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国际国内重型卡车发展趋势前瞻A .中国重卡市场需求量已居世界之首世界上较有实力的载货汽车制造公司基本上都在欧洲和美国。
从未来发展角度看,不论是产品的级别、质量还是高科技含量,欧美产品均是世界一流的。
从重型汽车的销售量分布看,在整个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中,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其中以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猛,2009 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可能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而重型卡车的产销量将可能超过60 万辆。
乐观预期2012 年重卡产销量在90 万辆左右,2015 年将超过一百万辆大关,居全球各国重卡销量之冠。
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国经济的崛起和经济快速增长刺激了基础建设、高速公路、物流运输业和汽车制造业结构的加快调整,从而带动了对汽车需求的启动,尤其是对重型卡车的巨大市场需求骤增。
目前,北美地区现在是世界上较大的重型汽车销售市场之一,这主要是由于美国载货汽车需求量较大的原因。
据去年相关数据显示,美国重型汽车年销售量达40 万辆左右。
美国重型汽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市场需求量,与其高度发达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以及公路货运量大成正比关系但近年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经济衰退而导致重卡增速受到限制,因此导致整个北美地区重型汽车市场需求全面下降,以致对全球重型卡车的产销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过去乃至未来的全球重型汽车销售市场中,之所以美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关键在于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载货汽车销售市场。
美国占全球重型汽车销售量的 1 /4,美国汽车销售量的升降将直接影响全球载货汽车销售市场的格局。
在未来几年中,美国和后起之秀——中国将充当全球重型汽车销量第一的角色,只有中国重型卡车一枝独秀,成为全球卡车行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这一市场的变化将对全世界载货汽车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欧洲和美国重型汽车产品统治世界将会成为历史。
全球主要卡车产量预测汇总(总重6 吨以上)(千辆)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1212.81252.51238.01243.51321.81399.3亚洲11.4% 3.3%-1.2%0.4% 6.3% 5.9%153.0 160.1 166.4 172.5 176.7 171.4东欧 4.1%4.6% 4.0% 3.7% 2.4% -3.0%436.4503.8659.5490.4627.0663.北 美-32.0%15.4% 30.9% -25.6% 27.9% 5.8%123.3124.7123.7121.4115.6118南 美19.4%1.1% -0.8% -1.8% -4.8%2.1%516.5498.6506.9524.4542.5549.5西欧 8.1%-3.5% 1.7% 3.5% 3.5% 1.3%2442.02539.6 2694.5 2552.3 2783.6 2901.3 合 计-0.7%4.0%6.1%-5.3%9.1%4.2%从以往重型汽车市场的区域分布看,市场销售量相对较大和稳定的是北美和西欧地区。
尽 管亚州地区的重型汽车市场潜力较大, 但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市场在近年内 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国例外)。
综上所述,重型汽车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休亲戚相关, 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 必将带动商用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卡车行业; 反之就会产生不利 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专门从事重型汽车制造的厂商有数十家,而真正有实力的卡车制造商 不超过 20 家。
其中包括欧洲的奔驰、依维柯、曼、奔驰、雷诺的 堪尼亚和沃尔沃公司;北美的 Navistar 、福特和通用公司;亚洲的五十铃、日野、现代和我国 的东风、一汽、中国重汽公司等。
B .世界重型汽车公司现状及发展趋势RVI 、帕卡( Paccar )、斯各大公司正在努力将其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移植到亚洲和南美洲, 欧洲重型汽车制造公司大力推行海外战略, 欧洲并将产品在当地销售,以降低生产成本、 获得利润的增加。
其海外战略的实质, 是通过与当地制造公司合作和合并来达到移植 的目的。
各大公司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另一个目的, 是要通过与海外厂家合作加大新产品研制力度,来缩短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
在全球环境保护呼声愈加强烈的今天, 重型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 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都对增加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因此,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的合作是降低生产销售成本的最佳途径。
术开发方面的成功合作, 堪称是最具有远见的做法, 将使欧洲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升到更高的 层次。
除整车制造公司间的合作和合并外, 各大总成制造公司之间也开展了合作或合并。
整车制 造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未来发展的需要,购买发动机和传动器。
例如, Mack 公司尽管能够制造柴 油发动机, 但为了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 则用另一柴油发动机厂的产品为自己的产品配套, 从而 使美国帕卡( Paccar )集团的产品在北美重卡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大大增强,并获得丰厚利润。
