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考核
《合同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主合同
答;不以他种合同的存在为前提,不受其制约而能独立存在的合同。
2、抵押
答: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抵押人)不转移某一特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抵押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财产或者以拍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一种担保方式。
3、合同终止
答: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终止合同关系,合同确立的关系消灭。
4、严格责任原则
答:又称为无过错责任,有违约行为,是不以违约方的过错为责任要件,而是依法律的特别规定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在认定责任时,不考虑违约方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违约方可能有过错,也可能无过错,只要没有免责事由(不可抗力和合同中规定的免责条款,且该免责条款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要约的失效原因。
答:要约的失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受要约人拒绝要约。是指受要约人采用通知方式明确表示不接受要约所载明的条件。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取得承诺的法律地位或资格,有权在承诺与拒绝要约之间进行选择。当受要约人选择了拒绝要约时,就是放弃了这种资格,当拒绝通知到达要约人时,要约当然失去效力。(往往只发生于受要约人为特定人的情况,对不特定的人发出的要约往往并不因特定人的拒绝而失效。)受要约人在拒绝要约后,如果后悔,可以向要约人发出撤回拒绝的通知,但该通知必须于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之前或同时到达要约人,才发生撤回拒绝要约的效力。与要约的撤回制度意思一致。
(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而不是撤回。要约撤回的时候要约还没有生效。
(3)承诺期限届满要约未被承诺。受要约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自己的不作为方式表明不接受要约中规定的条件,是一种拒绝要约的行为。
(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
2、保证具备的法律特征。
答:保证具备的法律特征有两个:一是保证属于人保。作为一种担保形式,保证并不是以具体的财产提供担保,而是以保证人本人的信誉和不特定的财产提供担保。二是保证人必须具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保证人的保证之所以能担保债权,关键在于保证人清偿债务的能力。
3、质权人的权利。
答:(1)占有质物的权利
(2)收取质物的孳息,并先充抵孳息的费用。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3)对质权的保全,如果质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有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的,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可以拍卖或者变卖质物
(4)优先受偿的权利。
4、五种绝对无效合同。
答:(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答: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主要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等三种方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区分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的法律意义。
答:区分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的法律意义在于:
(1)当事人的责任不同。
在有偿合同中,债务人的责任比较重,无偿合同中,债务人的责任比较轻。例如,有偿保管合同的保管人因过失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应赔偿全部损失;而无偿保管合同的保管人因过失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时,虽然不能免除全部责任,但应酌情减轻责任。
(2)主体要求不同。
有偿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不经法定代理人同意,原则上不能订立有偿合同。而对于一些单纯获得利益的无偿合同,原则上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可以订立。例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他人的赠与,应当是有效的。
2、采用严格责任原则的意义。
答:采用严格责任原则的意义:
从过错责任原则到严格责任原则,是我国合同立法的一大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采用严格责任原则,符合国际上的一般做法。各国对此多采用严格责任原则,不履行一方即使没有过错,仍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可以督促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义务。从我国的现实来看,违约的原因很多,其中,三角债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连锁债务的存在,导致不能履行义务,按原有的过错责任原则难以追究违约方的责任,当事人长以此为借口,认为自己无过错,所以拒绝承担责任。而按严格责任原则,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只要不按约履行,即构成违约,可以起到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的作用。
第三,可以有力地保护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在采用过错责任原则时,另一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必须首先证明其主观上有过错,而违约方主观上是否有故意或者过失,很难为外人所知,增加了受害人的举证困难。在采用严格责任的情况下,另一方只要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违约的事实即可,至于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不予考虑,如果违约方不能证明自己有免责的事由存在,就应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