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家具的制作工艺家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有着鲜明而深刻的时代烙印,它体现了使用人群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中国的古典家具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典家具造型古朴端庄、高贵典雅,用料均为上等实木,工艺精湛考究,同时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备受人们青睐,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宝贵遗产。
古典家具因其历史性和稀有性,流传至今已为数不多。
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古典家具的喜好与日俱增,需求量逐渐增大,于是许多能工巧匠重拾技艺,光耀门面,仿古家具也就应用而生。
河北省涞水县是红木雕刻之乡,这里不仅景色迷人,而且技艺高超的制作大师层出不穷,涞水县曾有宫庭古典家具制作的悠久历史,今天就请您跟随我们的摄像机,走进涞水,踏入仿古家具的多彩世界。
首先我们来了了解一下古典家具的历史文化。
一、古典家具的历史(不读)我国的家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辉煌于明、清,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古典家具,广义上是指民国以前各朝代家具的泛称,而狭义上主要是指明、清式家具。
明式家具造型简洁、质朴,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给人含蓄、高雅的意蕴美;它的结构部件不事雕琢、不加修饰,充分显示天然材质的自然美;精练、明快的构造形式和科学合理的榫卯工艺,又使其产生了耐人寻味的结构美。
清式家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明式家具截然不同,家具形体比明式家具宽大、厚重;装饰色彩强烈,常采用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竭力体现出雍容华贵的效果。
二、仿古家具的概念(不读)以上是对古典家具的初步认识,那么仿古家具和古典家具又是什么关系呢?所谓仿古家具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它脱胎于古典家具,但是在技法、工具上也有所创新,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仿古家具是模仿古典家具的型、艺、材、韵而制成的家具。
所谓“型”,是指家具造型上呈现出来的整体艺术风格所谓“艺”,指的是在制作古典家具时所采用的技艺手法。
比如:榫卯结构、雕饰技艺。
“材”是指制作家具使用的材质。
通常是珍稀的上等木材,这些木材质量重,密度高,一般经久耐用。
“韵”是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境界。
韵的含义就是在型、艺、材相互辉映的情况下所展现出的独特风格与气韵。
以上我们初步了解了仿古家具的概念,下面再来看一下它的分类。
三、分类(不读)仿古家具的分类可以从原材料和用途两方面来划分。
(一)从原材料上分(不读)从原材料上可分为红木类和非红木类。
采用红木制作的仿古家具称为红木类仿古家具;采用红木以外的木料制作的家具称为非红木类仿古家具。
(二)从用途上分(不读)仿古家具从用途上的分类较多,几乎包括了古代生活和办公用品的范畴:柜类包括,顶箱柜、小衣柜、立柜、书柜、电视柜等床类包括,架子床、罗汉床、榻椅类有:圈椅、太师椅、靠背椅、官帽椅、躺椅等案类有:平头案、画案、琴案、长条案几类包括:茶几、花几凳类包括:方凳、园凳、绣墩、格主要是:多宝格桌包括:八仙桌、餐桌、炕桌橱类有:三联橱屏风类有:落地屏风、挂屏、插屏、座屏、隔扇四、工具(不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随着当今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仿古家具制作所用的工具也逐步进行着机械化的演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常见和常用的工具有电动刨平机、木工带锯机、圆盘锯、压刨机、弯料机、断料机、砂带机、机动立铣刀、凿子、铲刀、三角刀等等。
