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家庭法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婚姻家庭法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淮南师范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___ 婚姻家庭法学__________课程编号:_________0105211_____________学科专业:_______ 法学_____________所属系:政法系系主任:吴玉才制订日期:__2009___年 ___9___月 __1__日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制《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105211 总学时: 36 总学分: 2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法学大纲执笔人:王长贵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婚姻家庭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婚姻家庭法学既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型法学,它独有的亲属制度理论和婚姻家庭制度理论,又是当代法学基础理论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婚姻家庭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我国婚姻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及其精神实质,熟悉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条文和民事政策的规定,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婚姻家庭法学的体系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将来从事婚姻家庭法律实务工作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婚姻家庭法学的基本理论,充分理解法律规则,灵活运用法律规则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

同时培训学生理性思考精神,批判精神和法律思维能力。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同时引入实践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婚姻家庭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学术成果,关注民生,从科学与严谨的视角探讨婚姻家庭问题。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婚姻家庭原理【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和掌握婚姻家庭的概念、历史类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婚姻家庭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渊源等基础知识,为学习和研究婚姻家庭法的各项具体制度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婚姻家庭的的概念;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婚姻家庭关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内容提要】第一节婚姻家庭的理念与属性一、婚姻家庭概念与性质二、婚姻家庭关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一、婚姻家庭制度二、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三、文明时代婚姻家庭制度的演进【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婚姻的概念及其含义?2、为什么说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的固有属性?3、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自主选择吗?它的根本动因是什么?4、举例说明上层建筑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是什么?第二章婚姻家庭法原理【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和婚姻立法发展的主要阶段,掌握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婚姻家庭法的特征;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我国当代婚姻家庭立法。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与特征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三、婚姻家庭法的渊源四、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二节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演进一、我国古代婚姻家庭立法二、我国近代婚姻家庭立法三、我国当代婚姻家庭立法第三节外国婚姻家庭立法一、诸法合体时的古代婚姻家庭法二、附属于民法的近现代婚姻家庭法三、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社会主义国家婚姻家庭法【复习思考题】1、如何区分形式意义的婚姻家庭法与实质意义的婚姻家庭法?2、婚姻家庭法的特征有哪些?3、我国1980年《婚姻法》对1950年《婚姻法》有哪些发展?4、如何看待我国婚姻家庭法向民法的回归?第三章亲属关系原理【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亲属的概念,把握亲属的特征和种类,掌握亲等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运用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和我国婚姻法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教学重点与难点】亲属的概念及种类;亲属的法律效力;亲等的计算。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一、亲属的概念和特征二、亲属的种类第二节亲系与辈分一、亲系二、辈分第三节亲等一、罗马法亲等计算法二、寺院法亲等计算法三、我国的亲属关系计算法第四节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一、亲属法律关系二、亲属关系的发生三、亲属关系的终止四、亲属的法律效力【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亲属?亲属关系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亲等?罗马法亲等制与寺院法亲等制是如何计算亲属关系远近的?3、亲属关发生和终止的原因是什么?第四章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婚姻法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为贯彻五项原则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理解和掌握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婚姻自由原则概念、内容与贯彻;男女平等的内容;妇女合法权益保障;计划生育原则的要求;重婚的概念、认定及法律后果。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婚姻自由一、婚姻自由的产生与发展二、婚姻自由概念和内容三、婚姻自由原则的贯彻第三节一夫一妻一、一夫一妻制的概念二、一夫一妻原则的贯彻第四节男女平等一、男女平等的概念二、男女平等的内容三、男女平等原则的贯彻第五节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二、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三、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的贯彻第六节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的概念和意义二、国家对计划生育的要求第七节外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一、个人本位原则二、一夫一妻原则三、男女地位平等原则四、私法自治原则五、契约自由原则【复习思考题】1、婚姻法有哪些基本原则?2、婚姻法第4条规定有何意义?3、婚姻自由的概念和内容是什么?4、什么一夫一妻制?5、什么是重婚?国家对待重婚的法律政策是什么?6、家庭暴力与虐待有何区别?第五章结婚【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有关的理论,掌握和运用结婚条件和结婚程序的法律、法规的内容,学习和掌握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法律规定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结婚条件的实质要件与程序要件;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事实婚姻。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一、结婚的概念、特征和要件二、结婚制度的沿革第二节结婚实质条件一、结婚的必备条件二、结婚的禁止条件第三节结婚形式要件一、结婚程序的概念及其类型二、我国结婚登记制度第四节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一、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概念二、婚姻无效与婚姻撤销的事由三、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主体、宣告机关及其法律后果第五节与结婚制度相关的规定一、婚约二、非婚同居【复习思考题】1、结婚的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有哪些?2、确定法定婚龄的依据是什么?3、结婚登记的程序及意义是什么?4、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区别有哪些?5、如何处理因婚约引起的人身和财产纠纷?6、婚前赠与财产的法律性质是什么?7、无效婚姻的立法价值是什么?第六章婚姻的效力【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夫妻法律地位的历史变迁及我国婚姻法关于婚姻人身效力的内容,掌握婚姻效力概念,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的具体内容,能够结合实际处理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夫妻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我国夫妻财产制。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一、婚姻效力的概念二、夫妻法律地位的演进第二节婚姻的人身效力一、配偶身份权二、我国法上的婚姻人身效力三、外国立法例关于配偶身份权的规定第三节婚姻的财产效力一、配偶财产权的概念二、我国法上的婚姻财产效力三、夫妻继承权第四节夫妻财产制一、概述二、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复习思考题】1、婚姻的效力是什么?2、如何理解配偶权的概念、范围和特征?3、何谓日常家事代理权?4、我国婚姻法关于婚姻的身份效力有哪些内容?5、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包括哪些内容?6、法定夫妻财产制与约定夫妻财产制的区别有哪些?7、如何理解夫妻财产制在婚姻财产效力中的地位与作用?8、简述我国夫妻间人身权利义务关系。

