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修改版)
1、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修改版)
设施要求:试验室的送风必须经过三级 过滤,不允许使用循环回风;排风还需 要经过高效过滤后排放。实验室的排风 必须独立设置,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排 风系统的平衡,保证各个试验区域之间 的负压要求。试验必须在在IIB级以上的 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人员进入要求: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 入内;未成年人严禁入内。
设施要求
布局:无特殊要求。 设施设备:无特殊要求。 人员进入:无特别限制。
2、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 (BSL-2)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 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设置要求:建立新实验室时应尽量远离公共区 域并进行有效的隔离 ;三区划分明确;贮存 限制性病原体的实验室门窗必须加锁。 设施要求:对于可能发生气溶胶的实验在II级 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果涉及到化学致癌物质、 放射性物质和挥发性溶剂,则应在具有全排风 功能的II级B2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限制锐利器 具的使用。 人员进入要求:禁止外人进入实验区域。
2级风险组:指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 危害的微生物。 特性: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 即某种病原体,能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 但对实验室人员、社会、牲畜或环境不 太可能具有严重的危险性,实验室暴露 可能引起严重感染,但具有有效的治疗 方法及预防措施,并且感染的传播性有 限。
3级风险组: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 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疾病的致病微生 物及其毒素。 特性: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即某 种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严重的人类或动 物疾病,但一般不会因偶然接触而从一 个个体传染给他人,具有有效的治疗方 法及预防措施,即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 疫苗和治疗药物。
例一:1956年,前苏联的一个实验室曾 有9支装有感染了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 鼠脑的安瓿被打破。由于没采取必要的 措施,结果在几天内造成24名工作人员 感染。 例二: 1961年莫斯科一家研究所的实验 人员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捕捉到一些野 鼠带回实验室。由于疏忽,这些野鼠被 放在了室内暴露的场所。不久,实验室 相继有63人出现发热症状,开始被误诊 为流感,1周内又增加了30人,才开始怀 疑到是流行性出血热。
例五:1998年,我国某大城市的某高校在 使用大白鼠进行试验时,有两名学生被大 白鼠咬伤,还有一些学生在给实验老鼠放 血、解剖的过程中,未按照要求戴手套操 作,结果在29名实验人员中,有 9人感染 了流行性出血热。 例六: 2001年,在英国波布特莱尔实验室 东北方向50公里的布伦特伍德地区发生了 口蹄疫。据分析和证实,口蹄疫病毒是从 波布特莱尔实验室里泄漏出来,经过空气 传播到布伦特伍德的地区,从而造成了大 规模的口蹄疫爆发。
( 个体危险 中等,群体危 险低)病原微 生物能够对人 或动物致病, 但对实验室工 作人员、社区、 牲畜或环境不 易导致严重危 害。实验室暴 露也许会引起 严重感染,但 对感染有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 措施,并且疾 病传播的危险 有限。
二 能够引起人 类 类或者动物 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 接或者间接 在人与人、 动物与人、 动物与动物 间传播的微 生物。
( 个体和群 体的危险均 高) 病原微生物 通常能引起 人或动物的 严重疾病, 并且很容易 发生个体之 间的直接或 间接传播, 对感染一般 没有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 措施。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GB19489-2004)等级划分与标准,病 原微生物按危险程度分为四组: 1级风险组:指对个体和社会无危险或危 险性较低的微生物。 特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 导致健康人员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 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属之。
(一)、 生 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及适用范围
一般说来,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如下四 个级别:
1、生物安全1级实验室 (BSL-1)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 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 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 物实验室等。 一级为普通的微生物实验室,对外人的 进入不特别禁止,也不需要使用生物安 全柜。试验一般在普通实验台上进行
四 在通常情况 类 下不会引起 人类或者动 物疾病的微 生物。
三 类
能够引起人类 Ⅱ 或者动物疾病, 级 但一般情况下 对人、动物或 者环境不构成 严重危害,传 播风险有限, 实验室感染后 很少引起严重 疾病,并且具 备有效治疗和 预防措施的微 生物。
( 中等个体危 Ⅱ 害,有限群体 级 危害)能引起 人或动物发病, 但一般情况下 对健康工作者、 群体、家畜或 环境不会引起 严重危害的病 原微生物。实 验室感染不导 致严重疾病, 具备有效治疗 和预防措施, 并且传播风险 有限。
(2)、微生物气溶胶 是指由微生物组成的悬浮于气体介质中 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形成原因:搅拌、振荡、离心等。 特点: ①、无色无味、无孔不入、不易发现、 易于感染; ②、感染症状不典型,病程复杂,难以 及时诊治,影响预后;
