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风寒感冒的点穴按摩方法

治疗风寒感冒的点穴按摩方法

治疗风寒感冒的点穴按摩方法
用两手(或单手)的大拇指分别按压下列穴位。

每个穴位按揉100~200次,每天两次。

按揉要有一定力度,有痛觉才有效。

1、风池(胆经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

2、大椎穴
[定位]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3、风门(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4、肺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5、中府(手太阴肺经穴;肺之募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
位置:胸前外上方平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中烦满,胸痛,肩背痛,腹胀,哎逆,喉痹,浮肿。

6、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穴;原穴)掐异侧同时掐同侧耳垂面侧可治疗牙痛
位置:手背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主治:(主治面部一切疾病——面、口合谷收),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喉痛,指挛,臂痛,口、眼歪斜,咽喉肿痛,胃痛,热病无汗,多汗,上肢病变。

7、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穴;合穴)
位置: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发热,高血压,手臂肿痛,肘痛,上肢瘫痪;热病,咽喉肿痛,腹胀,吐泻,齿痛,瘾疹,癫狂善惊。

8、足三里ST36 Zú sān lǐ(胃经穴,强身穴,消肠胃之气)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