这些是木雕师们须臾不可离手的必备工具,是他们创作作品的准星。
五、制作工艺流程(不读)仿古家具品种繁多,造型各异。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一块上等的木料,经过匠师们的精雕雕琢,就会变成一件集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于一体的精品。
仿古家具从木材到成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主要工序有:选料、产品规划、开料、木材的干燥、下料、雕刻、组装、刮活、打磨、上油等。
选料(不读)仿古家具之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尊贵,除了其独特的造型和加工工艺外,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它完全是由名贵天然实木制成。
每类木材都有其特有的个性。
不同的材料,呈现出的材色、花纹、光泽、质感等指标都是不相同的,这也给设计师带来了无限的设计空间。
仿古家具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红木类和非红木类。
红木类按国家GB/T18107—2000《红木》规定的红木标准可分为五属八类共33种。
五属是指紫檀属、黄檀属、崖豆属、铁刀木属和柿树属,八类包括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鸡翅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这八类木材是通过研究我国明清家具残片和市场上红木家具用材的木材特征确定的。
八类木材分门别类归于五属。
八类木材各自包括一些具体的品种,紫檀木类包括的品种为:檀香紫檀;花梨木类包括的主要品种为:安达曼紫檀、刺猬紫檀;香枝木类包括的主要品种为: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黑酸枝木类包括的主要品种为:刀状黑黄檀、阔叶黄檀红酸枝木类包括的主要品种为:巴西黄檀、赛川黄檀;鸡翅木类包括的主要品种为:非洲崖豆木、白花崖豆木;乌木类包括的主要品种为:乌木、厚瓣乌木、毛药乌木;条纹乌木类包括的主要品种为:苏拉威西乌木和菲律宾乌木。
非红木类有:大红木、黄杨木、樟木、楠木、榆木等。
认识了各类木料后,我们就以红木类为原料介绍仿古家具的制作。
产品规划(不读)首先要搞好市场调查,根据市场上产品销售情况、用户需求、加工能力、原材料等情况,来规划产品的规格、图案样式,并设计出施工图纸,施工图纸要求美观大方,符合传统尺寸要求,也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改造,以适应现代的生活理念。
良好的产品规划只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具体的制作则需要结合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们用科学严谨的工艺去配合完成。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仿古家具的开料工序。
开料(不读)根据图纸和不同木材的纹理样式,将选出的木材开成不同规格、不同尺寸,合乎要求的材料。
要避开窟窿和空洞的地方,避开白皮,尽量多出好料。
具体方法为:先选出所需木材,然后对木材进行找方,用墨斗画出木材的边线和所需厚度,将不整齐的边材用电动刨平机刨平。
开料时,用木工带锯机先把木材的边料和白皮去掉,再切割成所需厚度的板材。
因为木材较重,切割时,两个人一定要配合好,形成一种力度和方向的默契,红木类木材大多较昂贵,一旦切歪,将会严重破坏原材料的使用率,造成极大浪费。
木材的干燥(不读)新鲜的红木含有大量水分,开料后不能立即使用,需经过强制干燥,让木材本身的含水率接近使用地的木材年平均含水量,例如北京地区是11.4%,石家庄是11.8%,木材经过干燥后可以稳定材质结构,提高强度,防止腐朽。
木材干燥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个步骤。
自然干燥(不读)自然干燥也称为气干,是利用空气作传热传湿介质,通过太阳辐射的热能,将木材中的水分逐渐排出最终达到木材干燥的方法。
