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分析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这一基本原理河北省高邑县付村乡财政所积极实施培植财源工程,使昔日以贫穷闻名的付村乡变成了如今的“富村乡” 。
当年荒芜的岗坡上今天果实赢枝,工厂矗立。
付村乡山高坡多地荒,财政收入1993 年以前在全县倒数第一。
1 993 年,县财政局派出得力骨干来到乡财政所抓扶贫。
他们很快提出一手抓特色农业,一手抓乡镇企业的治穷方案。
乡财政所的同志请来了农业专家“号脉” ,得出结论:此地适合发展果木“绿色” 经济。
1 998 年财政所筹集资金1 0 万元,并派人同乡里的同志一起到山西选购梨和枣苗树种。
经过技术培训的 130 户农民一次栽种成功。
次年,大规模的种植在全乡推广。
到去年,当地梨树枣树种植面积发展到 3000 亩,达32 万棵。
以前付村乡一年的农业特产税只有 3 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即上缴60 万元。
付村乡富产陶土,财政所利用陶土能生产瓷砖这一优势,从1996 年开始,帮助乡镇企业开发瓷砖产品。
三年来,在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财政所共筹集银行贷款1 000 多万元,帮助个人有偿借款330 万元,重点扶持了河北金马陶瓷厂、三信地砖厂的发展。
扶起“龙头” 龙腾越。
财政的有力扶持,使这些企业有了“造血功能” ,满山的陶土变成了“金土” 。
几个龙头企业年纳税达到 250 万元。
这些企业的崛起,带动了全乡个体企业的快速发展。
到去年年底,这片荒岗上已崛起大中型陶瓷厂42 家,织布厂 85 家,铸造、面粉等小型企业 57 家。
付村乡 85%的财政收入来自这些企业。
经过多年精心扶持,如今付村乡绿色财源已漫坡遍岗,企业财源遍布全乡,财政收入由 1998 年的 440 多万元,增长到今年近千万元,一跃成为全省财政收入的排头兵。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是财政学的基本原理,也是财政工作者的工作指南。
乡财政工作者积极实施培植财源工程,请专家为企业“号脉” ,扶“龙头”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强化其“造血功能” ,给企业后劲,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付村乡的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加了,财政收入也随之增加。
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经济与财政之间决定和积极的反作用关系。
这几年的财政政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从对我们居民的生活影响方面看更直接些: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好,出行、购物等方便,设施多了,生活变的有趣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丰富了,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饮水、交通、就医、就学条件也有很大改善,免税、直补等措施收入有了提高。
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措施多了,后顾之忧少了。
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高,高速路、高架桥、空客、和谐号等高科技装备将我们带入了暂新时代,最难完成的铁路也修到了拉萨,经济发展的交通通道已经接近完成或有了柜架,经济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基本解决或形成新的体系,人的难题快要得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包袱即将减轻,为经济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三是从金融、证券、期货的高端市场到分地区、分城市的专业化的批发、零售市场等越来越完善,一个具有新时期、跨国、跨地区的立体融资、投资、盈利经营的大规模市场化基本建成,货物、资金的流动速度离科幻社会的流动速度也差距不大了。
四是文化、教育、卫生等服务体系的建设很快,每一个国人都有了共同的体验。
公共服务中监视器的安装、警察限时到现场,让居民在安全方面有了安心的感觉。
五是注资、融资多了些大规模、高科技的大中型企业,由你随便选个汽车制造厂就知道什么是生产速度,什么是效率。
总之,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幸福的,财政政策的好处无处不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广东梅州市五华县财政“五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12-3-19 17:3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
广东梅州市五华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财政工作中心,通过“五个全力”,全面推进财政各项工作。
一是全力组织财政收入。
坚持以抓收入为中心,严格落实领导抓收入责任制,继续加强财税联席会商,强化收入征管,力促收入增长。
同时认真做好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工作,确保罚没资金和各项规费收入及时上缴入库,切实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二是全力争取上级财力支持。
继续保持和上级财政的密切沟通联系,充分反映我县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困难实际,争取更多的财力支持,努力在争取上级支持收入上实现新突破,缓解当前我县财政困难矛盾,保障五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提速发展。
三是全力加快培植财源。
以筹资支持建设完善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引导作用,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培植财源。
四是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将县本级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民生领域,确保持续改善民生。
五是全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的制度建设,规范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监管程序,制定切合实际的绩效考评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分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2011-08-18 来源:未知作者:吕军参与讨论:会计论坛∙【会计网校课程打折优惠,火爆招生中】【华尔街算法+清华大学智脑,打造A股投资新武器】∙【2012初、中级职称考试保过班:五大班次+内部资料精华班+辅导教材=300元/科!】湖北省郧县位于鄂西北山区,是一个集“老、少、穷”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是南水北调水源区,是一个农业大县,走的是工业强县之路。
自省委、省政府把郧县确定为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力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工业强县,突出产业培植,突出招商引资,突出创优环境。
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以汽车及配套产业为支撑,以培植文化旅游业为重点,以矿产品深加工业为补充的四大支柱产业格局。
