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通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PPT作者夏春玉流通概论PPT大纲(全套课件齐).doc

流通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PPT作者夏春玉流通概论PPT大纲(全套课件齐).doc

第一章商品流通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交换与商业一、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1.社会分工的概念2商品交换的概念3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关系二、商品交换的发展与商业的产生1.商品交换的发展(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与物物交换游牧部落的出现,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重要标志。

商品交换主要是剩余产品的交换,交换形式则是物物交换,即W—W。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交换形式由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W—G—W(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商人便应运而生,这就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品交换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W—G—W转变为G—W—G∕,即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 商业的产生三、商业的概念与分类1.商业的概念(1)广义和狭义的概念(2)特点2.商业的分类:业种、业态、流通阶段、流通范围。

第二节商业的特征与贡献一、商业的特征(4点)二、贡献第三节商业的发展一、零售商业的发展1.3次革命的发展历程2.国际化经营二、批发商业的发展1.批发与零售业的分离2.批发市场的产生3.期货交易与商品交易所的出现4.销售形势的变革5.批发商业的组织、经营和技术革新第二章零售商业第一节零售商业的定义、功能与分类一、零售商业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对象是最终消费者2.三大特点二、零售商业的功能1.分类、组合、备货功能2.服务功能3.减少成本负担功能4.储存和风险负担功能5.信息传递功能6.金融功能7.休闲娱乐功能三、零售商业分类:业种和业态第二节、零售商业的影响因素及零售要素组合一、影响因素: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因素。

二、零售要素组合及零售营销特点1.7大要素组合2.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是最大特点第三节零售业态的变迁及其理论假说(6大理论)第四节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趋势一、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高涨二、多种业态并存,连锁经营快速发展三、零售网点迅速扩张,非公有制零售业持续增长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GDP同步增长第三章零售业态选择第一节百货店一、定义: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定义二、百货店的产生与发展三、百货店的6大经营特征第二节连锁店一、定义与优势二、产生与发展三、经营形态: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第三节超级市场一、定义与特征二、产生与发展三、种类四、业务构成第四节专业店一、定义与特征二、产生与发展第五节其他业态:便利店、仓储式商店、购物中心、专卖店、无店铺零售业第六节业态的选择标准与评价一、相似零售业态的辨析二、选择标准与评价第四章零售选址与店铺管理第一节零售商圈的确定一、商圈的定义、层次划分和三大客户来源二、商圈分析的作用三、如何确定商圈1.影响因素2.3大理论和购买力指数3.具体方法第二节零售选址一、选址的重要性和主要原则二、选址的步骤分析第三节零售店铺设计一、一般原则二、外观设计三、内部设计第四节零售商品陈列一、商品陈列的功能和原则二、商品陈列的种类和技术要求第五章零售商品与顾客管理第一节零售商品规划一、零售商品的分类二、结构与目录三、零售商品的组合第二节零售商品采购一、商品采购的原则和方式二、商品采购的策略三、采购合同的概念、内容及管理第三节零售顾客管理一、消费者心理二、接待步骤与方法三、顾客服务内容与品质四、顾客投诉处理第六章批发商业概述第一节批发商业的定义、功能与分类第二节批发商业用户特征和经营方式第三节批发商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一、批发商业的发展表2-10西方国家批发商业发展阶段第七章批发市场与商品交易所第一节批发市场的定义、功能、分类与主体第二节批发市场的交易规则与方法第三节商品交易所一、商品交易所的定义与交易特点1.商品交易所的定义:早期的商品交易所实际上就是集中进行现货交易的场所。

现阶段的商品交易所是指由生产、经营或代理买卖同类或几类商品的组织和个人为进行期货交易而设立的经济组织。

2.商品交易所的交易特点(1)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具有组织化的特点。

(2)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具有经纪化的特点。

(3)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具有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特点。

(4)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客体具有特殊化的特点。

(5)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具有集中化的特点。

3.商品交易所的交易规则(1)商品交易所的基本要求1)对交易主体的要求。

2)对交易客体——商品的要求。

3)定价方式的要求。

目前,商品交易所普遍采用的定价方式是自由叫价制和集体一价制。

(2)商品交易所的规章制度1)保证金制度。

2)交易数量限制和价格波动限制。

3)实物交割制度。

第八章电子商务2.3.3 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一般由四大行业构成:①交通运输业。