9、论述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内容。

10、如何完善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第七章父母子女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父母子女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亲子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及他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了解亲权和监护制度,能够运用法律法规处理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亲权、监护的概念;人工生育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一、父母子女关系概念与种类二、父母子女的法律地位三、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第二节亲权一、亲权的概念二、亲权的主体及行使三、亲权的内容四、亲权的消灭、停止和剥夺第三节监护一、监护的概念和意义二、监护人的设定三、监护人的职责四、监护的终止第四节亲生子女一、亲生子女的概念和地位二、亲生子女的认定三、亲生子女的否认第五节法律拟制子女一、继子女二、养子女第六节人工生育子女一、人工生育子女的概念和种类二、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复习思考题】1、父母子女之间有哪些权利义务?2、亲权的概念及其特征是什么?3、法律关于亲生子女的推定或否认有何规定?4、继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有哪些?5、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如何?6、人工受精生育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如何?第八章收养【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收养的概念、特征、意义、收养的程序及收养的无效、收养的解除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能够掌握收养成立的一般实质要件和特殊实质要件以及收养的法律效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般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特殊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收养的形式要件;收养终止的效力。

【内容提要】第一节概述一、收养的概念及特征二、我国收养法的基本原则三、收养的意义第二节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一、一般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二、特殊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第三节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一、收养登记程序二、收养协议和收养公证第四节收养的效力一、收养成立的效力二、无效收养第五节收养的解除一、收养解除的原因二、收养解除的程序三、收养解除的效力【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收养?收养有哪些法律特征?2、《收养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收养关系成立时,当事人应具备什么条件?4、收养成立的法定程序是什么?5、收养成立后,会产生怎样的法律效力?6、收养关系解除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第九章其他家庭成员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祖孙之间是除父母子女之外最近的直系血亲,兄弟姐妹是最近的旁系血亲,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是直系姻亲,掌握我国法律对他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规定,能够运用法律法规正确处理这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祖孙间抚养、赡养关系;兄弟姐妹间扶养关系;兄弟姐妹间扶养关系的条件。

【内容提要】第一节祖孙关系一、祖孙之间抚养、赡养关系二、祖孙之间继承关系第二节兄弟姐妹关系一、兄弟姐妹之间扶养关系二、兄弟姐妹之间继承关系第三节直系姻亲间的关系一、儿媳、女婿与公婆、岳父母之间的扶养关系二、儿媳、女婿与公婆、岳父母之间的继承关系【复习思考题】1、祖孙间与兄弟姐妹间承担扶养义务须具备哪些条件?2、兄姐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扶养弟妹?第十章离婚【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离婚制度的发展演变,了解和掌握离婚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掌握和运用有关离婚的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的基本理念和法律法规,知晓对诉讼离婚的两项特别限制,掌握和运用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了解和掌握导致离婚纠纷的主要类型和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