园,居民约有800户,居民约2300人。
核心区的规划情况:根据北京商务中心区规划,CBD核心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43.5万平方米(包括海关信息中心、科伦大厦和中服大厦),其用途以商务办公为主。
规划的商务办公面积为141.1万平方米,文化娱乐设施面积为2.4万平方米。
另外在核心区还规划设置了一个集中公共绿地,占地面积为1.53公顷。
项目效益分析:商务中心区核心区将建成集办公、会展、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国际商务区,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巨大市场以及北京的丰富资源将吸引大批国际知名企业进驻北京并在CBD设立地区总部。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专门建立了CBD景气指数,CBD 2001年经济景气指数为138(大于100为景气)。
目前,区域内写字楼出租率为96%,月租金最高达120美元/平方米,公寓楼售价为1500美元/平方米,出租率与租金均处于北京最高水平。
预计2008年入驻CBD的跨国企业达1000家,世界500强企业达400家,预计投资收益率为20%,投资回收期为6-9年,CBD市场投资前景十分看好。
项目开发方式与合作年限:合作、合资,年限为50年。
项目总投资:20亿美元项目进展情况:商务中心区管委会代表北京市政府正在进行核心区内土地收购储备和一级开发,通过招标和拍卖方式出让土地。
今年上半年,商务中心区管委会将完成核心区建筑规划设计国际招标,力争在2008年以前,完成核心区的建设。
北京申奥成功与中国入世将积极推动北京市和商务中心区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蓬勃发展中的北京商务中心区,作为中国和北京市对外开放的经济窗口,将以低风险高回报和一流规范的投资环境来欢迎国内外的投资者。
北京CBD专项规划交通规划CBD道路系统及内外交通组织十分超前,规划中道路用地约为155公顷,占CBD总面积的39%.CBD办公室邀请香港专业的交通规划咨询公司MVA交通顾问公司参与,调查和预测了CBD 现在和未来的交通流量,以次为依据加密路网,加矿道路,改善路口,完善CBD内部和外部的交通环境.完善交通环境一方面是发展公共交通,如增加对同公共道路,增加两条地铁,增加多个公共交通换乘站等;一方面是解决静态交通,及停车问题,设置从组的停车位,如商务区规定,平均每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至少设65个停车位等;还有一个方面是加强现代化的交通管理.另外,CBD规划考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形成立体化交通系统,要求地下建筑,尤其是核心区的地下一层互相连通,形成地下人行系统,并要求降地下车库尽可能连通,以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延续以方格网为特征的城市路网结构,并对部分道路和路口进行了调整和完善:1)将东大桥路于建国门外大街的交叉口改为"十"自路口;2)将金台西路延伸至通惠河北路;3)将朝阳路在三环路以西段由城市主干道调整为次干道,疏导区域交通;4)原规划通惠河北路为城市快速路,拟将快速路改至通惠河南侧。
东三环路将整个CBD分为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交通区域。
有关道路面积的方案几易其稿,最后连一些报批的CBD项目也不得不进行调整.据介绍,建外SOHU在道路调整后,建筑面积较之前减少了近30%,增加的道路主要采取格状系统加密路网,道路有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也有小区内小的道路.市政规化北京政府此次打造商务中心区,采取"市政先行"的方式。
在近四平方公里的商务区,所有交通、绿化、网络等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均由北京市政府进行投入,预计投资一百二十亿元。
处基础设施外,规划开发的近千万平方米商务设施,由中外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商业模式的运作开发。
市政建设的资金来源是由市区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区域内土地出让金、大市政费及四源费返还等组成。
地下空间规划CBD土地资源宝贵,可结合高层建筑的基础处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用作停车库,设备用房及有关的商业服务设施等。
地下空间开发的原则1,地空间的利用应把握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度的原则;2,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在一个合理,有序的系统组织之下进行。
为使商务区尤其是公共设施最集中的区域形成有机的整体,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条件,规划在东三环路两侧的核心地带,要求各地块的地下公共空间相互连通,并形成系统,主要将地下一层连通作为人行系统,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6米。
并考虑有条件地段将地下车库也尽可能连通以减少地面交通压力,同时进一步研究建设地下输配环的可能性。
环境景观规划受现状条件和土地开发方式的制约,在CBD内形成大面积集中的绿地的难度很大。
规划在西北,西南,东北,四个区各规划一个面积2.5公顷左右的公园,形成具有不同题材的主题公园,拟规划为历史人文公园、表演艺术广场、科技信息公园、自然科学公园四个公园之间有绿化带和步行道连接,穿越整个商务中心区,并与南侧通惠河沿岸的滨河绿化相连,组成商务中心区环状的主要绿化系统,环状绿化系统将整个商务办公区连接,且位于区域的中部,人流比较集中的位置。
绿化系统的两条轴线:人文轴线串起历史人文公园和表演艺术广场:科技轴线串起科技信息公园,核心区内的中心广场和人文科学公园,构成CBD内的公共活动空间。
绿化系统在于主要道路相交处尽量放大成较为开阔的开放空间,增强它的识别性和导向性,同时为连续、紧张的街道界面提供一个喘息的空间,为CBD密集的建筑群体提供一个观赏的距离。
道路两侧的行道绿化可适当加宽至20--30米,形成舒适的林荫道。
通惠河沿岸是CBD 区内,在不行距离最容易亲近的自然景观资源。
规划中设置了阶梯状的亲水平台、活动广场以及四季的栽植,使它成为一条带状的开放空间。
沿途设置码头、戏水、溜冰等亲水设施,使人与自然环境更加贴近。
商务中心区使一个土地成本高、开发强度大的建设区域,其整体建筑高度和密度会比城市的其他区域稿。
因本地区处于二环之外,三环附近,距离天安门较远,布置高层建筑对旧城影响较小,高度可适当提高。
根据用地功能的布局,商务办公区集中用于地中部,沿三环路与建国门外大街两侧布置,其外围混合功能区,再外围是居住区,他们的开发强度是一个依次递减的顺序,本次规划的空间形态设计就是顺应这种趋势,形成一个中间高,向外依次递减的整体形态。
超高层建筑集中于三环路两侧布置,主体建筑的高度均在100米以上,高度在150--300米之间,标志性建筑在宽敞的道路两侧沿三环路成序列展开,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力,使三环路成为展示CBD形象的一个窗口。
建国门外大街延续长安街的传统格局,建筑较庄重、严整,临街基本形成一个平直的界面,这种规整的界面和三环路活泼、跳跃的分割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混合功能区和居住区基本高度控制在80米以下,建筑采用街坊式的布局,基本统一的高度,形成一个大背景,从而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城市轮廓线,起到烘托商务办公的作用。
国桥桥东北角的核心区,将是一个超高层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它的主要建筑将会成为整个CBD 的地标性建筑,建筑围绕中心广场展开,保证各自的景观效果,中心广场可布置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为今后商务中心区内的大型公共活动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