它是物流业的主要行业,不但包括各种不同运输形式的小行业,而且还包括对交通运输起支撑、保证、衔接作用的许多行业。

②储运业,它是以储存为主体的兼有多种职能,包含若干小行业,也包括某些和储存联系密切的运输业。

③托运业,它是货主和运输业之外的第三者从事托运委托人的行业。

④配送业。

它是以配送为主体的各类行业。

1)商物分流及物流观念的启蒙(1901~1949年)图2-5 流通中的商物分离2)物流实践的广泛推广(1950~1978年)3)物流管理现代化(1978~1985年)4)物流业的纵深化发展(1985~现在)2.4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2.4.1零售业的发展2.4.2批发业的发展1)批发企业数量减少,批发销售额持续增长2)批发主体多元化(1)工业企业成为最大的批发主体。

(2)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批发业的重要力量。

(3)公有批发企业经过改制仍然是批发业的主力军。

3)批发交易形式多样化(1)生产企业通过代理商与经纪人以及直销,用契约方式进行批发交易。

(2)批发市场交易。

(3)网上批发交易。

(4)通过展销会进行批发交易。

2.4.3物流业的发展1)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流产业规模扩大2)专业化、系统化、全程化的现代物流开始出现3)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思考题1、如何正确理解“流通产业”的内涵?2、如何科学地对流通产业进行分类?3、简述流通产业的特征。

4、试述流通产业的贡献。

5、简述零售商业发展的四次革命。

6、简述批发商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及重大变革。

7、简述物流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8、简述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

第3章流通功能与流通机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流通的所有权转移、物流、成本节约、信息传递、风险分担以及流通金融等功能;了解流通主体的类型及其基本分类;基本掌握专业化流通组织的类型、分类以及相关行业的结构和发展状况。

3.1流通功能3.1.1所有权转移社会分工造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社会性分离,由于消费者自己不能生产供其消费的商品,而必须要消费由专业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因而消费者必须首先取得商品的所有权。

也只有通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品才能真正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所有权的转移是通过商品交换过程完成的。

3.1.2物流功能物流活动是创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的流通活动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意味着商品的生产地点与消费地点的分离;而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分离则意味着生产与消费的时间是不一致的。

而物流活动正是要通过商品运输、储存等活动来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问题。

3.1.3成本节约节省搜寻成本。

减少交易次数。

图3-1 中间商参与的流通活动减少交易次数示意图第三,降低交易成本。

最后,降低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需要协调商品品种与批量问题所花费的成本。

3.1.4信息传递信息循环传递的过程为:需求信息向供给者的传递——供给者根据需求信息调整供给——供给信息向消费者的传递——消费者根据供给信息购买商品,并通过消费改变消费观念、习惯从而产生新的需求信息——新的需求信息向供给者的传递——供给者根据新的需求信息调整新的供给——新的供给信息再向消费者进行传递。

正是通过上述供求信息的循环传递才使供给与需求相互适应,从而实现生产与消费过程的统一。

3.1.5风险分担商品进入流通过程,中间商业机构,以及其他专业流通机构就相应承担了商品在运输、保管以及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这既保护了生产者的利益,提高了它们专注于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承担较小的流通风险的情况下买到与其收益与需要相适应的商品。

3.1.6流通金融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资金融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对流通机构商品销售活动的资金融通;二是对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资金融通。

对于流通机构商品销售活动的资金融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3.2流通机构狭义的流通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专业化流通机构,主要包括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及消费合作社等;广义的流通机构是指所有参与商品流通活动的组织机构,也叫流通主体。

广义流通机构除专业化流通机构外,还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

本书所指的流通机构是指广义的流通机构。

3.2.1生产者1)生产者及其分类2)工业生产者的行业结构3.2.2消费者1)需求的多样性2)人数众多,并且地理位置分散3)购买批量小4)非专家型购买5)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3.2.3专业化流通机构1)批发商注:表中统计数据的统计对象是限额以上的批发企业。

其中,限额是指批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4。

表3-4 2004年世界500强中的批发企业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2004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整理。

2)零售商注:表中统计数据的统计对象是限额以上的零售企业。

其中,限额是指零售企业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4。

表3-7 2004年中国零售企业50强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物价》2005年第4期,第71页。

表3-8资料来源: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2004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整理。

3)物流服务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主要物流活动及其承担主体情况如图3-4所示。

注:图中箭头表示运输功能图3-4 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主要物流活动及其主体表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表3-10 2004年世界500强中的物流企业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2004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整理。

4)消费合作社消费者合作社是由城市消费者自愿联合,以集资入股的形式成立的一种流通组织,该组织以微利价格向社员消费者提供商品,满足社员的生活所需。

消费者合作社与前述的专业化流通组织有本质的不同,其本质是消费者的联合组织,所以其经营的目的即是提高消费者的经济福利,而不是为了赚取利润。

复习思考题1.流通的功能有哪些?2.简述流通的所有权转移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