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计划篇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实施方案**农业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实施方案一、流转地点:二、土地流转原则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体制下,维护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得改变土地原农业用途,不得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流转受益归承包农户所有。
2、坚持集中、规模、增效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对集中,发展规模经营。
3、坚持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规范合同管理、及时解决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确保规范有序进行。
三、土地流转方式1、农民以转让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确保稳定流转的稳定性,流转时间为**年。
2、农户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流转。
在集中流转、连片开发过程中,对少数不愿流转的承包户,可以通过调换土地等方式协商解决。
3、土地流转价**元/亩(均不含所有政策性补贴在内,如粮种补贴、种植补贴等)。
4、鼓励农户在自愿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份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四、目标任务20XX年,力争土地流转面积5000亩,20XX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000亩,20XX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0亩,20XX 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000亩。
五、建立机构,提供服务,确保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1、成立相关组织。
县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土地流转服务小组,赛德农业成立了专门的**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
2、建立镇、村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农业出10-20元/亩作为协调费,具体为每块农田全部流转的20元 /亩,留一户的15元/亩,二户的10元/亩,同块农田内三户或三户以上不进行流转的,**不接收(农田地块以农忙路为界)。
六、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1、农村土地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本着实事求是、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确定,用现金兑付。
实行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收益分配可以实行保底分红。
2、在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期内,因不可抗力导致受让方无法继续经营的,土地应归还原承包方耕种。
除原流转合同另有规定外,通过流转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再流转。
3、国家各项惠农补贴原则上按谁种田谁受益原则发放,土地流转双方有约定的,约定结果要在流转合同中加以明确。
4、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经双方签订后,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篇二:xx镇土地流转实施方案XX镇土地流转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全镇土地流转步伐,进一步优化调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单产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以不改变土地用途为前提,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规模经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统XX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有效 形式,着力培育规模经营主体,重点扶持规模养殖、规模种 植和规模加工,全力推动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不断提升 镇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不 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农村土地流 转应尊重农民意愿,流转的条件、方式、期限和价格等由流 转双方协商决定。
农村土地流转的收益全部归原承包农户所 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扣缴或挪用。
二要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农村土地流 转不得改变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得借流转之机将 承包地打乱重分。
要坚持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流转主体 地位,农户将部分或全部土地通过转包、出租或股份合作形 式流转时,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
三要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 宜,以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农业产业发 展规划为基础,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不失时 机积极引导,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又要坚 决反对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流转土地。
四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强化政府政策激励、有效服务、规范管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要坚持集中、规模、增效。
农村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实行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流转模式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配置为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大力推行土地租赁、托管、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新型经营方式,推动全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土地租赁模式。
按照“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农村科技示范户、种植能手或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自然人,流转本村或邻村农户的土地,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种植大户发展家庭农场。
蓼泉村探索推广土地租赁模式,新建连片100座以上钢屋架大拱棚示范点1个。
2.集中托管模式。
按照“村委会+合作社+基地+农户+ 公司”的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村委会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在充分尊重农户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将本村不愿失去土地且没有发展能力农户的土地,进行统一流转经营管理,村委会按委托协议与农户兑现经营收益。
湾子村依托鑫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托管、代耕全村土地5000亩以上,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以上。
3.反租倒包模式。
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出面对农户耕地进行统一流转,并支付土地流转费。
合作社再将流转的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承包给种植大户、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或有经营条件的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承包人向合作社支付租赁费。
唐湾村、寨子村、双泉村依托成立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探索推广反租倒包土地经营新模式,群众经济收入可观。
4.土地股份合作模式。
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委会或个人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入股土地整治后,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或采取租赁和股份合作等方式,与种植能手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投资经营,按土地股份对流转收益与入股农户分红。
上庄村与金源公司合作,建成3000亩以上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1个,新添村依托农民经纪人创业致富,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四、土地流转程序1、农户自行流转。
流转双方有流转意向的,农户可向村委会申请,经审查后,由镇经管站指导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
2、村委会牵头统一流转。
涉及的农户均应书面委托村委会。
流转形式、期限、标的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后,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农户与受让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
在大面积土地集中、连片流转过程中,对少数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户,由镇、村协调,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用本村其他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承包地或村集体用地进行调换解决。
镇经管站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农村土地统一流转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3、委托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流转。
依托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农户应书面委托镇经管站,流转形式、时间、标的等要严格按照委托内容,流转合同由流转双方签订。
4、村委会流转集体资源。
对未进行家庭承包的集体耕地、水面、“四荒”地、林地以及村庄整治开发的宅基地等,经本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协商等方式进行流转。
受让方在承包期内,可以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或其他方式再流转。
对未取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的土地,村委会一律不得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合同须经镇经管站备案。
镇、村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做好对受让方生产经营能力、经营项目、履约能力、资信等情况的调查,建立资信档案。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村级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成立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县、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设立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开展土地流转指导协调、供求登记、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工作。
各村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开展土地流转信息的采集上报等工作。
2.强化宣传引导。
加大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土地流转示范工作。
在平等、自愿、互利原则下,鼓励、支持、引导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大胆尝试,以点带面、滚动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3•加强政策扶持。
县上对行政村当年整村土地流转达到90%流转期限5年以上,经县产权交易中心鉴证,每村给予土地流转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以奖代补资金3万元;对连片流转农户土地2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发展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的,给予受让方每亩100元的一次性补助;对引领示范作用发挥好、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大户和产业带头人,给予创业带富贴息贷款10万元,贴息期限不超过 2 年; 对引领创业突出的村干部根据创业规模给予创业带富贴息贷款10万元,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年底给予产业奖励资金篇二: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逃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土地流转的指导思想根据《土地承包法》、《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在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损害农民和村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依法、规范、有序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和目标任务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流转主体地位;坚持集中、规模、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坚持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在流转过程中,要加强指导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全面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规程,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并及时调解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各方利益。
基本方式。
流转方式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采取法定的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同作等方式进行。
目标任务。
明确目标任务是提升土地流转服务质量,规范土地流转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