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研究方法练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练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练习题内容介绍>>自测题一、填空1. 按结构分,调查访问法类型有()、()、()三种。

2. 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分为()、()、()三种。

3. 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4. 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之间最好。

5. 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

6. 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选择();重视质的研究,可以选择();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

7. 通常内容不是太多,或者访谈对象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多次访问,可以采用();内容话题很多,或者要深入探究某个问题,由于一次时间有限,所以就需要采用()。

8. 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二、选择1. 在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那几种叙述是正确的:()。

A 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 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 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 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E 提问时,应尽量回避那些敏感性问题2. 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不正确的:()。

A 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B 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C 量表尺度越大,测量越精确D 问卷题目越多越好E 题目叙述不宜过长3. 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A 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 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 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4.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的回答时间?A 0-30分钟B 30-40分钟C 40-50分钟D 50-60分钟5. 对于使用问卷法的好处,下面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A 样本大,效度增加B 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C 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D 问卷回收率最高F 邮寄问卷经费高6. 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 对调查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确定群体的基本单位;B. 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

C. 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

D. 访谈调查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查的资料价值。

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A. 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B. 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C. 交通工具D. 被访问者的合作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

B. 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

C. 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

D. 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9. 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 访谈法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作用。

B. 访谈法不需要做准备工作。

C. 访谈法对于不适于书面语言的对象更容易接受和恰当。

D.访谈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10. 下列哪一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问卷中的事实问题仅用于调查受测者作过那些事情。

B. 问卷施测的时间掌握在15分钟以内最好。

C. 选择实施的对象只要样本容量够大就有代表性。

D. 只有知道了研究问题的行为样本,才能编制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的题目。

三、名词解释 (任选六题做)1. 访问法2. 结构型访问法3. 非结构型访问法4. 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法5. 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法6. 问卷和问卷法7. 结构型问卷8. 无结构型问卷9. 选择式和排列式10. 尺度式和抽象式11. 事实问题12. 态度问题 13. 行为样本 14. 研究特质四、简答(选四题做)1. 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2. 请简述问卷法的优点与缺点3. 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4. 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可以在哪些情况下运用访谈调查?5. 简答问卷编制的主要步骤6. 简答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的情况7. 简述访问法的一般步骤五、综合分析题(全做)1. 现在欲研究中学生的学生动机,请设计一个结构化的访问提纲。

2. 请根据有关资料,自编一学生动机调查问卷,并进行小规模的试测,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完整的结果报告。

一、1. 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2. 主观判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3. 结构型、无结构型4. 7±25. 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6. 封闭型访谈、重视质的研究、开放型访谈、封闭型访谈、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开放型访谈7. 一次性访谈、多次性访谈8. 有关问题、问题顺序二、1. D、E,2. D,3. C ,4. B ,5. D、F6.D,7.C,8.A,9.B,10.D三、1. 访问法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搜集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该方法是一个访问者与一个被访问者通过面对面的接触,透过有目的谈话,以寻求研究资料的方法。

2. 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问题标准化,即事先拟好题目,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询问。

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对所有被访者进行相同的询问,然后将被访者的回答,填到事先制好的表格中去。

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由被访问者自由选择答案。

3. 非结构型访问法又称非标准型访问法。

这种方法是指事先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问题顺序去问,访问者可以就某些问题与被访问者进行自由的交谈,以了解某些想研究的心理问题。

4. 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前者是双方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交谈的方式;后者是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电话、电脑等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前者能够看到被访者的表情、生活环境等,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有助于研究者更加准确地解释访谈内容的意义;后者则可以减少奔波之苦与长途旅行的经济负担,但是往往了解的信息比较有限。

5. 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前者是由一个研究者和一个被访者所构成的访谈;后者是由一至三名研究者和两名以上的被访者所构成的访谈。

前者适合于以下情况:访问某个特定个体的情况;了解带有隐私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情况;作深入的与“解剖麻雀”式的研究。

