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d m o r t t t ∆+=β. (2-1)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52.0..mo s o d t t t -=∆ 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夏季:温度 24-28℃相对湿度 40%-65%:风速≯0.3m/s。

冬季:温度 18-22℃;相对湿度 40%-60%(采暖不要求);风速≯0.2m/s(采暖不要求)。

设计手册中推荐了各种建筑的室内计算参数,见表2-2、表2-3。

⑵对于工艺性空调应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2.2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建筑物采暖设计的热负荷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应根据建筑物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房间内获得热量(1)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2)热物料在车间内的散热量;(3)热管道及其它热表面的散热量;(4)通过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5)人体散热量;(6)照明灯光散热量;(7)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热量。

2.房间内散失热量(1)通过围护结构两边的温差传出的热量;(2)由门窗缝隙渗人的室外空气吸热量;(3)由外门、外墙的孔洞等侵入的室外空气吸热量; (4)由外部运人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等的吸热量; (5)机械排风的排热量; (6)水分蒸发的吸热量;(7)通过其它途径散失的热量。

2.2.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在稳定传热条件条件下,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为α)(.Wo R j j j t t K A Q -=& (2-3) 式中 jQ&--j 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 A j --j 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 2;K j --j 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 t R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 O.W --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见表2-4。

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北、东北、西北朝向: 0 东、西朝向: -5%东南、西南朝向: -10%~-15% 南向: -15%~25%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及辐射强度的大小。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0~1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

(2)风力附加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热负荷附加5%~10%。

(3)外门开启附加为加热开启外门时侵入的冷空气,对于短时间开启无热风幕的外门,可以用外门的基本耗热量乘上按表2-5中查出的相应的附加率。

阳台门不应考虑外门附加。

(4)高度附加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加大。

因此规定:当房间净高超过4m 时,每增加1m ,附加率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过15%。

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加在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进行风力、朝向、外门修正之后的耗热量)的总和上。

2.2.2 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由于缝隙宽度不一,风向、风速和频率不一,因此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量很难难确计算。

《规范》规定,对于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以及生产辅助建筑物按下式计算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m t t c Ll Q WO R p ao i )(278.0.-=ρ& (2-4) 式中 iQ&--为加热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耗热量,W ; L--经每m 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量,m 3/(h ·m),根据冬季室外平均风速,由表2-6查得; l --门窗缝隙长度,m ;ao ρ--室外空气密度,kg/m 3;p c --空气定压比热,p c =1kJ/(kg ·℃);m --冷风渗透量的朝向修正系数,见表2-7。

空调建筑室内通常保持正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计算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对于有封窗习惯的地区,也可以不计算窗缝隙的冷风渗入。

2.3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是指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3.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Rc c t t AK Q -=ττ& (2-5) 式中 )(τc Q&--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 A--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由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t R --室内计算温度,℃;)(τc 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分别在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 注意对)(τc t 的修正。

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⑴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公式(2-5)计算;⑵当邻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作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按下式计算:)(.)(R a m o i i c t t t K A Q -∆+=τ& (2-8) 式中 K i --内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的传热系数,W/(m 2.℃);A 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 2;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a t ∆--附加温升,可按表2-10选取。

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Rc w w c t t K A Q -=ττ& (2-9) 式中 )(τc Q&--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 K 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 2.℃),可由附录2-7和附录2-8中查得;A W --窗口面积,m 2;)(τc t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附录2-10中查得。

✧ 注意对K w ,地点的修正t d 。

2.3.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1.日射得热因数采用3mm 厚的普通平板玻璃作“标准玻璃”,在i α=8.7W/(m 2K)和o α=18.6W/( m 2K)条件下,得出夏季(以七月份为代表)通过这一“标准玻璃”的日射得热量q t 和q a 值,令a t j q q D +=,称j D 为日射得热因数。

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LQ j i S W a c C D C C A C Q max )(=ψ& (2-13) 式中 A W --窗口面积,m 2;C a --有效面积系数,由附录2-15查得;C 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附录2-13查得;C 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附录2-14查得;D jmax —最大日射得热因数,由附录2-12查得;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由附录2-16至附录2-19查得。

注意:C LQ 值按南北区的划分而不同。

南北区划分的标准为:建筑地点在北纬27°30′以南的地区为南区,以北的地区为北区。

2.4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室内热源散热主要指室内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和人体散热三部分。

室内热源散热包括:显热和潜热。

2.4.1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LQs c C Q Q &&=)(τ (2-14) 式中 )(τc Q&--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 sQ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 LQ C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附录2-20和附录2-21中查得。

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时,则LQ C =1.0。

1.电动设备显热散热量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η/1000321N n n n Q S =& (2-15) 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N n n n Q S 3211000=& (2-16) 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N n n n Q S ηη-=11000321& (2-17) 式中 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 ;η--电动机效率; n 1--利用系数;n 2--电动机负荷系数; n 3--同时使用系数。

2.电热设备散热量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N n n n n Q S 43211000=& (2-18) 式中 n 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

3.电子设备散热量计算公式同(2-16),其中系数n 2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对计算机可取1.0,一般仪表取O.5-0.9。

2.4.2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当电压一定时,室内照明散热量不随时间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