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新型能力准确把握输入与输出
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通过两化融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出。
准确界定输入并评价输出对于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符合性,对于确保和提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型能力涵盖了企业内外部所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比如成本控制能力、市场响应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社会责任履行能力等,涉及到各类型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等的方方面面。
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输入界定和输出评价的外部决定性因素主要是企业战略和可持续竞争优势。
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企业应基于自身条件形成适应时代趋势的发展战略,该战略应融入信息化的新内涵。
在这一战略框架下,根据当前和未来潜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市场和用户等需求,企业应清晰地定位其到底需要保持和发展怎样的差异化比较优势,而且还要能够实现这些优势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推进两化融合四要素不可少
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是企业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的四要素。
企业两化融合,在操作层面可体现为不断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的过程。
理解和把握好这四要素,在两化融合相关活动和过程中运用好这些要素,有助于企业更加务实、有效地推进两化融合。
数据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利润来源从传统的物质加工、节约成本更多地转变为管理和满足用户需求、实时地为用户提供更加及时的个性化服务。
数据(信息)的流程与生产流程、企业管理流程加速融合。
此外,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将变成一个更加网络化、社会化的结构,以人为基础是企业新的核心,而以人为中心形成的巨量数据(信息)更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关键所在。
企业积累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这些数据(信息)可能来自企业各个业务系统,也可能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以及来自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
除结构化数据之外,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为非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共享和应用创造了重大机遇,这将为企业带来更加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着这些数据(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和动态,数据(信息)中潜在的关联和规则,日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管理架构和决策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技术
与两化融合相关的技术,其范畴应是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所有可能应用到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工业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信息技术等。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除了带动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它还推动了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为其他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
了新的动力。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更是极大地加速了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而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在企业层面,随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入推进技术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正在引发企业内部、产业链甚至全球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的变革,研发创新、运营管理、市场服务、企业决策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系统性转变。
这为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实现全局创新、整体提升提供了方法、手段和途径,是加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优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管理优化和变革的实施过程,企业战略定位的变化和战略思路的改进最终都应在业务流程中体现。
在信息化条件下,利用业务流程优化的手段来规范和提升企业管理,管理的首要原则应从以职能分工为主发展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围绕着业务流程所建立的企业,将具有更高的敏捷性和效益,同时也自然地呈现出扁平化、网络化的特征。
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强调用户参与和持续改进,参与各方通过共建共享更加高效、透明、动态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间实时在线的业务协作,可极大地提高总体资源效率,大幅提升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组织结构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企业管理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科层制管理”模式下金字塔式层级结构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将朝着扁平化、柔性化、网状化和分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持续深化,用户参与、服务个性化、生产分散化逐渐成为市场和服务的新要求、新趋势,网络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因此成为时代的潮流。
网络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以各种经济性联接为纽带,通过分工协作进行跨企业边界的资源整合,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经济联系在组织范畴的表现。
这种组织结构呈现出组织功能单元虚拟化、组织要素分散化、组织形式弹性化和网络化、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边界模糊化等特征,从过去高度集中的决策中心组织转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组织。
企业推进两化融合,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思维和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管理上的职能协同,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壁垒,建立全新的基于业务流程的组织结构,从而更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动态变化,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