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从人类历史来看,设计尽管贯穿了人类的 整个发展史,但真正把经济效益作为设计 主要目的却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现代设计是在批量化 大生产的背景下崛起 的。工业革命以后, 设计开始逐渐走向大 众化,经济性特征得 以凸显。
第二节 科技性特征
信息时代,数码技术 已渗透到设计的各个 阶段并带动着视觉传 达设计的发展。
二、设计形态的分类 1、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即来源于自然界的形态,有时也
被称为有机形态或生物形态。
2、人工形态 所谓人工形态就是指经过人加工制作成的
一种形态。
3、纯粹形态(纯粹的美)
人工形态
首先,人工形态的创造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是为了满足人类某种需要而创造的。
其次,在人工形态的创造实践活动中,设 计者的设计观念、设计技巧、文化背景以 及使用对象的目的、需要、审美心理等都 会对设计形态产生限定作用。(风格化)
三、线
在几何学上,点的移动可以产生线,而两个极 薄的平面相接触时也可以形成线。
线只有方向、长度、位置而没有宽度、厚度及 粗细的变化。
依靠线的粗细、长短、明暗等的变化,我们可 以获得不同的空间感觉。
线条有时在视觉空间中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 是依靠知觉的作用而产生的。
四、面
在几何学上,所谓面是指线的移动轨迹,有长 宽而没有厚度。
观念文化则是在器物 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 上形成的,表现为人 的意识形态中的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审 美观念、文化艺术、 宗教、道德等。
第三章 视觉传达设计的语言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的形态
一 、设计形态的含义及特征 形态是一种符号,直接作用于人的直觉。
设计的形态由三个层次构成:材质肌理、 形式空间和内在意蕴。 柏林纳德把形态称为“存在于空间中的一 个图像”,人们对于这种具有空间维度的 设计形态通常都是以视觉感知为主。
二、点
在几何学上,线与线相交所呈现的交界处, 显示了点的位置。
几何学上的点是有位置,没有大小、长宽、 薄厚的。
在视觉设计中,点是最小的单位,它不仅 占据了空间的位置。而且具有一定的形态, 因为如果没有形就无法作视觉化的表现。
点的本质就是简单的形
点的形态可以分为规则的点和不规则的点。
作为视觉元素,点的组合可以产生方向不 同、感动不同、性格不同的线的感觉;也 可以由的密集产生各种不同的面的感觉。
1、物质文化也称器 物文化,是以物质为 载体的文化,包括人 的物质生产资料、生 产方式、生产能力及 产品。
2、智能文化是人类 在社会实践活动和意 识活动中形成的思维 方式、价值观、审美 意识、生产经验等。
3、制度文化则反映 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 社会关系中,是人类 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 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 包括社会组织、社会 制度、法律制度、经 济制度、政治制度、 民族习俗、道德和语 言规范等。
色彩的三要素:
1、明度:所谓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深浅程度。
2、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 色彩种类的名称。
3、纯度:纯度也称彩度、色彩饱和度。
色彩的功能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是增强视觉上的感染力; 二是增强识别记忆功能; 三是对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是色彩可以传达意念,表达确切含义。
设计的空间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二维空间,即只有长度和空度的 平面空间。
第二种是三维空间,即用具有实体性质的 设计来填充的真实空间
第三种是心理空间,虽然心理空间不具有 唯物的真实性,但这种空间感受依然是真 实存在的。(现实和期待)
第四种:意识空间——虚拟化空间 智能空间 职能空间 主题空间 情感空间
第四节 社会性特征
设计师必须和社会各界、社会各消费阶层的人 打交道。
可以说任何设计都是和社会紧密联系的,因而 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制约。
设计作为一种行业,也必然和服务业、商业、 农业、工业、教育等产生关系。
而设计功能的无限扩张也使得世界上很多国家 都把设计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五节 文化性特征
面还可以有多种形成方式:
一是许多点可以依据不同的节奏韵律集合而成 不同的面;
二是许多线可以依据不同的节奏平行或交叉形 成不同的面;
三是点或线扩大而成面。
五、体 体可以说是面的移动轨迹。 六、色彩 色彩包含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无色彩是指黑白灰; 有彩色是指无色彩以外的其他所有色彩。
此时,电脑是设计的 主要工具,为信息的 传达构建了一个虚拟 的电子空间。
当代设计师在进行前期素材收集时已离不开数码相机、 摄像机、扫描仪以及网络素材库。
第三节 艺术性特征
首先,信息的传达必须借助艺术的视觉语 言。
其次,视觉传达设计是向既定的消费群体 有效传递信息。
因此,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是设计 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设计师在使用色彩时通常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 度加以考虑:
一心理;
二是色彩与民族地区的关系; 三是由于色彩心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
此,一个时期的色彩审美心理受社会心理的影 响很大。所谓“流行色”就是社会心理的一种 产物; 四是色彩的个性化,即如何使色彩的使用有别 于同类的产品及设计。
视觉传达原理
第二章 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及特征
第一节 经济性特征 第二节 科技性特征 第三节 艺术性特征 第四节 社会性特征 第五节 文化性特征
第一节 经济特征
无论对于制造者还是设计者,视觉传达设 计的实用目的都表现在经济利益上。
作为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 途径,设计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 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
七、肌理
任何物体及色块都会有不同的肌理。
此外,人工形态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成果, 是区域文化的反映和证据。
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形态的构成元素
空间、点、线、面、机理、色彩等是构 成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的最基本的语素。将 这些基本语素用某种秩序组合起来就构成 视觉传达设计的语言。
一、空间 空间是设计表现的前提,一旦形态出现,
空间的意义就会随之显现。是视觉传达的 基本参数限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