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课课改总结与反思

思想政治课课改总结与反思

思想政治课课改总结与反思
四龙中学彭玉华
本次课改,改变了已往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每一课都设计了相关的生活情景、典型案例等,所取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增加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特别是“必修课”部分,密切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从内容上看,每一课有大量的探究题目,其材料多取自我们身边的事例,同时又设置大量的问题要求学生探讨。

每个单元又有综合探究,在对整个单元知识总结的基础上,又设置一定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活动中求发展”是新教材的最大特色,这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搞“一言堂”,唱“独角戏”了。

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法,转变教学观念,具体说来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过去的教学过分重视书本原理,过于理论化、概念化、抽象化,这样的政治课是不能吸引学生的,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没有教学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角色也随即发生了变化。

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突破点就在于让政治课堂真正“动”起来,
一、让学生“眼动”——教材的阅读活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常常把教材读得太多,读得太透,其结果是学生“眼动”机会太少,听教师的讲解反而感到索然无味。

现代教育在强调知识的同时更倡导素质和能力。

因此,课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当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其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首当其冲。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因此,政治课上首先要让学生们的眼睛真正地动起来。

在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的读要大大减少,学生的读要明显增加。

当然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机会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轻松。

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一个指导阅读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让学生“眼动”的最佳效果。

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前,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到有针对性地阅读内容;也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活动放在课堂教学之末,这样可以起到总结和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

阅读活动无须固定,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处理即可。

其次,教师可以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阅读。

课堂时间很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阅读,也就只能阅读部分内容。

这时,教师可以提示教材中的关键词,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中心来阅读。

阅读是政治课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教师的引,学生的动,学生的阅读活动才能真正的落实,其能力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

二、让学生“心动”——课堂的讨论活动
教师要将习惯性的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光要考虑如何去教,还要考虑学生应该如何学。

要变传统的提问方式,(如:“对不对?”“是不是?”)为“谁还有不同的想法请大胆说出来?”,“谁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之类的问题。

这样,教师心中有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

首先,从课堂讨论题的设计入手。

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主题要适度超越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但又能够通过学生个人的思考,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加之教师营造的良好讨论氛围,适当点拨,层层引导,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转化并提高学生个人意识与能力,从而起到辨是非、明真伪、炼能力、提觉悟的效果。

其次,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尝试角色移位。

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自己教育自己,体会教师的艰辛;也可以教师当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

通过角色移位,学生可以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人。

最后,在课堂讨论活动的形式上,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身心投入。

可以进行主题式讨论,可以进行质疑式讨论,也可以进行归纳式讨论,等等。

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师生在双边互动的环境中更易领悟知识,
增强能力。

三、让学生“手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开放性与实践性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脱离了实际的政治课教学是空洞的、枯燥的,更是缺乏生命力的。

课改要求下的政治课应当是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政治课。

如何才能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呢?这就需要学生在“眼动”、“心动”的基础上,手也“动”起来,而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手动”的机会,即实践的机会是很有必要的。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实践活动只能开展在课外,其实学生的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开展在课堂。

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可以以模拟现实、体验生活为主。

在内容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或与生活联系紧密,或紧跟时代步伐,有选择地组织开展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股票、债券、保险等一些金融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家庭收入情况,制作一份家庭投资计划。

这就无须走出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动心”、“动手”相结合,同样达到了体验生活的实践效果。

在学习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后,让学生把竞选班长当作一次政治生活,模拟选举过程,进行竞选演说,体会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乐趣。

学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时,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叠纸鹤,制定各种收购方案,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当然学生的实践活动更需要拓展在课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各领域,对实际存在的某些重要社会现象或人们思想认识问题,进行实地观察、调查访问。

事实表明,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敢于批判、坚持真理的胆略和勇气,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政治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知识是不够的,应着力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起来,在学习中成长起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高尚情操、会学习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