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暖通空调设计—空调负荷计算ppt课件

暖通空调设计—空调负荷计算ppt课件

3 系统: 补水量取系统水容量的2%(系统的小时泄漏量 为系统水容量1%)。
机房面积

空气调节、制冷机房的面积随系统的集中与
分散、制冷机与空气调节器的不同而异。全部设
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其通风、空气调节与制冷机
房的面积可按总建筑面积的3%~8%考虑。其中
风道和管道井约占总建筑面积的1%~3%,冷冻
机房面积占0.5%~1. 2%。总建筑面积小的取较

体育馆 50~60W/m2

图书馆 30—35w/m2

影剧院 60~65W/m2
❖ 暖通空调系统的用电量指标
❖ 注:①当采用吸收式制冷机时,电量可比上述 指标减少一半。
❖ ②当采用天然冷源时,不得采用上述指标。
❖ ③总建筑面积较小的建筑物或建筑物采用非 集中空气调节系统时,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 的用电量比上述指标应适当放大。
确定设计负荷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注:山东省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4-037-2006)中规定 了除低层住宅外,普通住宅的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不宜超过32W/ ㎡.
❖ 系统补水量与制冷设备的容量、系统的大小、管网 的长短、设备的多少和安装质量等有很大关系。
❖ 空气调节工程中主要补充水的三个地方:一是冷却 塔、二是锅炉、三是冷冻水(热水)系统。
1 冷却塔:冷却塔的补充水量约为循环水量的1%~ 1.5%。
2 锅炉:蒸汽锅炉的补水量,除补充蒸汽量的消耗外, 按其日蒸发量的2%补水;热水锅炉可按总循环水量的 1%补水。
大值,总建筑面积大的取较小的值。
机房面积
❖ 空气调节、制冷机房的面积随系统的集中与分散、制冷机与空气调节器的不同而异。 全部设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其通风、空气调节与制冷机房的面积可按总建筑面积的3 %~8%考虑。其中风道和管道井约占总建筑面积的1%~3%,冷冻机房面积占0.5 %~1. 2%。总建筑面积小的取较大值,总建筑面积大的取较小的值。
❖设备层的设置:
❖ 高层建筑中考虑到空气调节设备的耐压大小及风道 设备尺寸所占用的空间,必要时可设中间设备层。设 备层的层高一般高于标准层(常为标准层的1.6倍)。有 设备层时也可做为管道层用。设备层的位置应依据空 气调节、制冷等设备的耐压大小及建筑物的分区确定.
五.设计负荷
设计负荷是选择空调系统设备容量、决定系统能力 大小的依据。设计负荷要尽可能接近实际负荷值,设备 选得偏小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选得过大不仅系统的初投 资增大,一些设备如冷热源很可能长期在低效率工况下 运行。在根据负荷决定设备和管道大小时,末端和支管 应按所负担区域的最大计算负荷确定;集中的冷热源设 备和主管道大小应按整个系统实际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 确定,应考虑到系统各部分形成负荷的时间差,高峰负 荷应在计算负荷的基础上乘以同时使用系数指空气温度、湿 度、风速等,包括冬季采暖计算参数,冬、 夏季通风计算参数,冬、夏季空调计算参 数等。
三.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的获取
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 200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暖通空调.动力》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第二版) 及其它有关资料选用
❖ 注:①当建筑物内只有部分面积设置空气调节系 统时,机房面积指标,可按比例适当减少。
❖ ②上述机房面积指标中已包括热力入口、热交 换器间的面积在内。
❖ ③上述估算值不包括锅炉所占面积。
❖ ④上述估算值不包括高层建筑所需的管道层面 积。
❖管道层的设置:
❖ 高层建筑中有时需要设管道层,管道层的位置与数 量与建筑物的高度及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关。管道层的 层高一般为2.2m,以15~20层设一管道层为宜。这种 管道层内不宜安装空气调节机及其他需要经常维修的 空气调节通风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ldings GB 50189-200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5年7月1日
暖通空调系统的用电量指标
❖ 通风、空气调节与制冷设备用电量(安装容量)估 算指标,一般应按冷、热负荷及风量选用设备后,再 进行统计。
❖ 当条件不允许详细统计时,可参考下列指标估算 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的用电量指标。

旅馆 35~45W/m2

办公楼 40~50W/m2

医院 35~45W/m2

商店 45~55W/m2
四.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的取值原则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的取值既不是实际 值的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是在综合考虑 了经济、技术性和系统的保证率等的基础 上制定的,它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和能源政 策,具有法定性。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1)附录样式
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了室内环境节能设计 计算参数,应参照执行.
❖ ④上表以北京地区为依据,南方地区可适当 加大。
❖制冷机的冷却水量可根据制冷机的型式按下
列指标算: ❖ 活塞式制冷机 0.215m3/kw ❖ 螺杆式制冷机 0.235m³/kw ❖ 离心式制冷机 0.258m³/kw ❖ 吸收式制冷机 0.300m³/kw
❖ 空气调节用水量(主要指补充水量):
第三章 设计计算参数.设计负荷
第三章.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设计负荷
一.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包括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冬、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 相对湿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室外计算相 对湿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夏季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湿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 时温度,冬、夏季室外最多风向、频率及其平均 风速,冬、夏季室外大气压力,冬季日照百分率, 采暖期天数,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大气透明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