后者适合于:了解某个群体(比如男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有某种共同爱好的学生等)的情况和想法;进行类型学的分析研究;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观点。

6. 研究者将其所要研究的事项,制成问题或表式,既是问卷;而以邮寄的方式寄给有关的人们,请其照式填答寄回,再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相应分析研究,即运用问卷作为搜集资料工具的研究方法是问卷法。

它重在对个人意见、态度和兴趣的调查。

7. 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是对所有被测者应用一致的题目,对回答有一定结构限制的问卷类型。

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8. 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不必将资料量化,但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被访问的人数一般较少,自由回答。

9. 排列式,答卷者对问题的多种答案,依其喜欢、满意程度排序。

选择式,将问题的几种可能答案统统列出,让答卷者选择一个或几个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

10. 尺度式,问题的答案是用1-5,或1-7或1-其他数字表示,将填答者的反应显示在一个评价量尺上。

即让填卷人选择一个或几个能表述自己实际情况的数字。

11. 事实问题指为询问个人基本情况和某些实际行为(不论过去或现在)而编制的问题形式的、规范化的问卷内容。

12. 态度问题指为询问有关意见方面的(如意见、信仰、情感、动机之类)和有关价值或人格方面的(如道德观念,进取性格之类)情况而编制的问题形式的、规范化的问卷内容。

13. 所谓行为样本,是指代表研究问题特质各方面内容的具体行为表现取样,即问题样本。

14. 所谓研究特质,是指所欲研究问题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研究问题的结构或架构,这是编制问卷必须了解的问题。

四、1. 问卷内容应注意的问题:(1)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而合适。

类型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开放式无结构或限制式有结构的题目,应从研究的性质来决定;一是性质上的类别,如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学校教育方式、教学效果。

(2)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

每一类型中的题目,应该均为验证假设或研究目的所必需。

(3)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

含混不清容易引起误解,造成问卷的偏差和失真。

通常应设法避免三类问题:(1)太普遍化的问话,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如“你常看电视吗?”(2)语意不清的措词,使受测者费解,如“你认为目前教师的待遇够好吗?”“待遇”和“够好”都是语意不清;(3)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如“宗教的作用是使人向善,还是麻醉自己?”(4)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些地方不能乱碰的,特别是关于禁忌与爱好方面,或者是正面问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

涉及个人隐私或恩怨的问题,也不能问,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会遭到抑制。

(5)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

对于社会称许性的题目,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编题时尽量少用理性的叙述,而从被测者感觉方面进行描述,可减少社会称许性。

例如,学习动机问卷:“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测学业动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测掌握动机),这两题的社会称许性都较强,如果二选一的话,一般选第二问,因为老师、家长经常是这样教育每一个学生的。

这是一种理性的说教,如果改为:“每次卷子发下来后看到分数比别人高,心里很美滋滋的”(表现出学业动机),“每次卷子发下来后,虽然得分比别人高,也总觉得自己考试时没有发挥好”(测掌握动机),这样从感觉的方面进行叙述,没有理性的思考,而是直接反映感觉,可大大地减少题目的社会称许性。

(6)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

(7)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

许多问题,设计者看来,非常简单,可是受测者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或遭遇过,得替他们设想,在他们的知识、经验、能力的范围内提出问题,不要把问题理论化。

2. 问卷法的优点:(1)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可不受人数限制,因此,抽样范围较广,在时间,经费方面,也比直接调查访问较为经济。

(2)此法只需印刷费、邮费,所费不多,且易行。

(3)问卷法可令被调查者有充分考虑的时间,不受别人干扰,并自由地表示意见,其结果将更为可靠。

(4)所拟问题可尽量求其细密,凡在访问时不能直问,或问而不易得到真确回答的事项,皆可在问卷上得到较为满意与可靠的答案。

问卷法的缺点:(1) 问题含糊不清,便不能得到确实的回答。

(2) 所选样本,若不能代表某种团体的意见,其结果将不可靠,亦即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