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六篇
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感悟很深,但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
第一次海战,清朝三艘战舰遭遇了日本三艘战舰的攻击。
清朝两艘战舰被击沉,第三艘战舰的舰长方大人准备逃走。
日本主战舰的舰长吉野,乘胜追击。
清朝战舰船尾炮手瞄准日本战舰准备开火时,被方大人制止了。
接着,方大人把战舰加到最高时速。
尾炮手看日本战舰开火了,便连发三发炮弹,击退了日本战舰。
方大人却因为这件事情把尾炮手赶走了,邓世昌收留了他。
在庆功宴上,方大人谎称主战舰和另一艘战舰逃跑时触礁沉默,他佯装逃跑,用尾炮赶走日本战舰。
第二次海战,日本战舰挂起美国国旗向清朝战船冲来,中途,取下美国国旗,换成日本国旗。
那些投降派以主战舰的名义命令其他战舰成横一字队形排开,当主战舰的副舰长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日本主战舰一炮打下清朝主战舰帅旗。
接着,日本主战舰用快炮进攻,击沉了主战舰。
方大人见主战舰被击沉,想转舵逃跑,邓世昌看了,挂起帅旗迎战敌军,吉野命令原本攻打方大人的战舰迎战邓世昌,自己和其他战舰合围林大人。
邓世昌看了,命令前炮瞄准吉野,左前炮瞄准另一艘战舰开炮。
击沉一艘战船后,发现林大人被包围了,邓世昌让瞭望兵打出林大人向我靠拢的旗号。
瞭望兵说晚了,邓世昌一看,林大人的战船被击沉了。
邓世昌说,日本主战舰是吉野指挥的。
只要我们击沉它,就可以反败为胜。
然后,开舰驶向吉野,三门大炮齐射,吉野被迫逃跑。
追了一半,邓世昌没炮弹了,吉野
转舵追击。
一边追一边放炮,当两船间隔只有五百码时,吉野明白了。
邓世昌是要和他同归于尽。
吉野还想向邓世昌的战舰开炮。
炮手说太近了!吉野决定发射鱼雷!哗,邓世昌连续避开了两个鱼雷。
再发一次!轰!邓世昌的战舰在即将撞上吉野时,被炸成了两截。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是靠行动证明的,不能只说不做。
邓世昌为了祖国可以放弃生命,正因为有许多像邓世昌的人,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甲午风云”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描写了中国人民是怎样抵抗日本人,电影里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很坚强,都很爱国,很机智,做每一件事都很细心,因为,他们知道,有时候,做任何一件错事,都可能对国家不利。
那时日本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如果只用国家财产,是不可能买那么多先进的舰船的,他们都是让国家的人民来捐款的。
(而中国呢,光绪皇帝太懦弱,什么事都让慈禧太后做主,慈禧太后太会花钱,本来是要给海军买武器的几十万两银子,却给她来办六十岁大寿,搞得海军船上最后只能用木头做炸弹。
有一次,有一个国家造了一艘很先进的舰船,要高价卖出,光绪皇帝犹豫不决,最后慈禧太后竟然说,买船干什么,日本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岛国能把中国怎么样,我的六十岁大寿招办!日本得知消息后,丝毫没有犹豫的买了下来!
再想一下钓鱼岛,本来就是中国的,日本凭什么说是他们的!
中国,永远是最强大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