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转载 )(一 )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1、健肾地黄丸【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 6 粒重 1 克。
口服,每服60 粒( 10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 克。
口服,成人每服 1 丸( 9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 粒重 1 克。
口服,每次 3 ~ 9 克,每日 2 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
4、鱼鳔补肾丸【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 克,口服,每次服 1 丸,每日2~ 3 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20 克,口服,每次服20 克( 1 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温补肝肾,强壮筋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肝亏虚者,临床表现以腰痛酸软无力、眩晕、耳鸣为主者。
6、健骨冲剂【药物组成】牡蛎、首乌、龟板、丹参等。
【用法与用量】每袋8 克,每次 1 袋,每日 2 次。
【功能与主治】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起着雌激素样作用,可增加肠钙吸收,牡蛎中含碳酸钙、锰、铝等微理无素,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7、肾骨胶囊【药物组成】牡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 1 次 1~ 2 粒, 1 日 3 次;孕妇和儿童遵医嘱。
【功能与主治】具镇静安神之力,又有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之效。
适用于肾虚骨瘦所致的筋疲骨软,腰酸背痛,下肢酸痛,形寒肢冷及创伤后或骨质疏松。
8、龙牡壮骨颗粒【药物组成】龙骨、牡蛎、龟板、党参、黄芪、山药、白术、麦冬、五味子、茯苓、乳酸钙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6 克,每日 3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
用于老年人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
9、健步虎潜丸【药物组成】熟地黄、龟板、锁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杜仲炭、人参、黄芪、秦艽、防风、当归、白芍、木瓜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1 丸,每日 2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
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软、腰膝酸痛、足膝无力、行走艰难、四肢麻木。
10、知柏地黄丸【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花、山药、茯苓、泽泻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9 克,每日 2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等。
11、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12、补肾健骨胶囊【药物组成】狗脊、骨碎补、牛膝、桑寄生、延胡索、续断、茯苓、木瓜、蜈蚣、熟地黄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粒,1日3次。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13、骨疏康颗粒【药物组成】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糊精。
【用法与用量】口服, 1 次 10 克, 1 日 2 次,饭后开水冲服。
【功能与主治】补肾益气,活血壮骨。
主治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腰脊酸痛,足膝酸软,神疲乏力。
14、骨松康胶囊【药物组成】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4 粒,每天 3 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
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15、骨松康合剂【药物组成】鸡子壳、大叶骨碎补、杜仲、广山药、蜂王浆、食醋、蜂蜜等。
【用法用量】口服, 1 次 30 毫升, 1 日 3 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调节中老年人因肾虚所致的性激素分泌不足而防止钙的流失。
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16、密骨片【药物组成】杜仲、胡桃肉、补骨脂、淫羊藿、干地黄、淮牛膝等。
【用法与用量】密骨生髓。
适用于骨质疏松症,肾虚腰背痛。
17、骨痹丸【药物组成】熟地、申姜、大芸、乳香、马钱子、麻黄等。
【用法与用量】 1 日 4~ 7 克,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阳,活血化瘀,通风活络。
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18、健肾地黄丸【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 6 粒重 1 克。
口服,每服60 粒( 10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19、归肾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 克。
口服,成人每服 1 丸( 9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20、苁蓉健肾丸【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 粒重 1 克。
口服,每次 3 ~ 9 克,每日 2 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
21、鱼鳔补肾丸【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 克,口服,每次服 1 丸,每日2~ 3 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22、复方补骨脂冲剂【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20 克,口服,每次服20 克( 1 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温补肝肾,强壮筋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肝亏虚者,临床表现以腰痛酸软无力、眩晕、耳鸣为主者。
23、健骨冲剂【药物组成】牡蛎、首乌、龟板、丹参等。
【用法与用量】每袋 8 克,每次 1 袋,每日 2 次。
【功能与主治】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起着雌激素样作用,可增加肠钙吸收,牡蛎中含碳酸钙、锰、铝等微理无素,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24、肾骨胶囊【药物组成】牡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 1 次 1~ 2 粒, 1 日 3 次;孕妇和儿童遵医嘱。
【功能与主治】具镇静安神之力,又有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之效。
适用于肾虚骨瘦所致的筋疲骨软,腰酸背痛,下肢酸痛,形寒肢冷及创伤后或骨质疏松。
25、龙牡壮骨颗粒【药物组成】龙骨、牡蛎、龟板、党参、黄芪、山药、白术、麦冬、五味子、茯苓、乳酸钙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6 克,每日 3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
用于老年人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
26、健步虎潜丸【药物组成】熟地黄、龟板、锁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杜仲炭、人参、黄芪、秦艽、防风、当归、白芍、木瓜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1 丸,每日 2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
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软、腰膝酸痛、足膝无力、行走艰难、四肢麻木。
27、知柏地黄丸【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花、山药、茯苓、泽泻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9 克,每日 2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等。
28、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29、补肾健骨胶囊【药物组成】狗脊、骨碎补、牛膝、桑寄生、延胡索、续断、茯苓、木瓜、蜈蚣、熟地黄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粒,1日3次。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30、骨疏康颗粒【药物组成】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糊精。
【用法与用量】口服, 1 次 10 克, 1 日 2 次,饭后开水冲服。
【功能与主治】补肾益气,活血壮骨。
主治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腰脊酸痛,足膝酸软,神疲乏力。
31、骨松康胶囊【药物组成】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4 粒,每天 3 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
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32、骨松康合剂【药物组成】鸡子壳、大叶骨碎补、杜仲、广山药、蜂王浆、食醋、蜂蜜等。
【用法用量】口服, 1 次 30 毫升, 1 日 3 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调节中老年人因肾虚所致的性激素分泌不足而防止钙的流失。
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33、骨痹丸【药物组成】熟地、申姜、大芸、乳香、马钱子、麻黄等。
【用法与用量】 1 日 4~ 7 克,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阳,活血化瘀,通风活络。
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34、强骨胶囊【药物组成】骨脆补总黄酮。
【用法与用量】每次0.5 克, 1 日 2—3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骨止痛,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35、金天格胶囊【药物组成】人工虎骨。
【用法与用量】每粒 0.42 克,每次 3 粒, 1 日 2— 3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骨止痛,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验方1、骨痿灵【药物组成】熟地、山萸肉、虎骨(狗骨加倍)、杜仲、赤芍、川芎、香附、泽泻、黄芪各10 克,当归、茯苓各15 克,鹿茸、肉桂各 3 克,牛膝、地龙各 12 克,柴胡 8 克,龟板 3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