圆木在开料后,先整齐地垛在气干棚里(字幕:气干棚称为干燥棚),摆放时每根木料间要有2公分的间隙,然后再十字架地垛起来,还要放平,这样既便于通风,又使材料不变形。
在自然干燥时,要绝对避免阳光直接曝晒,防止木材开裂及变色。
经过数月及半年的自然干燥后,红木内大部分水分已被蒸发掉,但仍未接近本地木材的平均湿度,还需进一步进行人工干燥。
人工干燥(不读)人工干燥就是在专用的设备内,用人工的方法创造出木材干燥的适宜条件,使木材在人为控制下排出水分,得到适合含水率要求的木材。
人工干燥法有很多,但现在常用的是热风蒸汽干燥法。
热风蒸汽干燥以工厂里的废料燃烧为热源,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控制系统、输运系统,将高温热风输送到干燥室内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
在进行热风蒸汽干燥时,可以在板材之间,摆放一层通风条隔开,这样可以防止板材走形。
干燥后,需要对干燥程度进行验收。
一是听声音,若声音非常清脆,说明已达到干燥标准;二是目测,工作人员可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检测木材的干燥程度,通常每种木材的干燥标准都不尽相同;三是看水分仪表,可以完全人为地让机器来控制木材所需的干燥度。
每种木材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月份,其干燥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木工师傅们精心把握。
实践中,往往是把这三种方法共同配合起来使用下料(不读)下料是做好仿古家具的又一重要环节和基础。
下料就是将木材裁成制作时所需要的尺寸。
下料的关键是配料,要根据图纸要求,在符合图纸尺寸的前提下,根据加工尺寸进行下料,因为红木十分昂贵,所以要做到精打细算,该用大料时绝不能用小料拼凑,该用小料时不能用大料造成浪费。
再有就是木材上的花纹要合理,花纹排列要有序,颜色要大体一致。
尤其是成对的产品,如大柜、椅子等,花纹要对称,只有这样,做出来的家具才有可能成为上品。
下料时,首先要用圆盘锯将板材切割成粗料,对于表面不平的粗料,要用刨平机刨平。
然后进入细料加工,细料加工可以将每块板材用压刨机压成所需的精确厚度。
如果检测到哪块板材表面还不平,就要再用刨平机刨平。
弯料机则可以将板材加工成所需形状的弯料,断料机将材料裁成所需长度。
同时,要确保每一块直板材表面的平直度,若不平直的话,可使用液化气喷枪人为变直,如果效果仍然不理想的话,就用卡子卡住,强制其变直。
下料后要进行组装前的粗加工,即尺寸要合乎要求,面板要拼接好,面板拼接时,纹理要对正,拼接的凹凸缝要严紧,整齐。
面板拼接完成后,可以利用砂带机将拼接处磨平。
磨平时,前后左右都要兼顾到,可不时拉动面板,直到完全磨平为止。
因为面板代表着家具的形象。
因此必须加倍处理好。
雕刻(不读)一般的仿古家具,素面的很少,大多都会在它的望板、边框、牙板上雕刻出不同的图饰,如龙、凤、狮、山水、灵芝等。
望板是指床、榻类家具中架子与腿连接的部位;边框也叫面边,是指心板周边外侧部位;心板是面板中间的面心部位;牙板是指柜类家具的最下边与腿连接的部位。
下料以后,就进入了雕刻工序。
贴样子(不读)根据各种望板、侧花板及牙子的尺寸画好图纸,图纸也称为样子。
然后将样子用乳胶粘在板上。
粘贴时,要用手将表面抚平,并放置一旁晾干。
起底或镂空(不读)在贴好样子后,根据样子上的尺寸、图形,将多余的部分进行剔除,即起底或镂空,起底工序,原来都是用铲刀一点一点的铲掉,特别费时费力,现在则用一种机动立铣刀将其铣掉。
镂空时,先将材料用卡子固定在工作台上,如果样子上有的地方比较模糊,则还需用铅笔再描绘一下,使之清晰,防止镂空时出现误差。
镂空时,力度的把握很关键,不能过深,也不能太浅,总之要做到恰到好处、游刃有余。
凿活(不读)经过起底或镂空后,花板上基本出现了花纹的雏形,但花纹都是直的,且比较粗糙,这就需要对这些花纹继续进行雕琢,雕工师傅们通过使用圆弧形的凿子把多余部分凿掉,将图案的大概形象凿出来,叫做凿活。
凿活是需要要灵气和悟性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法,同一种图案同一块花板,就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
铲活(不读)经过雕工师傅们凿活以后,花板上基本出现了花纹的模样,但仍然粗糙,这就需要铲。
铲就是要把图案的立体感铲出来,铲出更精确的形象,铲活的师傅们用圆弧形或平面形的铲刀把花纹上的刀痕铲光,铲圆,把原来起的底刮平。