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学习要点
一、印花税的基本原理
(一)印花税的概念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二)印花税的特点
1、征税范围广
2、税负从轻
3、自行贴花纳税
4、多缴不退不抵
二、纳税义务人
在境内书立、使用、领受印花税法所列举的凭证并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分为:立合同人、
注意:①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指具有合同性质的协议、契约、合约、单据、确认书及其他各种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均应视为合同缴印花税。
②合同包括(见税率表)
③凡由两方或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当事人各方均为印花税纳税人应各就其所持凭证的计税金额履行纳税义务。
三、税目与税率
(2)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以及作为合同使用的单据
(3)产权转移书据
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等权力转移合同
2、定额税率(每件5元)
非记载资金的账簿
权利证照(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一般规定(计税依据)
(二)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1、一般规定中以“金额”、“收入”、“费用”为计税依据的,应按金额计税,不得作任何扣除。
2、同一凭证载有2个或以上经济事业而适用不同税目税率,如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按合计税额贴花;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
3、按金额比例贴花的应税凭证,未标明金额的,按凭证所载数量*国家牌价计算金额,无国家牌价的,按市场价格计算金额,然后按规定贴花。
4、应税凭证所载金额为外国货币的,按凭证书立的当日外汇管理局公布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然后计算应税税额。
5、应纳税额为T=0.XY形式的,①X<1,T=0,②X≥1,Y<5,T=0.X;③X≥1,Y≥5,T=0.(X+1)
6、有些合同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时,可先按金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花。
7、不论合同是否兑现或是否按期兑现,均应在签订时计算应纳印花税并贴花。
(对已履行并贴花的合同,所载金额与合同履行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的,只要双方未修改合同金额,一般不再办理完
税手续)
8、(对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而言)属由国家批拨付事业经费,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单位,其记载经营业务的账簿按每本5元贴花,不记载经营业务的账簿不贴花;
属经费来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营业账簿应对资金账簿和其他账簿分别计算应纳税额。
对上述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其跨地区经营的分支机构使用的营业账簿,由各分支机构在所在地计算贴花。
上级拨付资金的分支机构,记载资金的账簿按核拨的账面资金贴花(上级单位记载资金账簿应扣除下拨资金的余额部分计税贴花),其他账簿按定额贴花;上级不核拨资金的分支机构,只就其他账簿按件定额贴花。
9、以货换货方式进行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应按合同所载购销合计金额计税贴花。
合同未列明金额,按购销合计数量依照国家牌价或市场价格计算应纳税额。
10、施工单位将已承包项目分包或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分包或转包合同,应再贴花。
一、已税凭证的副本/抄本仅留存备查,不贴花,视同正本使用的,应另贴花。
二、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印花税。
社会福利单位:指抚养孤老伤残的社会福利单位。
三、国家指定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税。
国家指定部门、农副产品由印花税法授权省级SW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划定。
七、农牧业保险合同免税。
四、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免税。
五、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免税。
六、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用于生活居住的租赁合同免税
八、军事物资、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凭证,新建铁路工程临管线运输凭证免税。
九、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征收规定:
1、实行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成立的新企业(重新办理法人登记的),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或因企业建立资本纽带关系而增加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以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资金应按规定贴花。
2、以合并或分立方式成立的新企业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以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资金应按规定贴花。
3、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行主体的,其余金额未作变动其改制前已贴花,则不再贴花。
4、企业债转股新增加的资金应贴花
5、企业改制中经评估增加的资金,应按规定贴花
6、其他会计科目记载的资金转为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的,应贴花。
7、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印花税。
8、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而发生的股权转让,暂免印花税。
(联想:个人所得税中此项内容免个税)
十、2006-1-1至2008-12-31,与高校学生签订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印花税。
(联想:与高校经济实体有关的涉税内容)
第五节征收管理
一、纳税方法
根据税额大小、贴花次数、税收管理的需要,分别采用三种纳税办法。
(一)自行贴花
1、一般适用于应税凭证较少以贴花次数较少的纳税人
2、纳税义务产生时,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性质和适用税目税率,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购买印花税票,自行一次贴花印花税票并注划销。
对已贴花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增加的,增加部分应补贴花。
凡多贴印花税票的,不得申请退税或抵用。
(二)汇贴/汇缴办法
1、适用于应纳税额较大或贴花次数频繁的纳税人
2、一份凭证应纳税额大于500元,应向税务机关申请填写缴款书或完税凭证,将其中一联粘贴在凭证上或由税务机关在凭证上加注完税标记来代替贴花。
3、同一种类凭证,需频繁贴花的,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采用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汇总缴纳期限为1个月。
采用按期汇总纳税方式,纳税人应事先告知SW。
缴税方式一经选定,1年内不得改变。
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单位,对征税/免税凭证汇总时,凡分别汇总的,按本期征税凭证汇总金额计缴印花税;凡确属不能分别汇总的,应按本期全部凭证(含免税凭证)实际汇总金额计缴印花税。
凡汇总缴纳印花税的凭证,应加注税务机关指定的汇缴戳记,编号并装订成册后,将已贴花或缴款书的一联粘附册后,保存备查。
(三)委托代征办法
税务机关委托发放权利、许可证照的单位和办理凭证的鉴证、公证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单位代为征收印花税款。
税务机关按代售金额5%比例支付代售手续费,被委托单位负有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义务,具体对以下纳税事项监督:
A、是否已贴花;
B、是否足额贴花;
C、是否按规定注销。
二、纳税环节
印花税在书立或领受时贴花,即在合同签订时账簿启用时,证照领受时贴花。
合同在国外签订不便在国外贴花,应将合同带入境内办理贴花手续。
三、纳税地点
1、一般为就地纳税。
2、在全国性商品物资订货会(展销会/交易会)上所签订合同的应纳印花税,由纳税人回所在地时办理贴花手续,该会为省级内不涉及省际关系的,纳税地点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四、申报
五、管理处罚
(一)对印花税应税凭证的管理
1、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统一设置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保证各类应税凭证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登记。
2、应税凭证数量多或内部多部门对外签订应税凭证的单位,要求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应税凭证登记管理办法。
3、印花税应税凭证保存期为10年。
***违反上述规定的处罚见处理第(四)条
(二)完善按期汇缴办法
税务机关应加强按期汇缴单位的纳税管理,对核准汇缴的单位,应发给汇缴许可证,核定汇总缴纳期限,同时,应要求纳税人定期报送汇缴情况报告,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三)核定征收印花税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地方税务机关可核定纳税人印花税计税依据:
1、未按规定建立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或未如实登记和完整保存应税凭证的;
2、拒不提供应税凭证,或不如实提供应税凭证致使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
3、汇缴的,未按地方税务机关规定期限报送汇缴情况报告,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报告,逾期仍不报告的或税务机关检查中发现纳税人有未按规定汇总缴纳印花税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