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郧县经济发展的特点1、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9.4亿元,同比增长42.2%;工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41.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17亿元,同比增长51.7%;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十堰市第一。
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7.6%;工业化率达到42%。
全县经济呈现快速强势增长态势。
2、重点项目推进迅速,拉动效益明显增强部分新投产项目产能得到充分发挥,新增产值较大,带动作用明显。
金龙二期、佳恒二期、神河联达轻型载重车、天神乳化炸药、康迪药业扩能等项目的投产,新增产值6.6亿元,带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长37.8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增势强劲,效益明显提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24家,过3000万元的企业20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14家,过亿元的企业11家,完成产值36.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73.5%,同比增长54.4%,增幅比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高出8.4个百分点。
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82%.2010年,工业经济实现利润1.1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初增长69%、84%。
4、财力进一步扩张在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下,2010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136%,剔除南水北调耕地占用税43700万元之后,县域内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4.2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7.5%,年均增长率为2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4亿元,同比增长241%,剔除南水北调耕地占用税43700万元之后,县域内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62.4%;年均增长率为21.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幅全市排名第一。
5、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亿元(现价),比2005年增长117.4%,年均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亿元,比2005年增长110.9%,年均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是2005年的6.7倍,年均增长46.1%。
五年累计投资达到90.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5倍。
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动力。
二、财政服务工业经济的具体做法1、围绕关键点,积极服务“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大环境工业兴,则县域经济实力强。
抓住了工业,就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要想一个县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单靠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经济的重视和全社会对发展工业经济的支持。
一是县委、县政府先后提出了“一主四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市场化为取向,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以城镇化为载体)方针、“一主两翼”(以生态经济为主导,以工业制造业和绿色产业为两翼)和四大支柱产业(汽车及配套产业、矿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布局及工业“1235”(产值过百亿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30家,打造商用车、铸锻、液压、石材加工、农产品加工5大产业集群)工程发展战略,明确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
二是建立了县领导包点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制度,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领导保障。
三是举全县之力,扶持工业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123”工程政策补充规定》、《郧县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补充规定》等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4个,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是结合郧县实际,在全县开展了“企业服务年”和“企业发展年”活动,增强了全社会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识,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优化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2、找准切入点,加大工作力度,全方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企业发展年”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
一是加大技术服务,指导重点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新的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并使其按要求准确、完整报送财务信息,及时把握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动态。
二是加大制度服务,开展了对企业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时将省厅企业处汇编的企业财务制度分送到重点企业,使企业能够合法经营,依法维权,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
三是加大资金服务,县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技改贴息资金、新产品创新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向跟踪企业倾斜,全年共拨付各类财政扶持资金2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