Navistar 集团与西门子公司在新型系列大功率发动机方面合作,也使 Navistar 集团的产品竞 争能力大大提高。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与欧美等西方的卡车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建立合资企业, 主要是与欧洲的厂家合资, 以快速提高汽车产业基础。
其中最突出的早期合资伙伴是依维柯、 雷 诺、奔驰、斯太尔(曼成员企业)和Tatra. 。
紧接着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有建立合资 企业,包括伊顿、 ZF 公司、康明斯发动机公司、 Arvin Meritor , Bosch 和依维柯子公司。
在 林林总总的合资品牌中,其产品主要有三种路线图:如雷诺公司和沃尔沃公司在产品技第一种路线进口动力总成。
产品定位国内高端市场,突出产品的可靠性、承载性、耐久性,这种车型的配置特点是动力总成、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为国外进口,售价在40 万元以上,如东风天龙、华菱星凯马等,其目标市场主要是欧美市场或国内进口品牌的使用者、搅拌车、泵车等改装车用户、省际长途物流车用户等;第二种路线占领技术制高点。
产品定位国内高端市场,突出产品的技术性、舒适性、安全性、轻量化、智能化,这种产品的配置特点是主要零部件总成采用国内件,如空气悬挂、AMT(自动变速箱)、ABS 、ASR 、TPMEBL 、电控门窗、电控后视镜、GPS 、CAN 总线技术等,售价在35-45 万元之间,如HOWO-A7解放J6 等;第三种路线产品的高性价比。
产品定位国内中高端,突出产品性价比、可靠性、稳定性、承载性,这种车型的配置特点是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选用国内最优秀零部件,比如合资品牌发动机(上海日野系列、康明斯、雷诺系列等)、合资品牌变速箱(如伊顿、杭州ZF 等)、合资品牌汉德车桥、国产ZF8098 转向器、合资品牌的制动组件等等。
D .争抢动力制高点重卡大功率高科技趋势日渐明朗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世界重型汽车逐步向重型化、大功率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各国汽车制造公司都在努力将载货汽车重型化、发动机大功率化以及高科技装备化作为产品研制和开发的发展方向。
以美国为例, 4 ~5 级载货汽车销售量,占其总销售量不超过1/5;而6—7 级载货汽车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1/3 强;8 级以上产品的销售量占销售总量的1/2 以上。
从市场销售产品的结构上看,级别越高的产品,市场销售量越大,并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位置。
未来重卡呈现出大功率、重型化、多轴化、轻量化、高技术化的发展趋势。
再看日本,重型汽车产品标准的极限,过去确定在总质量为26 吨以内。
这个标准与欧洲、美国等国的重型汽车划定的最大标准有差距。
为使重型汽车标准同欧洲接轨,日本计划修订标准,将重型汽车标准总吨位提高到40 吨以上,发动机输出功率从257kw 提高到368kw 。
按照新修订的标准,日本多家载货汽车制造公司正在研制超大型车,例如,日野公司的“超级海豚”( Super Dolphin )和日产公司研制的“大拇指”(Big Thumb )重型汽车等。
预测在未来的十年内,卡车的最大功率将达到735kW(1000 马力) ,汽车总质量将达到100 吨。
柴油机也将采用更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新型的催化微粒过滤器等,以满足今后更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
型汽车销售市场的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 16 吨以上载货汽车销售量的不断增加。
尤其是北美、 欧盟各国的地理环境特殊, 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方式是载货汽车的公路运输。
由于欧美等国的发动机研发和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一些与此相应的零部件制造工业也比较成熟, 所以在一定程 度上研发和生产大功率发动机已成为行业的一种趋势。
当前, 各国在充分考虑公路运输效益的情 况下, 大马力集装箱式货车运输已经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 专用 车、半挂牵引车的市场潜在需求,将在未来市场中占主要地位。
卡在进口卡车的比例中也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所配装的发动机功率范围为 410-450 马力 , 并 且逐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随着我国与境外发动机公司合资的技术引进, 发动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卡车企业未雨绸缪,其发动机的功率已得到普遍提升 的动力只有 180 马力,2002 年上升到 240 马力,2003 年这一数字为 280 马力,而到了2009据相关资料显示:从全球整体上看,重从目前我国重卡进口情况看,大吨位、大马力重2001 年,国内卡车主力车型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 300-400 马力之间。
未来二年之中, 动力将普遍延伸到 450-500 马力, 排气量要在 13L 以上据有关发动机专家预测,到 2010 年,中国重型卡车的发动机功率有望接近美国水平, 功率上升到以 350 马力 -450 马力为主,重卡市场的 “重 心”化竞争发展时期已经来临。
发动机竞争实力的提升,必将大大增强整车的竞争优势。
国内重 型卡车市场的争夺战, 已经从重型卡车发动机的争夺战开始了。
技技术的应用, 重型汽车的科技含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性、安全性和操作的轻便性。
这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并可为企业及个 人产生更大惊人的经济效益。
角度考虑,并预测到发展大功率、重吨位在中国的势在必行。
如玉柴已经有 上柴日野有标定功率达 303 马力、最大扭矩达 1870 N?m 的 11.1L 发动机已经问世。
东风康随着重型汽车制造方面大量高科其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表现为, 低污染我国未来的载重车必然会从降低单位运输成本的13L 的发动机问世明斯有功率达392kW ,最大扭矩达2508 N?m 的ISZ525 13L 发动机也已投产;一汽锡柴一举推出了13L 的6DN 系列重卡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351kW ,最大扭矩达2100N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