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1 大玉龙
图7-2云龙纹炉
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出品,高 7.9厘米,口径12.8厘米。炉青玉质。通体以“工”字纹为 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 :“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毛伯邢侯异周制, 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土气 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玉器包含古玉, 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器。中 国玉器工艺历史悠久,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到4 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都出土了许多精美的原始玉器, 如块、璜、斧等,其主要被用作礼器、工具、武器、装 饰等。此外,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精髓。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图7-22 青玉云龙纹炉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3 翠玉白菜
图7-23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如图7-23所示)是中国 的一种玉器雕刻,它以一块半白半绿的 翠玉为原材,外形极似真实白菜。翠玉 白菜不止一棵,但最著名的一棵现藏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棵翠玉白菜长18.7 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菜上 螽斯和蝗虫刻雕得惟妙惟肖,与毛公鼎 、肉形石并称“台北故宫三宝”。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 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 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玉的文化就是 中国四千多年的文化,它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充溢 着中国整个历史时期,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 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所以君 子爱玉,希望在玉上寻找到天然之灵气。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玉”字始于中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不计其数。 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 “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 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古人心目中 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 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 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唯 有玉佩(如图7-20所示)。繁钦 诗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 或写作“佩”。古人对玉佩的 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 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图7-20 双鱼玉佩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周礼·玉藻》有言:“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 佩玉,唯丧否……天子佩白玉而玄组授,公侯佩山玄玉而 朱组授,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授,世子佩瑜玉而綦组授, 士佩瓀玟玉而缊组授。”更是把玉佩上升到礼法的高度 上。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五经通义》说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 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 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孔子说:“玉 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 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诗经》 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 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 润如玉”。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1. 大玉龙 2. 青玉云龙纹炉 3. 翠玉白菜
中国玉器艺术欣赏
大玉龙,曲长60厘米,直径 2.2~2.4厘米。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作品。其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 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反“C”形, 长吻微翘起,有两个圆鼻孔,双目 呈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 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 棱形网纹。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 一钻孔,可系绳穿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