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化水检测操作规程

纯化水检测操作规程

部门签字/日期:Department Signature/Date起草人:QCPrepared by审核人:QC负责人Reviewed by Head of QC审核人:QAReviewed by批准人:质量负责人Approved by Head of Quality1 目的规定了纯化水检验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纯化水的检验的规范性、标准性,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纯化水的检验。

3 职责QC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QC负责人监督该文件执行。

4 内容4.1 性状4.1.1 取本品适量观察,闻,尝,本品应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

4.2 检查4.2.1 酸碱度①试剂—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 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 ml使溶解,再加纯化水稀释至200 ml。

(变色范围pH4.2-6.3 红→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 使溶解,再加纯化水稀释至200ml,即得。

(变色范围pH6.0-7.6黄→蓝)②操作: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4.2.2 硝酸盐①原理:利用二苯胺硫酸溶液与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的硝基化显色反应,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的显色反应比较,以检查本品中硝酸盐的限量。

②试剂—10%氯化钾溶液:取氯化钾10 g,加纯化水使溶解成100 ml,即得。

—0.1%二苯胺硫酸溶液:取0.05g二苯胺,加硫酸50ml,使溶解,即得。

—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纯化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 ml,加纯化水稀释至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纯化水稀释至100ml,摇匀,即得(每1 ml相当于1μg NO3)。

③操作: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4.2.3 亚硝酸盐①原理: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反应产生的粉红色,与一定量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在同样操作条件下生成的颜色比较,检查供试品中亚硝酸盐的限度。

②试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取对氨基苯磺酰胺1g,加100ml稀盐酸溶液,摇匀,即得。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取0.1g盐酸萘乙二胺,加纯化水稀释至100ml,即得。

—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按干燥品计算),加纯化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纯化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

(每1ml相当于1μgNO2)。

③操作: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 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0.2ml,加无亚硝酸盐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2%)。

4.2.4 氨①原理:利用碱性碘化汞钾试液与氨的显色反应,与氯化铵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制成的对照液比以检查本品中氨的限度。

②试剂—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取碘化钾10g,加纯化水10ml溶解后,缓缓加入二氧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氧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m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的纯化水稀释使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

用时倾取上层的澄明液应用。

—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0.0315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即得。

③操作: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 ml)1.5ml,加无氨水48 ml 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03%)。

4.2.5 电导率①原理:用于检查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进而控制水中电解质总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②操作:可使用在线或离线电导率仪,记录测定温度。

在表1中,测定温度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限度值。

如测定温度未在表1中列出,则应采用线性内插法计算得到限度值。

如测定的电导率值不大于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值大于限度值,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表1 温度与电导率要求表温度电导率(μS/cm) 温度电导率(μS/cm)0 2.4 60 8.110 3.6 70 9.120 4.3 75 9.725 5.1 80 9.730 5.4 90 9.740 6.5 100 10.24.2.6 不挥发物①原理:供试品在水浴上蒸干后,将其剩余物在规定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后称重计算,以此判定供试品中不挥发物的限量。

②操作方法: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4.2.7 重金属①原理: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供试品中重金属在实验条件下所显颜色,与一定量的标准铅溶液在同样操作条件下所显的颜色比较。

检查重金属中供试品限量。

②试剂—醋酸盐缓冲液(pH3.5):取醋酸铵25g,加纯化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 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盐酸溶液准确调pH至3.5,用纯化水稀释至100ml,即得。

—硫代乙酰胺试液:取硫代乙酰胺4g,加纯化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

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纯化水5.0ml及甘油20ml组成)5.0ml,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0ml,置水浴上加热20秒,冷却,立即使用。

—标准铅溶液:称取硝酸铅0.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和纯化水50ml 溶解后,用纯化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纯化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

③操作方法:取本品100ml,加纯化水19ml,蒸发至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适量纯化水至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1.0ml加纯化水19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比较颜色不得更深(0.00001%)。

4.2.9 微生物限度检查:取本品不少于1ml,经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R2A琼脂培养基,30℃~35℃培养不少于5天,依据SOP-QC-005《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检查,需氧菌总数应不得过100cfu/ml。

5 附件附件01:SOP-QC-001-R01《纯化水检测原始记录》附件02:SOP-QC-001-R02《纯化水检测报告单》6 参考或引用文件SOP-QC-005《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7 文件版本修改历史1.1 检查:取本品适量观察,闻,尝。

1.2 标准:本品应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

1.3 检测结果:1.4 结论:。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 【检查】2.1 酸碱度(是否需要检验:是□否□)2.1.1 试剂甲基红指示液(批号)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批号)2.1.2 操作: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滴(应为2滴),观察;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滴(应为5滴),观察。

2.1.3 标准:加甲基红指示液不显红色;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不显蓝色。

2.1.4 检测结果:2.1.5 结论:。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2 硝酸盐(是否需要检验:是□否□)2.2.1 试剂10%氯化钾溶液(批号)0.1%二苯胺硫酸溶液(批号)标准硝酸盐溶液(批号)2.2.2 操作: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

2.2.3 标准:供试溶液管产生的蓝色应不得深于对照溶液管。

2.2.4 检测结果:2.2.5 结论:。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3 亚硝酸盐(是否需要检验:是□否□)2.3.1 试剂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批号)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批号)标准亚硝酸盐溶液(批号)2.3.2 操作: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 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0.2ml,加无亚硝酸盐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

2.3.3 标准:供试溶液管产生的粉红色应不得深于对照溶液管。

2.3.4 检测结果:2.3.5 结论:。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4 氨(是否需要检验:是□否□)2.4.1 试剂碱性碘化汞钾试液(批号)氯化铵溶液(批号)2.4.2 操作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

2.4.3 标准:供试溶液产生的颜色应不得深于对照溶液。

2.4.4 检测结果:2.4.5 结论:。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5 电导率(是否需要检验:是□否□)2.5.1 仪器电导率仪(型号:编号:)温度计(编号:)pH计(型号:编号:)2.5.2 操作:取本品约150ml,置于250ml烧杯中,作为供试液。

用非温度补偿的方式测定电导率,同时记录供试品溶液温度。

2.5.3 标准:温度电导率(μS/cm) 温度电导率(μS/cm)0 2.4 60 8.110 3.6 70 9.120 4.3 75 9.725 5.1 80 9.730 5.4 90 9.740 6.5 100 10.250 7.12.5.4 检测结果:2.5.5 结论:。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6 易氧化物(是否需要检验:是□否□)2.6.1 试剂稀硫酸(批号)KMnO4滴定液(0.02mol/L)(批号)2.6.2 操作: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KMnO4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观察。

2.6.3 标准:粉红色应不得完全消失。

2.6.4 检测结果:2.6.5 结论:。

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7 不挥发物(是否需要检验:是□否□)2.7.1 操作: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称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