③、有些气溶胶感染只有呼吸道粘膜免 疫才有预防作用,非呼吸道免疫途径作 用效果欠佳,现有常规疫苗的预防效果 不理想,如肺炭疽; ④、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特别是高 致病性病毒常常发生变异,尤其是其抗 原性、致病性都可能发生改变,在空气 中存活力也可能增强;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
河南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 金雨琦
临床实验室的主要危害源包括三个方面: 物理危害源 化学危害源 生物危害源 前两者的特性:1、可感知,易避免;2、 危害范围有限;3、危害持续时间短。
一、惨痛的历史教训
历史上,实验室感染的事件曾多次发生, 实验室人员曾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些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防护意识不强; 操作失误,防护条件不足。
例七:2003年9月,一名27岁的研究生在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因不恰当的实验程序,受到西尼罗河病 毒样本与非典冠状病毒的交叉感染。
例八: 2010年12月19日下午,东北农业 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畜禽生产教育班学生 在动物医学学院实验室进行“羊活体解 剖学实验”。共5个班级28人感染布鲁氏 菌病,其中包括27名学生(14名男生, 13名女生)、1名老师。
4级风险组:对人体和环境具有高度的危 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 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 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 特性: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即能 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 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 触而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 之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2、几个重要的概念 (1)、HEPA 高效空气过滤器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HEPA) HEPA是指在额定风量和有效过滤面积下及 空气阻力在245Pa以下的对直径≥0.3μ m 的粒子捕集效率在99.97%以上的空气过滤 器。 高效过滤器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滤纸或聚丙 烯滤纸为滤材,经密折而成。 特点:通风阻力小、展开面积大、容尘量 大、滤过效率高。
例三: 1967年,欧洲的三个城市为研制疫 苗,从乌干达等地进口了一批黑长尾猴, 而这些猴子携带一种特殊的病毒,引起了 13名工作人员患病,并使这种疾病在德国 马尔堡等地区流行,马尔堡病毒由此而得 名。 例四: 1979年4月,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 克实验室的泄露事故。 当地的生物武器实 验室发生了爆炸,约10公斤的炭疽芽孢粉 剂泄露,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细菌毒雾,造 成附近1000多人发病,数百人死亡。
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其它因素
除了实验室操作可以产生微生物气溶胶外,患 有呼吸道传染病或皮毛上染有病原微生物的实 验动物也可以产生微生物气溶胶。 微生物气溶胶在一个实验室内产生后,还可以 通过气流转移到同一建筑物的其他地方,甚至 污染整个建筑物的空气。
扩散的防止方法——有效拦截: 过筛;阻挡。
一 能够引起人类 类 或者动物非常 严重疾病的微 生物,以及我 国尚未发现或 者已经宣布消 灭的微生物。
Ⅳ ( 高个体危害, Ⅳ 级 高群体危害 ) 级 能引起人类 或动物非常 严重的疾病, 一般不能治 愈,容易直 接或间接或 因偶然接触 在人与人, 或动物与人, 或人与动物, 或动物与动 物间传播的 病原微生物。
生物危害警告标识
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生物安全水平:-----------责任人:------------紧急联系电话:----------白天电话:------------ 家庭电话:----------必须得到上述责任人的授权方可进入
3、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BSL-3)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 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道途径使人 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疾病的病原 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 疫苗和治疗药物。 设置要求:实验室的设计和工程应符合 特定要求:独立设置、三区两缓、用时 负压。
⑤、微生物气溶胶易引起病原体在人与 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传播; ⑥、微生物气溶胶可以远距离或较远距 离传播,这是其传播性难以预防的另一 重要原因。
微生物气溶胶产生的方式和类型 对276种实验室操作测试发现,239种 (86.6%)操作可以产生微生物气溶胶。 按其产生微生物气溶胶颗粒的多少,可 以将这些操作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三 级。可以产生各种严重程度微生物气溶 胶的主要实验操作如下:
三、临床实验室的 生物安全防护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logical safety containment labortories):是指在实验室环境 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采用的一系 列的防护措施。它包括一级防护(primary containment )和二级防护(secondary containment)。 一级防护(屏障):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 二级防护(屏障):实验室设置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